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的交际方式以及对越交际的几点启示

时间:2022-09-13 09:47:57

越南人的交际方式以及对越交际的几点启示

[摘要]越南人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非常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注重长幼辈分,这表现在称谓词的使用,以及语气词的选用,敬语、敬词的使用等等。

[关键词]越南人 文化 语言 交际

[中图分类号]H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4-0223-02

导言

人生活在社会当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周围形形的人打交道,对中国人来说,日常生活中的问候不仅是双方交谈的开始,也是双方联系感情的一种方式由于各个国家有不同的文化思维模式,在问候方式上也会各不相同,比如东西方各国之间,就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差异。比如,中国人以问候他人的健康状况、收入等私密的问题以表现自己对他人的关怀,但是,在崇尚个人主义、重隐私的西方人看来,却是有失礼节的行为。越南与中国受地理、历史的影响,文化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在问候方式上,两国都重视上下有礼,长幼有序,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等等。所以文化差异没有与西方国家比较时明显。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两国间的交往日益频繁,细节上的差异日益凸显,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两国人之间的交际,本文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对越南人的问候方式进行一些大致的探讨,主要是探讨与中国的不同之处,以给两国人间的交际提供一些借鉴。

一、越南人交际的语言形式及其启示

中越两国都很重视人与人的问候方式,问候是否得体,体现了一个人的涵养越南人甚至把它提升到了道德范畴,越南人阮重宝在《越南人问候方式的语言与文化特征》中说道:问候方式不仅仅是文化和语言范畴,更是道德范畴①。范玉认为:相互问候是体现我和他人人格的时候,一个人以什么方式应答对方,体现了他具有什么样的道德,所以在应答对方时,则需要非常慎重。这也就是他所认为的文化人格论,(范玉,1998)。可见,越南人对人与人之间的问候方式是非常重视的。

(一)交际时双方的称谓

在称谓文化上,越南人在问候上讲究辈分,在社会关系中,长者的地位是很高的。越南人重辈分程度甚于对方的职务和地位②。据传,越南古时一位进士和一位状元衣锦还乡,受到乡里乡亲的隆重接待。但是回到家乡时,这两位达官贵人,也要先问候乡里的各位长老后,才能问候乡里的官员。对长者要尊称为“ông(先生)、bác (伯伯)” 称自己为“cháu(孙子、侄子、小孩等,在这里做第一人称代词),em(弟弟妹妹等,在这里做第一人称代词)”甚至是那些拥有很高权利的官员,不管平时是多么叱诧风云,当他面对那些亲戚关系中有威望的人时,他自己仍要谦称为“cháu、em”,如此一来,这些大官门才会被亲戚乡邻们所接受。如果职位高的人不知道问候的礼节,不敬重长辈,那么他私下里就会被别人看不起,被认为是没教养的粗人,即使他有很高的职位或者很高的学历③。越南的胡志明主席,除了在管理党和国家的事务时外,在日常的交谈中,都将比自己年纪小的部长、干部称为“chú(叔叔,在这里做第二人称代词)”,称自己为“bác(伯伯)”。称队伍里的士兵为“cháu(孙子、侄子、小孩等,在这里做第二人称代词)”,对青少年、幼辈自称为“bác hộ(胡伯伯)”④,以表现自己对下属及年轻一代的关怀,由此树立自己平易近人的形象。相对而言,中国人并没有这么多的忌讳,不管在正式场合,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用职务来称呼对方是很常见的,比如“××书记、××处长”等等。

