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蓬:从农村走出的青年男高音歌唱家

时间:2022-08-08 04:03:25

韩蓬:从农村走出的青年男高音歌唱家

7月25日,歌剧《骆驼祥子》亮相国家大剧院,首演之前,三组“祥子”都已到位,但谁能参加演出曾让主创们煞费苦心。首轮演出成功结束,尽管众说纷纭,但在观众心目中,年轻歌唱家韩蓬无疑又多了一个新名字――祥子。

男高音歌唱家韩蓬是上海歌剧院和周小燕国际歌剧中心的青年独唱演员,2007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周小燕国际歌剧中心,先后师从陈星教授、周小燕教授。2009年1月,韩蓬获意大利维罗纳图兰朵国际歌剧比赛第一名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颁发的“最佳音质奖”, 当年5月又获得意大利Riccardo Zandonai国际青年歌唱家大赛第一名。之后,他开始游走于东西方歌剧舞台,在国内外不同歌剧院演出的歌剧《卡门》《图兰朵》《乡村骑士》《楚霸王》《群妖围舞》《那时花开》《弄臣》等多部中外歌剧中担任男主角,成为近年来国内歌剧舞台上的一颗新星。

2013年5月,获得第十五届青歌赛美声组第二名后,韩蓬开始进入到普通观众的视线,他成长中的一段段故事也不胫而走。

应变小生闯进音乐殿堂

网上对韩蓬的报道都涉及到他以“零基础”用两个月时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的故事。笔者向他求证此事,这位质朴的山东小伙大方确认了事情的可靠性,证实这并非坊间的传说。

出生于山东章丘的韩蓬,父母都是没有接触过古典音乐的质朴农民,他对音乐的最初感知主要来自于喜欢听唱流行歌曲。初中开始,身体壮硕的韩蓬开始练习标枪,每天五点起来训练的日子,现在想来还有点苦不堪言。高中时的一次晚会上,他

登台演唱了一首美声唱法的歌曲,唱得惟妙惟肖,把学校音乐老师都给怔住了。演出后老师找到他,觉得他很有潜力,建议他学习声乐。而当韩蓬最终决定学习声乐走艺考之路时,已经是高三开学后一个月,这之前,他连钢琴都没碰过,更别提专业的音乐训练。由于他原来学习成绩不错,练体育的经历又练就了不怕吃苦的精神,一个月下来,乐理、视唱练耳就已经赶上进度。韩蓬说,他第一次听到钢琴的声音时觉得太好听了,因为对钢琴的异常喜爱,让他短期内可以突破别人觉得枯燥乏味的乐理与视唱练耳,声乐专业课他两个月只学习了十节课左右。许多人都说韩蓬成功归功于有一副好嗓子,而在他看来,唱歌除了天赋外更需要悟性,因为声乐老师讲授的方法都是“无形而摸不着”的,譬如简单的喉咙打开、喉头放下等要求,都需要自己感悟。

学了两个月,在山东省内参加两所大学的艺考,韩蓬名列前茅,老师吃惊地提议:“要不你试着考上海音乐学院吧。”韩蓬说当时自己也没想太多。到了上海,音乐学院的老师问他知不知道声乐科目要考什么,他实实在在地回答:“不知道。”老师觉得有些好笑:“什么都不知道就来考音乐学院?”面对老师的质疑,小伙坦然地说:“您告诉我,我不就知道了。”考试要求唱六首歌,韩蓬一盘算,自己总共就会五首,只能硬着头皮找了一首“半生不熟”的凑数,就这样戏剧般地进入了二试。二试时,老师说要考形体和朗诵,韩蓬有些紧张,因为自己除了唱歌其他都不会。这时考场里走出来一个体型和自己差不多的小胖子,他一下来了精神,跑过去抓着人家问考什么,同学说:“我做了一套广播体操。”韩蓬一听,说:“哈哈,这个我也会!”进考场后,他给考官表演了一套太极拳。他说,后来才知道,考形体其实是为了看考生的协调能力,因为作为歌剧演员,身体协调性很重要。到了考朗诵时,同学们都准备好诗歌散文,在考场外念念有词,韩蓬觉得脑子空空,他又抓住一位考完的同学询问,对方朗诵的是诗歌《咏梅》,他赶紧请人把四句诗写在歌谱的背面,背完扔掉歌谱就进了考场。就这样,只学习了两个月的韩蓬误打误撞打败了许多从小学习音乐的对手,闯进了上海音乐学院的大门。谈起这段考上音的经历,韩蓬感触最多的是自己的幸运与随机应变的能力。

