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子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时间:2022-08-08 02:46:58

高职电子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如今经济发展十分迅猛,电子科学技术发展的脚步也越来越快,电子产品的更新速度超乎想象,人们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培养电子技术人才的方式也要与日俱进,不能墨守成规,否则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教学模式得求新,高职学校电子专业的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因此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使学校持久地发展。

关键词:高职;电子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048-02

高职学校的教育很独特,不同于初等教育和本科教育,其教学的特色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掌握一种专业技巧。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中有专业技能这项砝码,并能胜任自己的工作。电子专业的职业教学方法要突破传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重中之重,这是职校的特色,要始终保持;创新是学生的潜能,可以好好挖掘。

一、目前职校的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理念不能与时俱进。时代在变,技术在变,学校的办学方针也要变。学校若墨守成规,按照老套路来办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无法适应社会的要求。学校的目的是培养适用于社会的人才,社会的要求标准随着技术的推进也越来越高;因此学校的培养模式必须革新,而决定培养模式的是教学理念。如果学校的教学理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求,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就业率低,这将严重影响以后的招生:学校就业率低必然吸引不了学生报考,必然影响学校的持久发展。

2.教学设备不足。实践与电子专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学生学习知识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很多理论知识都很宽泛和抽象,一些定理、定律和公式对学生来说都比较陌生,只通过老师的讲授有时理解得并不透彻,记得也不牢固。很多学校由于教学条件有限、实验设备不够完善、实验器械不够丰富等原因,学生不能自己动手完成相关实验,从而造成教学上的弊端。有些学校在这方面更落后,只能通过图集、模型以及老师的讲解来传授知识,而老师只通过这些很难将专业理论知识讲得生动形象。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实验,实验可以最形象、最直接地阐述理论,高职学校应该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学校实验室的设备。

3.教材泛滥。高校的教材可以说五花八门甚至泛滥,很多高校都出版了自己学校编写的教材,因此在选用教材时一定要谨慎,选择适合高职教学目的的教材。目前,有些学校选用的教材不合实际,教材的理论性过强,大多教材和本科学校所用教材一样。专科学校的学生的基础水平有限,如果教材的理论性太强,学生学起来不轻松,容易失去信心和兴趣,甚至自我放弃。很多高职学校在选用教材时忽略了职业学校的教育目的,存在好高骛远、盲目跟风的现象,忽视了培养学生技能才是重点,没有体现职校的宗旨,即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才是办学特色。

4.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电子专业的专业性很强,学生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很多,需要付诸实践的知识也很多,部分学校过重地设置公共基础课,学生往往花两年的时间去学习公共基础课,反而只花短短一年时间去学习专业课程,有点本末倒置。因此学生只是去追求考试成绩,不能掌握好专业知识,更不用说实践能力。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课程的不合理设置有着莫大的关系。

5.师资力量需要增强。学校想要持久地发展,学生想要成才,必须要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很多高职学校师资力量匮乏,特别是专业课的教师,这严重影响着教学的质量,也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强大不在建筑的高大,主要在于师资力量的强大。高职学校由于教学经费有限,老师出去深造学习的机会不多,这样一来,老师的教学水平容易落后。因此,学生的知识水平也不能满足需求。

6.学生实践能力不够强。从高职学校毕业的学生的特点就是专业技能强、实践能力强,而很多学校的毕业生达不到这个要求。职校的学生基础底子相对薄,自学能力不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往往存在困难。很多非智力因素的差距是可以通过努力缩小的,但是很多学生不能笨鸟先飞,自觉性差,老师不督促就不学,没有目标,甚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再者,学校提供的实践和实习的条件有限。这些因素是学生掌握实践能力的绊脚石。

二、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

学校培养的人才要适应社会的需要,电子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丰富的新产品进入我们的生活,如电脑手机的换代十分快。学校不能培养过时的人才,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书刊网络等途径关注新技术,从而掌握新的且实用的专业知识。学生还可以去电子市场了解新产品,不仅能丰富课余生活,也能对专业有新的看法,同样也为今后的创新奠定基础,在今后就业时比别人优秀。

1.教学思想要革新,教学内容要求新。很多职校学生毕业以后去了电子厂的一线车间,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工作技术含量不够高,工资待遇的涨幅有限。学校应该注重培养技术工种,培养专业性强的学生,增强学生的竞争力,使学生在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要因材施教,不要对学生要求过高,给学生太大压力;也不要过于小看学生,使学生失去自信。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的竞争力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学校。学校要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考核,加强教学管理工作,杜绝学生考试舞弊现象,防止学生沉迷于网络而荒废学业。

2.建立强大的师资队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取决于老师的水平,因此学校要加大教学投资经费,不断引进专业素质高的教师,定期安排老师出去学习交流访问。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渠道有限,大部分都是通过老师的讲授,只有老师掌握了新的知识,学生才能获得新的技术知识。电子技术的更新十分迅速,老师要关注前沿的科学技术,学校可以订购专业期刊,使老师能时刻了解最新电子科研动态。老师在教学工作的业余时间也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以便为学生讲授最新的实用的专业知识。学校对老师不仅要进行教学工作的考核,还要定期考核老师的专业水平,以此督促老师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老师的专业水平高才能给学校带来新的活力。

3.不断完善实验设备,注重实践。多媒体教学手段在高职学校中应该普及,因为电子专业的理论知识理解起来有点难度,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将原本死板的电子专业知识生动形象化。图书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另一个窗口,馆内的电子专业书籍要不断更新,过于陈旧的书籍里的有些知识点与当前实际有所出入,容易误导学生,这也是学校需要加强的另一方面的硬件投资。学校相关部门可以为学生组织丰富的课余活动,特别是相关专业的比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4.与电子企业合作。学校培养的学生最终走向是去对口企业,学校要加强与对口企业的合作关系,这样学生今后的实习单位就更多,表现好的学生甚至可以直接在实习单位工作。学校可以和企业共同开发项目,这样也为老师提供了锻炼和学习的机会。这是一种双向互利的合作,学校应善于利用自身的有利资源,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三、结束语

电子技术发展迅速,因此职校电子专业教学也需同步跟进。所以职校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重点进行教学改革,引进及培养高水平的老师,从而培养优秀的电子专业毕业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点不能动摇,让学生接受新的技术和新的知识是重点,为就业增强竞争力是目标。

参考文献:

[1]于淑芳.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

[2]王万刚,余建.高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3]赵曲.试论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青春岁月,2012,(16).

上一篇:家门口的腕表奇迹 下一篇:辩证应用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