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时间:2022-08-08 12:17:03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摘 要: “十一五”期间,全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取得了辉煌成果,在“十二五”期间,巩固和发展农村公路养护方面取得的成绩,成为各级交通管理部门思考和研究的重大课题,对指导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水平在上新台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通过详细的调查和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从一名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者的角度,就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进行浅谈。

关键词: 农村公路; 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 U41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3-0199-01

一、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现状

近年来,随着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改革,虽然明确了养护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建立了相关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将农村公路基本上都纳入到了正常的养护范围内。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存在不少棘手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农村公路管理机构中人员结构复杂,养护人员报酬偏低,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参差不齐,部分工作人员业务不熟,养护机构管理松散,上级监管措施不严,奖惩机制不明确、养护经费不足等问题。如果再不加强农村公路养管工作,就不能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起不到促进作用,反而会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势必造成农村公路路况质量下降,已建成的农村公路设施得不到应有保护也会出现损坏严重的状况,部分破损的路面得不到及时的修补也会迅速丧失通行能力。

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各级政府对日常养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无稳定的养护资金筹措渠道,使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处于“无人管、没钱养”的境地。在相当多的一些地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都是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来筹集,但要筹集用于公路日常养护的资金就非常困难。从而导致水毁修复资金无法落实,特别是在暴雨等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过后,塌方的清理,挡墙、涵洞、路肩、边沟的修复等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然而维护与管理经费后继乏力、力不从心,导致农村公路管理困难重重。

(二)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差

受建设资金投入等条件的限制,已建成的农村公路普遍性地存在技术等级偏低、配套设施不完善、抗灾能力差等问题。在自然灾害来临时,极易发生塌方、挡墙倒塌等险情,给公路安全和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

(三)农村公路路政管理不到位

根据公路管理部门现有的实际情况来看,因为农村公路点多、面广、线长,过于分散,而且进去后往往是条“死胡同”,需原路返回,增加了巡查和管理的难度。同时,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增加,侵占、损坏公路的行为也随之增多,公路管理部门目前只能基本满足主要干线公路,无力将农村公路管理工作纳入统一管理。因此,以现有的工程技术人员、路政管理人员的配置和数量,根本不可能对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管理。

(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制度不健全

养护责任不明确,养护责任没有真正的落实,养护管理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大量的乡村公路缺管少养,只能由乡政府或村委会组织沿线居民进行简单的季节性或临时养护,路政管理不到位,养护体制缺乏活力。

(五)地方交通部门重建设轻养护

部分地方农村公路管理部门重建轻养,基层群众爱路、护路、管路意识淡薄,侵占公路现象时有发生。各乡镇普遍认为只要完成了公路建设,把路铺到百姓家门前,就以为完成了整个工程,殊不知,公路的养护,更是一个长期的工程。目前,有很大一部分人根本无公路养护管理意识,认为路坏了,有国家修。甚至有人认为现水泥混凝土路面,根本就不需要养护,要是养护也是白白浪费财力、物力、人力。而沿线的百姓,更是图自家方便,把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临时打谷晒场的大好场所,经常把各种堆积物都堆在路边,有的更是占道堆放,致使路面裂缝、麻面、坑槽、边坡坍塌等公路病害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公路的使用寿命。

三、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措施

(一)科学发展,建养并重

正确树立“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发展”的观点,落实好有关措施,做到建养并重、有路必养,更好地巩固农村公路的建设成果,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走上良好的轨道,促进农村公路的可持续发展。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是当前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的重要问题。

(二)健全机制,明确权责

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完善相应的责任机制。公路管理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各级责任,以政府名义拟定农村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考核、奖惩办法,并逐级签订公路养护管理责任书,明确养护管理人员管养路段、质量要求、工资报酬等。县级公路管理部门应做好行业管理工作,充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护人,着重做好养护质量的考核工作,做好养护资金专款专用的审核工作。

(三)拓宽渠道,多方筹资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集与管理应遵循“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统筹安排、专款专用、强化监管”的原则。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确保农村公路正常养护,财政预算安排农村公路小修保养资金。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增加,特别是地方财力的增长,农村公路养护财政资金应当逐年增加。除了以上之外,农村公路沿线受益企业或个人捐助、村民委员会通过“一事一议”方式都是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筹措措施。加强监管,管好用好农村公路管养资金。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依据职责,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制度,加强对养护资金的监管;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应当接受当地审计、财政和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四)强化管理,创新机制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应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因地制宜、全面养护、注重实效、保障畅通”的原则。建立责权明确、管养分离的养护体制。实行专业化养护和个人承包养护两种机制,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的市场化。农村公路日常保养可根据交通量、路面类型、地形特点等实际情况,采取个人承包养护、群众集中进行季节性养护、专业养护等方式,而对于公路养护大中修、防护、水毁修复等技术性较强的工程项目,鼓励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按路段或区域通过竞争或招标方式择优选定具备资质条件的专业化养护公司,实行合同管理,计量支付。对于等级较低、自然条件特殊等难以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养护作业的农村公路,也可采取聘用、委托个人(农户)分段承包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养护,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的市场化。

参考文献:

[1] 张之强.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必读[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 李鑫,苏玉,刘亚坤.浅谈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现状和对策[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7,S1.

[3] 李晓华.当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资讯,2009,25.

[4] 周良吾.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建设信息,2009,8.

上一篇:农村初中数学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下一篇:甘肃省边缘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