舞台上以声音彰显魅力

虽然幸运地考进了上海音乐学院,但由于功底不深,一开始韩蓬的成绩一直排在班级后几名。好学又不服输的他为了追赶学习进度,每天都在琴房待到晚上十点多,渐渐与琴房里的阿姨都混熟了。第一个学期,韩蓬的成绩从后几名上升到中游,最终他以全班第一的成绩毕业,钢琴也从最初的零基础练就了自弹自唱的能力。

在校期间,韩蓬参加了国内外许多比赛,开始因为唱功稚嫩总是铩羽而归,2009年临近毕业时,他获得了意大利维罗纳图兰朵国际歌剧比赛第一名,从此得到了许多出国比赛和演出的学习机会,韩蓬形容这是经常让自己受到歌剧气氛熏陶的机会。

2009年1月,他在意大利歌剧之乡维罗纳主演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的卡拉夫王子;同年5月,主演普契尼的第一部歌剧《群妖围舞》中的罗伯特;同年11月,回国主演上海歌剧院的大型原创中国歌剧《楚霸王》中的项羽。2010年4月,他应邀参加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演出,演唱世博志愿者主题曲《世界》;8月,赴意大利加尔达湖滨城市参加“MusicRivaFestival”音乐节音乐会演出;12月,应邀赴台北国家音乐厅演出歌剧《乡村骑士》的男主角图里杜,又跟随外交部参加庆祝中奥建交四十周年维也纳金色大厅中国新年音乐会。2011年,韩蓬参加第十四届国际游泳世界锦标赛开幕式晚会。2012年,参加国际短道速滑锦标赛开幕式晚会;同年在由香港歌剧院、斯洛文尼亚歌剧院、上海歌剧院联合制作的法国歌剧《卡门》中饰演男主角唐霍塞……

这期间,韩蓬的意大利语从开始学声乐时从磁带上学的注音,开始有了真正意大利语的味道。之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觉得能唱上高音就是实力,后来慢慢明白实力是要唱出音乐里的味道。韩蓬说这段国外游历的日子,让自己体会到歌剧的内涵与魅力。

从游走国内外到选择回到上海歌剧院,韩蓬的理由非常简单:“我喜欢唱中国歌。”从国外回来,韩蓬有了较高的起点,可以出演较重要的歌剧角色。由于他和上海歌剧院院长、著名男高音魏松的声线、体型都比较相似,经常一部戏中魏松演A角,他演B角,这无疑给了他最好的模仿与借鉴之机。一连串的演出机会接踵而来,韩蓬慢慢开始有了自己的东西,他先后在《阿蒂拉》中扮演弗雷斯托,在原创中国歌剧《燕子之歌》中扮演燕子的丈夫,他的演唱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被公认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有人形容韩蓬是普遍大器晚成的男高音歌唱家中比较早成的一位,韩蓬的则非常谦虚地说自己的目标不是成为明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喜欢歌剧,希望可以回到古典上来,很幸运在三十岁可以出演很多重要的歌剧角色,而男高音一般在四十岁左右真正走向成熟,自己还需继续努力。

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原创歌剧《骆驼祥子》中,韩蓬应邀饰演男主角祥子。曾经有人用“闭着眼睛听是一种享受”形容韩蓬在歌剧中的表演,意思是韩蓬的声音已接近完美,但表演尚欠火候。为了出演祥子,韩蓬抓住此次提升和考验的机会,他说:“郭文景的作品演唱难度非常大,大家在台下确实付出了很多努力才把音乐拿下来。《骆驼祥子》这部

