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2-08-08 12:51:00

浅谈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摘 要:随着经济与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越来越与世界接轨,而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适用于任何国家,足以体现它的重要性。然而目前高中的英语只注重听力和考试内容,急需教师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以多样化、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教学形式

自从我国加入WTO,英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也越来越受到家长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对于家长来讲,孩子具有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不仅可以提高成绩,对未来工作的发展更加有利;对于教师而言,培养高质量、有素质的英语人才不但是责任也是一项挑战,社会需要英语人才。而与之相反的现实问题是,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英语教学模式还是以“注入式”为主,教师一味地讲解,枯燥而无趣,使学生渐渐对英语产生了厌倦,甚至放弃学习英语。还有一种现象是学生的英语成绩很好,但只限于英语成绩上,口语能力和语言表达应用能力特别差,只会纸上谈兵,而缺少实际应用经验。所以,提高高中英语口语能力迫在眉睫,下面浅谈一下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朗读与背诵相结合的训练方式

英语其实和汉语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都是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掌握好准确的词汇发音,通过经常朗读与背诵来提高成绩。朗读不仅可以锻炼眼睛与嘴巴的协调能力,使发音更加精准,而且对于背诵词语句子也有所帮助;而背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好的语感,使学生在背诵过程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寻找句子中的一些窍门,比如说,写记一些固定句式或者短语,这样可以更好地对一个句子进行有效的记忆。另外,对英语口语练习来讲,语调也要留意,在读一些句子时注意停顿和升降调,可以使文章更加富有情感,而不只是一些单词连起来的“英文”。一般的高中英语课文段落都是比较长的,而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讲,背诵全文无疑是一个特别大的压力,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也没有自信可以全部背诵完,这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特别典型的段落来让学生进行背诵,这样不仅可以消除学生的厌烦情绪,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二、日积月累的学习模式

对于英语这一科目来讲,并不是学习一天两天就可以看到成绩的,它需要不断地对单词、词组以及句子日积月累。针对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讲,为了树立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可以教导他们先从一个单词开始学习,每天一个单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这样将英语的词汇逐渐堆积起来,英语成绩也就会有所提高。对于英语口语来说,每天与同学或者老师对话时,可以应用英语,这样也在不知不觉中使英语口语能力越来越强。

三、掌握词汇学习的正确方法

英语和汉语一样,都是先从最简单的单词、单字开始学习,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才可以组成想要的句子。那么面对英语的众多词汇量,该如何进行有序的记忆使学生对于词汇可以牢固灵活运用呢?其实,对于英语来讲,词汇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迹可循的,每一类单词都有一些潜在的规律,我们常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正确学习记忆单词的方法远比教会学生学习一个单词来说重要的多,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更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以后更好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教师可以对构词法进行分析,方便学生以后再遇到类似的单词时即使不认识也可以推测单词的意思和词性。比如说派生词就是英语主要的构词法,在一个单词中加入前缀或者后缀,就可以制造出派生词了。如un+单词,意思是否定;dis+单词表示相反或者颠倒。再比如合成词,foot+ball表示足球,after+noon表示下午,snow+fall表示下雪。教师可以在期末考试前对所学的词语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更容易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再遇到一个单词时就会联想到关于这个单词的构成或者可以生成另外一个单词,这就使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得到提升,提高英语学习的主动兴趣。另外,英语教学不宜将词与句分开来讲解,应该将两者相结合,使词不离句,句不离词,将单词与句子的学习融合在一起,既方便同学对单词的有效记忆,又为学生背诵句子提供了捷径。这样一来,不仅改善了学生以往对英语枯燥的学习过程,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学习英语的热情不断提升。通过对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有效培养,学生掌握英语口语学习的重要核心,使词汇的学习变得有趣而生动,让学生在英语知识海洋中畅玩,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总之,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体现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依据,只有合理制定出适合高中学学习英语口语的完美计划,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地用英语进行对话,教师以新的思想观念和必要的手段来提高学生英语课堂的效率,为学生打造一个富有生机的英语口语课堂而努力!

参考文献:

张定华.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表现性评价[J].中学生英语,2014(25).

上一篇: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下一篇:学困生转化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