贬低自己抬高别人,用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尊重,是中国与越南共有的一种交际策略,谦虚含蓄是两个国家共通的道德标准。比如当受到他人的表扬时,我们一般会用否定对方的判断来树立自己谦虚的形象,像“你过奖了、没有的事”等等。如果表现在称呼上,中国人有自己的一套说法:对自己的谦称有“在下、鄙人、不才”等等,对他人的尊称有“令堂、令尊”等等,但是仅仅限于正式的场合,以及城市知识分子之间,农村人很少使用。在日常生活中,称对方为“您”,称自己为“我”就可以了。而越南人则通常使用亲属称谓词来表现对自己的谦称和对他人的尊称。有这么一个例子,一位越南推销员拿着商品到顾客家里推销,房主的年龄比这个推销员还要小很多,但是推销员依旧使用谦让的问候方式以实现他取得人心的交际策略:

-chào mợ ạ ,(舅母,少奶奶,这里做第二人称代词)好!Em mang đến cho mợ xem, đẹp hết chê!mợ cứ tin em đi!我带一些商品给您看,可漂亮了,您相信我吧⑤。

这位推销员虽然年纪比顾客大,但是却将自己谦称为“Em”,将对方尊称“mợ”,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对方降低了自己的身份,但是顾客在应答时仍是要自称为:cháu,con,将对方称呼为bà,可见越南人对长者的尊敬程度是相当高的。

由此我们也发现,越南人在对自己和对他人的称呼词方面非常讲究,这就要求我们在与越南人交谈时要特别注意。笔者曾在越南某大学有过一段教学实习,教师在越南地位很高,我虽然只是实习生,而且年龄上与学生们差不多,但是在课前课后,学生都将我尊称为“cô”(姑母、阿姨、这里指越南人对女教师的尊称)。我想既然我是“cô”那么我应该将学生们称为“các em(弟弟妹妹们)”,我的本意是想建立起与学生们的亲密关系,但是事后,有越南人告诉我,其实因为我的年纪和学生们差不多,所以正确的说法是我应将学生们称为“các bạn(朋友们)”,以表达相互间的尊重。如果是与上了年纪,又有一定地位的人交谈时,更需要注意了,如果实在拿不准应如何称呼对方,那么你也要礼貌地问一句:“cháu phải gọi ông thế nào mới đúng?”(我应该怎么称呼您?)

正因为越南人的人称代词体现着他们的问候文化,所以他们的称谓方式非常丰富,对不同的人说话则选用不同的称谓,相对应地对自己的称谓也各不相同。越语中的称谓,可以人称代词表示,也用亲属称谓表示。亲属称谓词可以同时表示第一、二、三人称,只是在表示第三人称时,要在后面加上“ấy”。表示群体时第一、三人称可以在称谓前面加上“chúng 或bọn”,第二人称可以加上“các,l ũ”或“bọn”⑥,如下表:

对别人的称呼不同,对自己的称呼也不同,比如,对方为anh(哥哥)、chị(姐姐)、cô(老师)时,自己应为“em(弟弟、妹妹)”;对方为“ông、bác,bà”时,自己为“cháu(侄子、孙子、外甥)”。等,另外,越南人还会根据与对方的亲疏关系采用不同的人称代词,如果是与年纪相仿,关系一般的朋友之间,可以用“bạn和mình”、“anh 、chị和em”。亲密的朋友之间,可以直呼其名字,更亲密的朋友之间,还可以用“tao/ tớ和mày/cậu”。夫妻之间一般可以用“anh(哥哥)和em(妹妹)”还可以用mình,如果是上了年纪的夫妻间,还可以用nhà(家)充当第二人称代词⑦,语用上相当汉语中的“孩子他妈”,比如:一位刚回到家的丈夫,看到自己的妻子正在晒稻谷,他这样说道:“nhà nó nấu cơm chưa ?tôi có cái này cho nhà nó đ ây!”孩子他妈煮饭了没?我有样东西给你⑧。

对长者应该尊称为“ông、bác,bà”,称自己为“cháu/ tôi”。“tôi”虽然对应中文的“我”,但是它只用在正式的场合,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不会使用,据越南人称,这个词带有“自大”之感。初到越南者,经常会弄不清楚这些称呼的问题,走到哪里都喜欢用“tôi”,这很容易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反感。称呼语的使用是我们在与越南人的交往中必须慎重对待的问题。

