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的探讨

时间:2022-08-08 02:12:14

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的探讨

我校大学外语教学经过建校以来各方面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大外教学出现了新问题,教学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和巨大的潜力。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以同一专业自然班为授课单位的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严重冲击,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2003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明确指出:“分级教学经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有利于不同基础的学生提高英语水平,是因材施教原则的具体体现。”在教育部思想的引导下,我校引发了关于英语教学的大讨论,“分级教学,分类指导,推行各种有针对性的分级教学”成为校内的热点话题。2005年我校正式开始尝试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本文主要就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理论依据和我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实践进行探讨。

1 高职高专院校实施分级教学的理论依据及缘由。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主要理论依据来自于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他指出,人们习得语言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获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用公式可以表达成i+l,其中“i”表示语言学习者当前语言知识状态,“1”则表示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知识。如果语言输入远远超出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即i+2),他就会无法理解;输入的语言太易,低于或者接近学习者的现有的语言水平(即i+0),他就没有进步的余地。

在传统的自然班模式下,学生在知识掌握、学习效率上存在的差异是很难通过教学来消除,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教师针对学生的差异施教,而分级教学则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通过分级,教学模式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更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分级教学的教学组织理念吻合克拉申的理论,分级教学就是本着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的原则,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及其接受知识的潜能,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学生管理制度等,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度、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教学目标,使不同学生、不同学校的英语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都能有所提高,真正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地进行启我探索和知识构建。

2 我校的分级教学模式实施及改进。2005年春季开学伊始,我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手实施“大学外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加强教学管理,实施分级教学,推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1 主要指导思想如下:

①针对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实情况,根据教育部对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的要求,对我校在校学生试行分级教学,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行差异化、个性化培养,真正做到“个性化教学,提优补差,共同进步”。

②加强分级后的日常教学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常规。抓住“备课、讲课、作业、辅导、考试”各环节,强调和检测不同班级的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大外教学的针对性。

③召开学校师生大外教学工作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动员和组织全校各方面力量,强化学生的分级意识,形成一定的压力和氛围,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2.2 制定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分级标准:合理分级是保证分级教学效果的前提,新生入学后,应在教务处和大外部共同组织下参加分级考试。题型分为听力、阅读和语言应用三个部分,每部分各50分,总分150分,试卷全部为客观题型,统一用读卡机阅卷,按成绩把学生分为提高班(A级)、普通班(B级)和待提高班(C级)三个级别实施分级教学。A级:120分以上;B级:100-119分;C级:100分以下,提高班选拔英语成绩较优秀的学生,普通班则由一般学生构成,待提高班由学习困难生组成。提高班、普通班、待提高班的比率为2:7:1。2006年暑期后我校根据以往学生学习效果及反映情况,取消了C班,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分成两个层次组织教学,即分为提高班(A级)、普通班(B级)。提高班、普通班比率为3:7。

不同级别由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的教材分别授课。学生可试听同一时间不同教师授课,并可在实施分级两周内申请调入平行班学习,入高一级别的学生学习有困难者,可申请调至低一级别学习,由于同系同年级在一时间上英语课,客观上使学生可以选择教师。进行英语分级教学、实现“学生选教师”是很多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向。

分级教学的班级每学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调整,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及其平时表现实行动态级别管理机制。成绩太差的学生降入低一级英语班学习;通过努力,成绩有较大进步的学生可根据其意愿升入高一级别班级学习。事实证明,这种“滚动制”调整既给学生压力又给他们动力,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成才意识和竞争意识。

2.3 教学要求:参照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精神,我校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一般要求是我校每个大学毕业生必须达到的基本目标和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是对那些学有余力、英语基础较好的大学新生分别设置的。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将我校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于90%的学生达到一般要求即通过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45%达到较高要求,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15%达到更高要求,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第一层次(A班)的学生分四个学程,用128学时,两个学期完成教学任务并通过国家应用能力A级考试;第二层次(B班)的学生四个学程,用204学时,三个学期完成教学任务并通过国家应用能力A级考试。

2.4 考试制度:期末考核区分对待。每学期的英语期终考试制定统一标准,建立一个以大纲/课程要求为准绳的大学英语试题库,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目标要求,即过级考试严格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统一命题,充分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以期能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A班可以进行脱离书本的课外知识能力的测试,这样可以督促学生自觉地扩充书本以外的知识;而B班和C班还是应当以书本知识的考核为主,这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课下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

重修制:学生经过某一级别的学习后,若没有通过该级别的考试,应该进行重修,重修合格后才能获得该级别的学分。

2.5 教学安排:2006年暑期前,我校英语课程统一使用《新视野大学英语》,A、B、C各班级只是课程进度上的区别。2006年暑期后,我校教材开始改用《灵通高职高专英语》。本套教材共分五册:预备级、一、二、三册、高级英语,每册十个单元。A级的学生从第一册开始学习,B级从预备级开始学习,学生学完第二册可达到《基本要求》规定的B级水平;第三册学完,可达A级水平,A级A班及B级A班学生约用6课时完成一个单元。A级B班及B级B班学生约用7-8课时学完一个单元。

3 实行分级教学的效果。我校从2005年实行分级教学改革至今,总体上英语分级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生的积极性也有了很大提高,等级考试通过率大幅提高。根据我校教务处统计,2005级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省应用能力考试通过率为96%,四级通过率为55%,六级通过率为33%;2006级学生省应用能力考试通过率为98%,四级通过率为70%,六级通过率为43%;而2007级学生在2008年6月份的四级考试中,很多班级一次通过率更是达到了77%。我校英语分级教学实践事实证明,英语分级教学促进了英语的教与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当初设想的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目的。

4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分级标准比较简单,仅依据学生的高考成绩或者入学后的一次分级测试成绩对其进行分级编班,容易产生一刀切的现象,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其次,分级教学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的消极影响很难消除。A班同学容易产生沾沾自喜的感觉;而B班的同学则会感到受到打击。

虽然英语分级教学的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我们更应该看到优点才是主要方面。我们在探索改革的同时应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进一步完善英语分级教学模式,只要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实际出发,高职英语教学研究必将有新的发展。

上一篇: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技能 下一篇:课外阅读方法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