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普通班班级管理

时间:2022-10-14 11:45:55

高三普通班班级管理

摘要:在班级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者就是班主任,班主任不仅扮演了“教师”的角色,还扮演了“家长”的角色,身份是双重的。他们不仅要给学生传达学校的各项要求,带领学生认真贯彻,还要关心学生在学习中、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确保班级正常运转。本文笔者就高三普通班班级管理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三学生;班级管理;普通班;爱心;赏识;细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165-01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担任了“双重”身份,在班级管理中地位突显。要管理好班级,建设好班级,班主任除了要有责任心外,还要有良好的领导才能和管理艺术。高三普通班与重点班有很大的差别,管理起来也更加不容易。普通班级中的学生,有以下几个特点:高考到来对他们来说,压力相对小心,部分学生更多关注是如何玩,心思并没用在学业上;一些学生学业成绩并不很好,自信心较差,觉得高考与他们无缘;有些学生自由散漫,怀着过一天算一天的消极思想;有些学生由于学业并不如重点班紧张,对男女之间关系把握不好,容易出现“早恋”……遇到这样的一些情况,班主任就要付出较多的精力,一一解决。事实证明,管理不好班级的班主任,并不受学生欢迎,在学生群体中也会缺乏威信。要管理好高中班级,蛮横无理是行不通,学生需要的是爱,是尊重,是对他们的肯定,是良好的管理气氛。

一、关爱学生,用真心换真情

班主任的爱不仅指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还体现在对班级中学生的关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要想做好班主任,就需要转变对教育的认识,不能把教育看作是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要把教育看作是一项事业,一项能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事情。只有树立了这样的思想,才能真心投入,甘心付出,对学生无微不至,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爱,才能让学生觉得温暖。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管理亦有异曲同工之意,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爱其师听其话”,学生需要教师的爱护,高三学生同样也需要,甚至需要更加强烈些,当班主任用爱去关心学生时,用真心对待学生,学生也会报以真情回报你。班主任就需要关注高三学生的点点滴滴,从一件件小事体现对学生的关爱。当学生生病,及时送他们去医院;当学生被雨淋湿,叮嘱他们一定要及时换上一件干净的衣服;当学生周末下雨时不能回家,给他们带去一把雨伞;学生学业压力过大失眠,让他好好休息,并帮他打开一盒牛奶;学生成绩下降灰心丧气,安慰他鼓励他……爱就是这么简单,没有惊天动地,只是一点一滴爱的积累。这一切,都会让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会在学生心中烙上深深的痕迹,会让学生有好的习惯,好的成绩来回馈班主任。

二、做好“三勤”,把握学生动向

高三班主任工作,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不仅需要“爱”,还需要“勤”,高三普通班级学生群体由于高考压力相对重点班要小一些,再加上一些学生对学习不重视的原因,学生群体中会出现懒性,会有暗流,班主任就需要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拟定措施解决问题。一是要勤于到位。要及时了解、掌握班级的情况,发现出现的可能会对班级产生不利的因素,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控制。二是要勤于观察。班级里的每个学生性格特点都会不尽相同,他们在遇到同一件事情时,反应会不相同,解决处理的方式方法也会不相同。作为班主任,就需要做到勤于观察学生,从表面看透本质,从学生的行为,语言甚至神情中洞悉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及时根据学生的心理动态做好学生工作,作好教育工作、疏导工作。三是要勤于交流。要经常和学生打交道,要经常和学生交流沟通,在与学生的交流谈话中,弥补观察中出现的不足,拓宽了解学生信息的渠道,另一方面,在与学生的交流谈话中, 潜移默化地灌输一些正面教育,从而达到巩固和强化学生知行的目的。

三、赏识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

教育理念认为,教学中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好学生是“夸”出来的,高三普通班学生同样也存在升学的压力,也会引起学生的情绪波动,再加上各个学科老师为追求升学率,不断给学生考试加码,模拟考试不断,这个时候学生成绩都会出现普遍暂时下滑的情况,学生努力程度在加大,但学习成绩却在在下降,面对这样的情况,学生学习信心就会下降,学习信念就会动摇,学习积极性也会减弱,学习效率也开始下降,在这个关键的节点上,作为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行为细节,及时做好心理上的引导,帮他们找出原因,做好整改工作,重新树立信心和决心,赏识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教师的表扬中调整心态,重新投入到学习中。

四、营造和谐,关住班级管理细节

我们都知道:细节决定成败。班主任在对班级的管理中,要特别注重细节,要深入了解情况,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一是要在不同时期,根据班上学生情况,班级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班级目标规划,拟定班级竞争口号,帮助学生建立信心,明确备考目标,让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鼓励学生为班集体利益奋斗,为班集体争光,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二是要加大班级文化建设的力度。构成学校的基本单位是班级,学生在班级中的时间是最长的,因此,要利用这个特点,确定班级文化的发展,明确三年总体目标和分年度工作目标,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习状况等确定各个阶段的文化主题,精心布置班级,标语、口号、学习园地、学习誓词都要具有鼓动性,让学生形成对班级文化的认同感,增强班级建设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梁铎.新教育理念下的班级管理[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

[2] 马桂云.谈如何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J].才智;2009:14

[2] 彭青.把握学生个性特征 立足全班共同发展[J].群文天地,2011:12

上一篇:一份责任凝聚三种力量 下一篇:农村初中物理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