正因为越南人以辈分年龄做为称呼双方的依据,所以在初次见面时,他们往往会以询问对方的年龄为交谈的开始。这往往会让我们感到不大习惯。特别是女同志,通常不喜欢被别人询问自己的年龄。但对越南人来说,这却是是双方得以进一步交往的前提。

在某些场合下(通常在口语中),越南人还会使用一些方位词来称呼对方,这些词包括:“đây(这),đấy(那),đằng ấy(那边),đằng nớ(那边)……”⑨比如,几位刚进大学的同学,在班上第一次见面,他们互相微笑着,并相互问候道:

-“đằng ấy(那边,这里指代第二人称单数)ở tình nào?nghe như giọng người Thanh Hoá thì phải!”你家在哪个省,听口音好像是青化省是吗?

Đây, đấy通常用在还未熟悉的朋友之间、同辈之间相互问候上。比如:

-đấy nói gì, đây còn chưa hiểu? 你说什么,我还听不懂。

用方位词来称呼是越南一种特殊的称呼方式。

(二)交际时敬词、敬语的使用

越南人还会在称呼前面加上敬词thưa或在“chào”前面加上敬词“xin ”、敬语“xin kính”来表示更高程度的尊重。相当我国的“尊敬的……”之类的敬语,我国人通常在书面语及正式的场合使用。而越南人在口语中使用得也较为普遍。比如:

-Thưa(禀报)thầy !chúng em đã đén ạ!报告老师,我们到了。

-Xin kính chào(敬语,表欢迎,尊敬等)bộ trưởng đã không ngại đường xá khó khăn tới thăm nông trường chúng tôi!欢迎各位部长不辞劳苦来到我们农场参观。

-Xin chào(表示尊敬的问好方式)thủ trưởng!tôi mang báo cáo tới đây ạ! 各位首长好,我拿报告过来了。

(三)语气词的使用

越语中的语气词非常丰富,这些用在句子后面的语气词可以表达尊重、亲昵,惊讶、感叹等语气。比如“ạ”表示尊重;“à,nhé ,nhỉ”表示亲昵;“chứ”表示肯定;“hả”表示否定、惊讶、怀疑等,但是如果后面跟上称呼,比如em mới về hả em?则变成亲密的语气。中国人说话时,喜欢在句子后加上一个短促语气词“啊”来表示亲切,比如“我吃过了啊、谢谢你啊、好了啊”,受母语的影响,我们在与越南人的交谈中,也会无意地加上“啊”的语气,这个词正好与越语中表示尊重的“ạ”同音,如果对方与你年纪相当的朋友,这会让对方感到别扭,因为这个“ạ”在越语中是用在上下级的交谈,非常正式。曾有越南人向我表示疑问:“为什么你们中国人这么喜欢用ạ” ?

对于初学越语的中国人来说,这些繁杂的语气词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拦路虎。但是只要不断地努力,多和越南人交谈,这些词还是可以很快地掌握下来的。

二、小结

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越南与中国都将尊老、谦虚、和谐作为本民族的道德标准所不同的是,越南人更明显地表现在称谓词上、语气上,以及敬语敬辞的使用上,这是我们在初学越南语,或与越南人的交往过程中,必须慎重对待的问题。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NGUYỄN TRỌNG BÁU ,CẮC Đ ẶC TRƯNG VĂN HOÁ VÀ NGÔN NGỮ CHÀO HỎI CỦA NGƯỜI VIỆT, SỐ 4(126) 2006.

【参考文献】

[1]VŨ MINH HUYỀN HÀ CẦM TÂM,CÁCH CHÀO HỎI CỦA NGƯỜI VIỆT VÀ NGƯỜI MĨ, SỐ 3(149) 2008.

[2]陈贤纯.语言行为与文化心理.中国文化研究,1995秋之卷(总第9期).

上一篇: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下一篇: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在英语专业精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