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辅导员角色冲突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08-07 08:46:12

浅谈辅导员角色冲突及应对策略

摘 要:现实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辅导员必将受多重角色冲突困扰。高校辅导员角色冲突并非只有一种型态,而是呈现出多样的方式,既有其宏观上的社会、经济、政策影响的因素,也有个体的价值观、能力等因素。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角色冲突;角色调适

教育部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中明确了辅导员的职业定义,即辅导员既是教师,也是管理干部;既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是组织者,也是实施者、指导者;既要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也要成为知心朋友等。辅导员工作不可避免的存在角色冲突,如何妥善应对,对辅导员的个人发展和做好学生工作来说都至关重要。

一、辅导员产生角色冲突的原因

(一)改革新形势致辅导员角色不断变化

面临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辅导员所从事的角色活动也不断发生变化。比如,目前所进行的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无疑是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就业的重要举措,但与此同时实施弹性学制、允许学生休学创业,也必然给高校教育与管理带来新的考验。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本是辅导员的职业功能之一,但每项工作所涉及的内容却是方方面面的。如何更好的做好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做好学生休学创业期间的管理等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是辅导员做为学生工作的一线干部所必须要提前学习和思考的。

(二)高校对辅导员的角色要求过于宽泛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辅导员疲于应对各个部门、不同层面的期待与要求。在很多高校,辅导员的岗位地位低下,缺乏吸引力。在现今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体制下,辅导员队伍没有明确的培养体系和畅通的专业化发展平台,使得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建设难以实现。面对空前复杂的社会形势和思想多变的青年大学生群体,辅导员面对各种角色的认知和定位时思维滞后,专业性差等。

(三)辅导员自身的角色适应能力参差不齐

辅导员一直居于学生工作一线,身兼数职,扮演不同角色,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而更好地引导和教育学生。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较大的流动性,队伍结构也相对年轻,造成了辅导员自身业务素质不高,专业化水平较低。

二、辅导员的角色冲突类型

角色冲突是指“个体不能满足多种角色要求或期待而造成的内心或情感的矛盾与冲突”。

(一)角色间冲突

同一角色集内多个不同角色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冲突称为角色间冲突。高校辅导员主要存在的角色间冲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管理者与朋友之间的角色冲突。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但较之专职教师,辅导员却承担着更多的管理职能,其与学生的基本关系是制度化的支配与从属关系。另一方面,辅导员又要力争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担当其亲密的兄长、忠实的听众。这就需要辅导员在管理者与朋友之间寻找角色平衡,把握适度。

第二,领导者与服务者之间的角色冲突。辅导员代表着一定的领导权威,但其工作对象又是有生命、有思想、有个性的学生群体或个体。当学生身心发展遇到障碍时,辅导员应随时提供帮助,给予必要的同情和理解,帮助学生减轻焦虑和紧张,给学生以情感和心理方面的支持,这就要求辅导员扮演服务者的角色。对于很多辅导员来说,很难同时扮演好这两种角色。

第三,执行者与维护者之间的角色冲突。辅导员是高校管理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站在学校的立场上发言,传达、执行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同时辅导员也是学生权益的维护者,为了赢得学生的信任,必须要考虑学生的意愿。当学校政策与学生意愿发生矛盾时,往往因两难而造成角色间冲突。

(二)角色内冲突

辅导员角色内冲突是人们对辅导员这一角色有不同的期待,或辅导员个体受角色本身局限而对角色期望模糊不清等引起的角色冲突。

第一,不同职能部门的角色期望引起的冲突。学校各职能部门对辅导员的角色期望往往是不一致的:教学管理部门及任课老师期望辅导员的工作以配合教学为中心;组织部门强调党建工作,期望辅导员的积极配合;学生工作部门对辅导员提出综合考核指标,期望辅导员及时完成各项任务。辅导员成了各种相互冲突角色期望的焦点,这也必然给辅导员的工作带来冲突。

第二,自身的职业尊严与外界认知度相对缺失的矛盾引起的冲突。根据《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要求,辅导员职业涉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党团与班级建设、学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多方面的功能。由于自身的投入和奉献,他们很希望学生、学校、社会他们给予一定的理解、重视和尊重。而现实中外界对辅导员的认知度相对有限,大多数人只认可辅导员庞大的工作量与辛苦劳作的程度,但同时也认为其工作缺乏创造性、技术含量偏低。

第三,岗位职责宽泛性与育人成果无形性矛盾引起的冲突。与医生、律师等工作的不同,教育工作的成果并不像疾病痊愈、案件结案一样都是显性的。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在时间与空间上经常被予以放大,与学生相关的一切事宜均与辅导员相关,但辅导员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果却多是无形的,这是造成角色内冲突的又一原因。教育活动是一种群体性社会活动,自己的付出具体取得哪些成果,辅导员个人很难说清楚,从而形成矛盾冲突。

三、高校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应对策略

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对高校学生工作中切实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解答的落脚点。学校的各项学生工作的落实主要依靠辅导员来完成,而缓解辅导员的角色冲突,同样需要社会、学校和个人多维的调适。

(一)社会调适

社会各界应为辅导员的生存与发展创造较为宽松、有利的外部环境,不断增强对辅导员及其所从事工作的认知度,通过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建立社会化的辅导员准入渠道、构建社会化的辅导员培训体制等手段加以缓解角色冲突。减少辅导员的角色间冲突就必须让辅导员能够抛开一些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专心致志地做好本职的专业性工作,如设置一些学生工作的社会化学生服务机构,这些机构专门为学生提供实习、订票、勤工俭学、助学贷款等学习和生活服务,使繁杂的事务性的工作从辅导员的岗位上剥离,减少角色冲突。

(二)学校调适

学生工作战线各责任部门应尽量为辅导员减轻角色负担,适当地调整、整合对辅导员的角色期待,重视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岗位培训、薪资待遇、身心状况等现实需求,使其能够心无旁骛地工作。通过制定辅导员培养计划和继续教育制度,组建辅导员协会提供教育训练和专业发展课程、提供处理专业问题的帮助,指导科研等,组织辅导员参加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学习考察,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三)自我调适

辅导员的个人认知水平、评价以及业务能力等方面直接影响辅导员工作生活,影响其人生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辅导员在教与学的路上应形成正确的角色认知,适应角色,营造良好人际关系。作为高校教师队伍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必须努力做好角色规划,培养业务能力,提升工作水平。面对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新现象、新问题、新矛盾的出现,辅导员要深刻了解职业发展目标和内容等,实现人生发展和人生价值。(作者单位:1.广东工业大学;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参考文献:

[1] 陈素权.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冲突及其调适[J].思想理论教育,2007,03:86-89.

[2] 戴家芳.高校辅导员角色现状描述、评价及其归因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03:99-102.

[3] 李雷,刘威.论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冲突[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56-58.

[4] 朱炜. 高校辅导员角色冲突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2:94-97.

上一篇:新型移动教学模式对高等英语教育的启示 下一篇:浅谈汉族学生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