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也需要“阅读”

时间:2022-08-08 02:37:27

初中数学也需要“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认真进行阅读。这就说明,阅读对数学来说是必需的。实际上,阅读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位置非常重要,若数学教师对阅读教学把握得当并且持之以恒,则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阅读;作用

一、数学阅读读什么

1.概念、定义、公式的阅读

教材中的概念、定义、公式等知识虽然简单易记,但也容易搞忘、搞混淆。要准确理解、掌握这些知识,就要在学习这些新知识时对关键字词反复咀嚼、仔细推敲,排疑解难。

2.教材中的“探究、思考、归纳、你知道吗”等材料的阅读

这些材料的阅读既是学好数学知识的问题情境,也是数学知识的总结、归纳,还是知识的拓展。

3.提示与说明的阅读

教材中相关知识及许多习题的后面都附有说明或小括号式的提示语。例如,代数式概念中的“运算符号”,教材特指加、减、乘、除、乘方运算。要告诉学生对于这些说明或提示语,千万不可忽视,往往解题的某一条件或关键正隐藏在这里。

二、数学阅读的作用

1.以“读”促理解

古人推崇“好读书,不求甚解”,但作为数学的阅读则应该是不理解不罢休。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是数学学习的通行证。对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句要进行圈点批画,咬文嚼字,正确理解数学语言,掌握数学概念。如“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这个平行线概念的理解,必须抓住关键的词语,“同一平面内”这是前提,“互相平行”则告诉我们平行是相互的、不能分开看的。

2.以“读”促动手

以“读”促动手就是边读边画一画、折一折、做一做、写一写等。在初中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中,以“读”促动手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3.以“读”质疑

以“读”质疑就是带着问题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数学语言简练、叙述严谨,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不易理解。阅读时,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质疑,养成爱问、好问、会问的好习惯。

三、数学阅读怎么培养和实施

1.养成预习习惯,培养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

预习习惯的培养,是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预习是学生提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阅读,包括阅读教科书和有关参考资料,对数学教材中的某些内容特别是代数部分可先让学生进行预习,在预习过程中,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要求他们先通读全文,了解本课的目标、重点与难点以及与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掌握教材中的识记内容,根据自己掌握知识水平的情况,试着完成课后作业,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和水平,找出自己不懂或不足的地方,然后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便于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有目的、有重点地精讲教材的有关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2.给数学阅读提供专门的时间

数学阅读需要时间,而学生课堂上的时间,大多被老师的讲解和练习所占用,学生很少有机会阅读,课外的时间则几乎被大量的作业包围。因此教师要在课内留出时间专门用于数学阅读,给学生阅读的机会,形成阅读的大环境,让学生能切切实实地进行数学阅读,逐渐让数学阅读成为一种学习习惯。

3.重视并强化教师的指导作用

课堂上的阅读与课前预习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课堂阅读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教师可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做出相应的指导。

(1)数学阅读时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反复阅读

阅读一本小说可以不注意细节,进行跳读,但数学阅读由于数学本身的逻辑严谨性,要求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一般也不能一遍过,而要反复仔细阅读,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

(2)数学阅读过程应指导学生读与写相结合

在数学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在阅读时碰到重要的或一时难以理解的概念、公式或是其中的一些字、词,可以做一些具体的记号,以示注意。对于一些易遗忘的或不理解的概念要有自己去查书或问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在阅读时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

总之,数学阅读是数学教与学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重视数学阅读,抓好数学阅读,既是数学本身的需要,也是更好地为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提供基础,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可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条件。

(作者单位 重庆市开县复兴初级中学)

上一篇:从伯乐相马,到伯乐养马 下一篇:精心设计 渗透艺术 提升趣味 激发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