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七大“怪”

时间:2022-08-07 11:20:16

手帕脸上盖

今年夏天,笔者去越南旅游。有一天火车在一个叫TRAIMAT的小镇停站,导游让大家下车参观一座古寺庙。在寺边的小店里,我发现所有的女子都将手帕盖在脸上,捂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一双眼睛。要知道,这个季节是越南最热的7月。我特意请教了导游,导游说,这正是越南的一大“怪”――手帕脸上盖!

其实,她们把手帕盖在脸上是为了防晒、防尘。越南阳光强烈,越南女子又以白为美,所以也就“手帕脸上盖”了。通常,不管多热,她们在外出时都要穿长袖衬衫。为了防止手帕掉下来,一般妇女还要戴上斗笠,除了防晒之外,还可以防雨。

绿帽子头上戴

在越南,绿帽子并没有贬义,它是战争的产物。为了防御子弹击中头部,他们常常选择与草木相同的绿色材料做帽子来隐蔽自己。在和平年代,绿帽子虽然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但是为了纪念,也为了表达一种精神,越南男人依然衷情于它,让它成为永不过时的时尚沿袭下来。

越南的大部分男人由于“军人情结”,都喜戴绿色的帽子。这种帽子十分受用,平时可遮风避雨,战时可充当装物盛水的器皿,因此深受喜爱。戴绿帽子的越南男人个个都显得很骄傲、很神气。戴绿帽子的男人或是保家卫国的功臣,或是功臣的崇拜者,他们有理由在和平年代受到女人的爱戴和重点保护:不下地干活,不从事体力劳动。所以我们所看到的越南男人总是戴着绿帽子骑着摩托招摇过市,或者揣着双手悠哉游哉。

中华文化处处在

越南属于中华文化圈,历史上越南长期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因此在当地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痕迹。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越南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早年汉字汉语曾在这里风行,虽然后来法国殖民统治者强行推行法文,并创建了以拉丁字母为元素的本土文字,但是,汉语和中国文化仍在这里根深蒂固。

在河内的大街小巷,在乡村的公路沿线,随处能见到佛教和道教的寺庙。寺庙的门联一律是用漂亮的汉字书写,对仗工整,韵律严谨。走在大街上,各家各户、旅馆、饭店乃至办公机关的门窗上,都有抢眼的金童玉女图、寿星福禄图,还有“金玉满堂”、“吉祥如意”、“开门大吉”、“出入平安”之类的中文吉语。

此外,越南的商品大多也都是中国货,布匹、服装、电器、糖果、建筑材料、药品等等,简直就像中国的店铺。老百姓说中国的东西便宜,质量也不错,很受欢迎。

摩托车人人爱

摩托车是越南人的基本交通工具,十分普遍。搭乘摩的,要比的士方便和便宜,可以说越南就是摩托的王国。在当地的街道和公路上,你很难看见小轿车或巴士,出租车也不多见。市内有小而简陋的公共汽车站台,但很少有人在这里等车。因为这里的人们都有他们自己的交通工具――摩托车。

随意走进越南的任何一座城市,你都会被无处不在的摩托车所包围,街道两边停放着成行成排的摩托车,街道之中流动着成群结队的摩托车,即使住在高层酒店,你也摆脱不了这样的包围,摩托车的轰鸣声总是不停地在你耳畔回响。在上下班的高峰时期,走在城内的大街上,你会感觉到整座城市包括你自己仿佛已被摩托车淹没。

花钱要用大麻袋

由于越南盾是以千为单位的,在街上你可以看见许多人背着满是钱的大口袋,购买生活所需品。

因为人民币在越南可以通用,我们也就省去了“上街背口袋”的麻烦。

老太像“妖怪”

越南的京族人、泰族人、岱族人、埃族人都有嚼食槟榔的喜好。嚼槟榔通常是先苦后甜,可刺激神经。在越南的一些寺庙、市场、路边,随处可见有人嚼槟榔,尤其是老人最为喜欢。他们将槟榔擦上一点石灰膏或碱灰放入嘴中咀嚼,使槟榔产生化学反应,汁呈红色顺嘴角流出,提神醒脑、除积消肿、养牙,流出来的汁还可当口红使用,所以很多老人的嘴唇是红色的,而牙齿却是黑色的,这也是越南的一大“怪”――老太像“妖怪”。

老婆、情人称谓怪

到了越南,必须要品尝米粉。越南的米粉又鲜又香,十分爽口。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米粉不仅可口,还给我们的旅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乐趣。

有一天在河内吃早点时,越南导游小兰突然笑着问我:“你们中国人喜欢吃米饭还是米粉呢?”我看看碗里薄面条似的白米粉如实相告:我在国内很少吃米粉的,但觉得你们越南的米粉很对胃口;可你们的大米饭就不敢恭维了,闻之不香食之无味,和我们中国的米饭比可就差远了。

说完,看看小兰,发现她脸上的神情有点尴尬。后来才知道她是想和我开玩笑,无意中却让我占了便宜。在越南,“米饭”和“米粉”是两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双关词语,除它们本身的意义外,幽默的越南人还赋予了它们新的指代,那就是“老婆”和“情人”。

在以后的几天里,用餐不再是乏味的事。总会有人一本正经地念叨:“越南的米粉真好吃呀,又白又嫩,走时一定带上。”说完,不等周围人发笑,自己已喷饭了。

上一篇:KKR:奔走于资本王国的私人金融巨头 下一篇:精耕细作 清收盘活不良贷款结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