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初探

时间:2022-08-07 08:06:10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初探

摘 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学生实际生活”及“自主探究学习模式”这两方面为讨论切入点,试就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策略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思想品德;学生实际生活;自主探究学习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思想道德观念以及自身综合修养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实施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改革,帮助学生切身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就显得格外必要了。那么,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又当运用何种教学策略真正提高思想品德的教学效率及质量呢?我个人认为,应当做到以下两点:

一、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倡“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经验,开展具体知识点的讲解。”新课标的这一指示有着深刻的内在含义:学生大多对自身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比较感兴趣,也愿意以科学的态度去正确认识与探究。因此,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经验出发开展教学,一来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对将要学内容的浓厚学习兴趣;二来更是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熟悉的学习场景。

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必须对新课标的这一精神给予高度重视,并将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形成紧密的联系,相信这对提高课堂效率有着极大的帮助。

二、大胆运用自主探模式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了诸多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这其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模式显得格外突出。新课标强调“教师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帮助下,真正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彻底摒弃以往“满堂灌”等落后的教学模式,还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真正主体地位,并以此为基础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调查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此,既可以促使学生借助自身的切身体验加深对所学知识点的深刻理解,同时又可以真正做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总之,新形势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须以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开展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在深化新课改的基础上,真正为中学生道德素质以及综合修养的显著提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刘仕安.新课改后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J].中国校外教育,2008(05).

上一篇:为语文教学点亮一盏温暖的灯 下一篇:幼儿园游戏教学的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