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煤炭企业和谐社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时间:2022-08-07 10:01:07

对煤炭企业和谐社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一、煤炭企业社区的特点和现状分析

煤炭企业社区做为社会大家庭的一部分,即不同于城市社区、也不同于农村,在地理位置、历史成因,经济现状、人员构成等方面具有自己的显著特点。煤炭企业社区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地理位置偏僻,大多数位于山区,远离城市,矿区住户绝大多数是由企业职工及其子女构成,有的矿区有几十户,也有的达上千户之多,大小不一。由于煤炭企业前几年长时期的经济不景气,经济效益差,职工收入低,长期忽视对矿区的建设,造成煤炭企业社区卫生环境差,住房条件差,治安环境差,呈现出一幅衰败的景象,居民生活困难,艰难度日。近几年煤炭企业经济形势逐步好转,但随着企业的改革改制,矿产重组,煤炭企业社区分成了三类社区,一类是煤炭资源枯竭矿井遗留下来的社区,二类是破产重组后企业成为新的股份制企业,分离出来的社区,三类是没有实行破产重组,但实施了改革改制后划出来的社区。所有矿区的居民构成也分成几类,一是家庭成员是企业的在岗职工,二是家庭成员属企业的等退职工、破产算帐职工、离退休职工、其它成员不是企业职工,三是与企业没有任何关系的家庭,部分家庭成员在企业当临时工。

二、创建和谐煤炭社区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煤炭企业社区是整个社会的组成单元,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我们不能忘记这一特殊的群体,我们应把煤炭企业和谐社区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这是我党和政府应尽的义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煤炭企业社区的居民绝大多数是煤炭企业离退休职工及其子女,还有相当多的工伤家属和遗孀,他们在计划经济时代,为多出煤炭支援国家建设出过力,流过汗,甚至丢掉了生命,如今,不能因为改革改制、追求利润而丢掉他们不管: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好,这些改革成果也理应让煤炭企业社区居民得到分享,而不是抛弃他们,我们必须通过创建和谐煤炭企业社区,让他们过上安全、文明、和谐的幸福生活。如果我们继续不注重这一群体,其必然结果是使煤炭企业社区成为社会中最贫困的群体,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震荡源,如果到这一步必将直接对社会和煤炭企业造成危害,所以说,全面推进煤炭企业和谐社区建设迫在眉睫,推进煤炭企业社区建设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当前也是推进煤炭企业社区建设的有利时机和大好机遇。

三、创建煤炭企业和谐社区的几个主要构成要素

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创建责任主体,这是第一要素,煤炭企业社区的性质是属社会性的,也就是说应由政府负起创建的责任,这是最终的结果,但是考虑到煤炭企业地理位置分散不集中,偏僻又多在山区,即不是城,也不是镇,也不是村。就目前讲,力担负起这个责任,那就应明确由企业暂时担负起这个责任,随着条件的逐步成熟而向政府过渡。不能形成责任主体的缺位。其次要形成一个创建联动机制,企业、政府、居民要互相配合,积极参与,对各参与主体要明确职责,明确任务,建立考核激励机制。第三要保证资金投入,这是最关键的要素之一。国家对企业在和谐社区创建中的投入给予税收等政策支持或从财政上给予列支。企业效益越来越好,而居民却越来越穷,对职工的历史遗留问题又不闻不问,这不是我们社会主义企业追求的目标,我们不提倡企业办社区,但必须倡导企业在建设和谐社区中应负起责任。第四是建立完善居民自治组织,不健全的应健全,更主要的是发挥自治组织应有的作用,通过自治组织作用的发挥,调动广大居民参与和谐小区的创建,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法宝,这个传统不能丢,应继续发扬光大。第五是让居民摆脱贫困的窘境,解决煤炭企业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解决煤炭职工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煤炭职工的居住条件和环境治理问题,建立帮贫助困的长效机制等等。第六是精神文明建设要确有成效,要通过思想宣传教育及开展系列活动,逐步形成一个公平正义、安全有序、团结和睦的人文环境。

四、创建煤炭企业和谐社区的有效途径

一是在管理体制上进行创新。可实施主辅分离.每个矿区分成两部分,这样的作法既能保证煤炭生产主业的领导集中精力抓生产、搞经营,把一切企业办社会职能全部分离出来,甚至把企业本应负担的生活后勤职能也划出来,全部划归到社区单位。二是企业要承担起建设和谐社区的职责,可以说这是一个长期的硬性任务,也是一个长期的过渡任务。按照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的要求,企业应移交社会进行管理。这不仅是社会对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企业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三是把煤炭企业和谐社区建设纳入到整个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在法制建设、居民自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纳入整体考核体系,特别是对企业领导的业绩考核中,把社区建设做为一项重要指标,引起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激发出企业领导对企业社区建设的自发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上一篇:试论高校辅导员在学校就业指导体系中的地位和... 下一篇:我国社区服务产业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