作品最难得的是西洋与中国结合得特别好,你会发现,这里用了《小白菜》的元素,那里加入了京韵大鼓的元素,演唱中会遇到很多惊喜。而当你一旦准确找到了感觉,整个人就会享受其中。”也有人在欣赏韩蓬演唱之余质疑他的形象与祥子不相称。韩蓬坦然承认,自己在音乐上仍是一位新人,他希望还是先将声音处理好,然后再琢磨表演,以避免只注重表演忽略声音。说到祥子,韩蓬笑着说:“无论是作曲家还是观众,心中都有一个潜移默化的形象――张丰毅在电影中的那个黑瘦高大的祥子,但歌剧与电影、戏剧不同,需兼顾到唱,在歌剧中不可能找到一个黑瘦的男高音,所以我力求从声音上塑造出祥子憨厚老实的感觉,让观众可以沉浸在声音所塑造的祥子中。”舞台上,祥子这个角色对体力要求极高,不仅要唱足全场,还要一直拉着车,在台上把车玩起来,韩蓬开玩笑地说:“祥子还会经常被人踹倒在地,这都是比唱歌还要考验人的地方。”他尽量让自己在台上表现得比较灵活,还幽默地说:“我一直让自己成为灵活的胖子,这次终于派上用场了。”作曲家郭文景演出后跑到后台抱着韩蓬,连连说:“这就是我写的东西,你都表现出来了。”

台下做自己,运动亦悠然

记者采访时,韩蓬身着黑色运动套装,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位出身农家、三十岁已崭露头角的年轻男高音,打趣地说自己是“从最土的地方出来,却干着最洋的事情”。因为从初中开始练习体育,采访过程中,除了音乐聊得最多的就是运动,韩蓬还开玩笑说自己一直要做一个灵活的胖子。但笔者发现,他更是一位灵活的歌者。

韩蓬说,很多人问他男高音在生活中是不是除了睡觉就是喝水,他一听就笑了。对他而言,吃饭睡觉都没有坚持体育锻炼重要,很多人可以唱得很好,但持久力不够,良好的体力才可以保证长时间唱得好而且不出纰漏。韩蓬只要不排练,肯定就在游泳池、球场、健身房,他还喜欢收藏雪茄,兴致勃勃地说:“雪茄是要养的,我每天在家只要有时间就会把它们拿出来,看看湿度是否合适,适当给它们加加湿,真是乐趣无穷。”虽然钟爱雪茄,但为了保护嗓子,他非常自律,只有在很累的时候才会抽一根。每次演出后,从热闹喧嚣中回到安静的家里,需要一段时间调整兴奋的神经,这时他就会为自己点上一根雪茄,慢慢地抽着想着,一根雪茄抽完需要一个多小时,这段时间正好足够放松心情,调整思绪,从台上的角色渐渐回归生活中的自己。

在和韩蓬交谈的过程中,笔者最大的感受就是他的心理年龄比实际年龄要成熟,是个很有主见的人。韩蓬笑着说,这是因为自己从小是个“放养”的孩子,小时候,父母要下地干农活,他的童年都是在地里、河边度过的。为此,音乐学院的同学们都特别羡慕他,因为他们从小都是在钢琴旁边度过的。由于父母不了解自己从事的事业,无论是出国还是回国的选择,韩蓬都习惯了自己拿主意。对于父母和村里的乡亲父老而言,他也不是名人,一回到家里,他便乡音如故,卷起袖子就能下地干活,生活状态转换非常自如。韩蓬说有一次和一位老师坐火车,窗外遍地绿油油的麦子,老师奇怪地问他:“怎么地里种了那么多韭菜?”他庆幸自己从小到大有机会见识真正的劳动,体会真正的辛劳,这为他舞台上在不同角色中灵活转换提供了最真实的生活经验。

上一篇:校园导游队伍建设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胜祥机械:数字化蝶变 萃取“智造”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