农村初中物理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

时间:2022-08-08 02:16:20

农村初中物理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

摘要: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富有挑战意义的工作,它需要全体物理教师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为此本人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尽全力转化初中物理学困生,为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困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229-01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从面向少数学优生的应试教育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物理作为初中新课程体系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学困生”这一问题一直困扰我们教育工作者,学困生面积过大,整体合格率偏低的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也直接影响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物理教学的合格率,如何更有效地帮助学困生进行转化及矫正,提高学困生学习物理的成绩,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下面就物理学困生成因和转化策略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

一、物理“学困生”的成因

1、学科原因。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其中的概念、定律、原理的文字叙述比较言简、严谨而又意深,这样就导致许多学生对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对公式、定理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从教材的编排上看,八年级学生首先学习了高度抽象的物理概念,如压强、功等概念,平时习惯于利用形象思维方式的初中生,突然使用抽象思维,这一过程不可避免会出现部份学生产生的畏难情绪,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很顺利地得以转变。这些学科特点,都导致农村初中更加容易产生学困生。

2、教师的原因。农村初中物理课程,课时相对较少的,教学任务重,教学压力自然很大;在教学过程中,为赶教学进度,实验教学往往能免则免,不能免就尽量减。加上农村初中教育方式落后,部分教师教育艺术性不高,大都采用“填鸭式”的老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的参与意识差,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受影响,导致出现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厌学心理。

3、学生的原因。在农村初中中,优生几乎都被县城优质学校招走了,留下来的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学习毫无兴趣,视学习为一种负担,这类学生当然成为学困生。另一类学生虽然想学,但学习方法不当,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学习自觉性差,自制力不强,而老师督促和关心不够,久而久之也跟不上了,最终成为学困生。

4、社会因素。在偏僻的农村,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仍然存在,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再加上当今社会的环境中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因素,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家庭因素。现在农村以及一些小城市中的许多家长都外出打工挣钱,孩子只能由在家的爷爷奶奶看管,爷爷奶奶又没有精力去管好这些孩子,平时给孩子的又是过多的溺爱,让孩子养成娇生惯养、自私自利的习惯,从而导致许多孩子厌学、贪玩无心学习。

二、物理“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把初中物理学科的抽象性化为形象性。初中物理学科抽象性强,对农村初中学生来说就更加难以理解和接受,转化物理学困生重视形象思维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在形象思维的训练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让学困生以形象的思维表达抽象的思维,真正领会物理学科的相关内容,达到学会、能做的目的。例如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这个物理规律很抽象,物理学困生不易理解,为此物理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把这一抽象规律形成表象,达到理解这种抽象规律。以后碰到这一类题目时,学困生就会想起这一实验,用形象的思维表达抽象的规律来解答问题。

2、降低难度,树立信心。初中物理“学困生”主要表现为物理太难学,怕学物理,对物理学科存有恐惧、畏惧心理,缺乏自信心,学习被动,完成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从易到难,由简到繁,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的方法。适当降低难度是把学生的挫折降到最低限度,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重新树立信心。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困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我们知道物理学困生普遍存在着一种自卑心理,对批评较为敏感。为此对物理学困生的沟通与交流是有必要的,这就要求物理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性别、个体的差异等,寻找不同的情感沟通与交流的方法,在师生相互平等的地位情况下进行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尊重我,爱护我,并没有忽视我和放弃我。物理老师更要学会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困生”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学困生”的每一点进步;用赞许情感去感动“学困生”的每一点成功。只有这样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理解,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为教好物理学科做好情感铺垫。

4、实验教学是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农村初中的物理实验,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实验仪器陈旧老化,损坏十分的严重,大多数学校没有配备了实验员,许多老师认为上实验课太麻烦,对实验重视得不够,有的连演示实验的都没有做,总是以为只要抓好教材,多做题目,考试获到高分就可以,做不做物理实验对学生影响不大。其实一个物理的分组实验,由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知识的生成过程的体验。完成一个实验,还需要本组同学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得到完成,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实验教学与老师的讲解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我们知道学生的动手过程也是动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学习兴趣高涨。

上一篇:高三普通班班级管理 下一篇:乡镇中小学体育课开设定向运动的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