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与前网络时代高校学生工作比较研究

时间:2022-08-08 07:32:29

网络时代与前网络时代高校学生工作比较研究

摘 要:本文从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内容以及学生工作者和学生角色地位四个方面辨析了网络时代和前网络时代学生工作的异同,并分析了变化的原因,以期对学生工作实践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网络时代 前网络时代 高校 学生工作

本文中“网络时代”一词是指以互联网迅速发展和普及为标志的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前网络时代是和网络时代相对应的,它指的是网络时代以前的时代。网络时代与前网络时代相比,学生工作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理念的变革

在网络时代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理念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学生管理向学生服务的转变

在前网络时代,我国高校对学生的管理,一直实行“行政本位”式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学生和校方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学生没有知情权和参与学校规章制度制定的权利,对所受处分,没有申诉的机会和渠道,只能服从和遵守,对学生的评价也以“听话”、“顺从”和“守纪”为标准。

在网络时代,市场经济和网络文化所带来的民主、平等、竞争等观念已深入人心,大学生权利意识开始觉醒,这极大的推动了高校学生工作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我国高校的学生工作指导思想已经开始从管理向服务转变,并表现出鲜明的过渡痕迹,即一方面,学校已经为学生提供了比较优质的服务;而另一方面,在学生工作的个别领域仍存在着学生被管理的现状。

由于学生工作指导思想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部分学校管理者在实践中强调从制度入手,严格管理,而不去关心规范是否科学和合理;大学生认为自己缴费上学,是“消费者”,应该享受优质的教育服务,对学校的一些的做法提出质疑,二者因之在管理中出现一些矛盾,严重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2)以“教师为本”向以“学生为本”转变

传统的学生工作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挫伤学生的进取精神,压制学生的创造能力,使管理失生机和活力,陷入本本主义的泥潭。学生在学校中处于附属地位,这种附属性的地位及在学校中的学习实践导致了学生人格上的依附性和主动精神的丧失,个性被共性所替代。而当前,高校不仅注重管理的科学性,注重规章制度的建设,更突出规章制度的“人性化”。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关爱学生的品质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关爱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2.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方式的变化

前网络时代学生工作管理方式主要是:行政命令式和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教育和管理。高校中大学生明确隶属于某一确定班级,由辅导员和班主任共同负责班级具体事宜,以班级为教育对象,实行集体教育和集体管理。行政命令式在德育领域主要表现出“行政动员式”,由上级通过正式组织动员、领导动员和层层动员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由于过去大众传媒不发达,高校内同一层级的单位之间,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横向交往相对较少,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渠道,以及政策、观念、价值取向、信息的主渠道是依靠各级组织,由领导层层传达,层层动员。

现在,这种行政命令式依然存在,并发挥一定的作用,但相对过去,其影响力已大大减弱。传媒技术的发展,人们横向交流增多,民主参与式管理成为网络时代的选择。民主参与要求学校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参与学校的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和提高学生能力。与民主参与相一致,学校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兴趣爱好,实行个性化管理,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提供给学生的服务更加多样化。

管理由刚性向柔性转变。柔性管理不仅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更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世界观及人生观的培养,注意学生个性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刚性管理忽视学生的个性,强调规章制度的作用,在管理过程中“见物不见人”。而管理柔性化,能够充分保障每位大学生的个性在适宜的教育情境中得到充分发展,成为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柔性化管理是新时期培养创新型人才对学生工作的必然要求。

3.高校学生工作内容的变化

高校学生工作在网络时代增加了一些新内容。伴随网络进入高校,大学生网上越轨行为出现。大学生的网上越轨行为主要有以下表现:(1)大学生沉迷网络,影响学业。(2)大学生在网上聊天交友,浏览黄色网站,忽略了正常的人际交往,损害了身体健康。(3)个别学生敷衍学业,在网上剽窃、抄袭论文,在同学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4)网上犯罪行为出现。个别学生黑客侵入别人计算机,修改别人网站主页,制造事端,或盗取别人的邮箱密码,窃取他人的隐私。

网络时代学生工作增加的新内容还有:出现了一些与网络有关的心理疾病;一些高校之间相互承认学分,学生可跨校选课,大学生属于某一学校的归属感变弱,由“单位学生”向“社会学生”转变,各校学生工作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作问题也提上了工作日程。

减少了一些老任务。网络时代高等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和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一些学生工作机构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已完成其历史使命,退出舞台。如过去大学生“统分统配”政策已成为历史,学生工作毕分办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高校大规模扩招和后勤社会化,学生住宿问题已交给社会来解决,一部分学生宿舍管理正在或将要从高校学生工作任务栏内消失,等等。

学生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学生工作难度增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作任务的复杂性大大增加。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现代化,大学生价值观念多元化趋势愈加明显,德育难度大大增加。二是学生工作手段和方式复杂化,对学生工作者的要求更高。学生工作更讲究疏导、熏陶和感染,学校要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生工作手段多样化,对管理者素质的要求更全面,学生工作内容向纵深和纵广方向发展。

4.学生工作者和学生角色、地位的变化

在前网络时代,大学生在学校管理中是“被管理”和“被教育” 的对象,学生工作讲究“服从”和“听话”。学生工作的重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辅导员肩负这一重任,通过对集体“灌输”式的教育,即“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方式管理教育学生。学生辅导员“融党政于一体,集教育管理于一身”,充当起学校最为基层的学生工作者,他们和校学生处及校团委的老师一起担当起学生“管理者”和“教育者”的角色。

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低,同时校方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所作的努力也太少。有些管理者甚至认为,学生只是“过路客”,参与学校的管理只会为管理部门“添乱子”。“而事实上,在学校的几年时间内,他们都是一个影响着他们生活的集体的成员,应该鼓励大学生不仅懂得他们所在的大学决策是怎样做出来的,而且还应该号召、要求他们以校园公民的身份参加进去。”

在前网络时代,校学生会是高校中由学生组成的最大的民间性组织,但是它的学生代表性不强,又是在校团委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独立性因此大打折扣,学生会只能看作是学校团委的一个下属机构。

而在网络时代这一切都渐渐地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学生和学生工作者之间是平等关系。这种平等体现在学生和学生工作者之间互相尊重,学生工作者不再强求一律,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或模式来要求学生,评价标准趋于多元化。

其次,学生和学校管理者之间演变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高校收费力度明显加强。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关系,也因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消费者第一”观念逐渐形成。“学生服务”一词开始出现。 “学生消费者第一”的观念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现在已有部分高校在入学前与学生签署契约,契约上明确规定学生和学校的职责、权利和义务,校方和学生依法履行契约上的义务,享有法定的权利。学生和校方学生工作者之间关系的转变是显而易见的。

第三,大学生深度参与学校管理,学生和学生工作者之间相互合作,关系和谐,共同完成学校育人的目标。在网络时代,学生拥有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的手段,对学校的管理参与热情高涨。学校也为学生参与提供更多的机会,在参与过程中,平等相处、相互合作。学生组织社团更容易,既有“实体”社团,也可以成立“虚体”社团――网上社团,只要其社团成立时经学校管理者同意,在活动中遵守法律和校规校纪即可。

上一篇:浅析高等院校服装专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下一篇:浅析情境认知学习理论与高职学生学习策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