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古诗文背诵,达成课标要求

时间:2022-09-15 07:08:53

落实古诗文背诵,达成课标要求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7~9年级背诵古诗文61篇(段),要通过课堂主渠道,课外必要补充和综合设计和长远规划,多形式、多层次抓落实,才能达成课标要求。通过落实增加古诗文积累,提升学生记忆力,增进学生人文素养,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

关键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古诗文;背诵

我国古代私塾,非常重视古诗文的背诵。“读书不厌百回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话语,确实是学好语文的经验之谈。许多名家大师,当他们在事业上、学习上、学问上取得巨大成就时,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谈到自己得益于青少年时期古诗文的大量背诵。据说茅盾能通背《红楼梦》;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就博闻强记,成年之后他老是感叹别人的记忆力不好;我市著名中学语文教师孙宪武老师在谈到自己的学习时说,他的学问的功底全是当年家乡河南的几年私塾大量背诵打下的。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多多背诵古诗文,不但能积累语言,增强记忆力,增长自己的文学才华,而且能够得到中华文化的滋养和熏陶,培养人文精神。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0~13岁是人的记忆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初中阶段正值少年和青年的过渡时期,记忆力达到顶峰。在13岁以内开展大量的背诵训练,会使学生保持记忆力的最佳状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如果在这一时期不重视学生的背诵,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受到限制,而且也不利于祖国优秀文化认同感的建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前言中写道:“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写道:“义务教育阶段要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其中附录中所列的推荐古诗文136篇(段),其中第四学段7~9年级要求背诵61篇古诗文(段)。”北师大初中语文教材要求背诵古诗文达到100篇(段),符合《课标》要求,就体现了《课标》的多读多背、增强语感的精神。

怎样才能使优秀古诗文背诵落到实处?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主要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课堂教学是主渠道

《课标》所列的大部分篇目都被选入北师大教材中,只要按照教材要求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就可以把大部分的古诗文背诵任务完成。在教学古诗文时,让学生通过了解一些作者及有关写作背景资料,对照课本注释自学重点字词,理解诗文大意和思想情感,师生共同补充有关的文体知识,品读评析名句名段,特别是在节奏、重音、语气语调等方面重点指导,做到表情朗读,以培养语感。之后在熟读的基础上尝试背诵,最后再通过背诵、默写等形式检查达标。我的做法是“三背三查”,即开学初列出全学期背诵计划表,在正式学习前背诵检查一遍;课堂教学时在深入理解、品读熟读后背诵检查一遍;在阶段性复习时让学生默写检查一遍。这样学生的教材所列的古诗文背诵任务即可轻松完成。

二、课外拓展是必要补充

一位省内语文教学名家说过,课本只是一个例子,就像母乳一样,想让我们十多岁的孩子长得更健康,只吃“母乳”显然是可笑的,要在大量背诵和海量阅读上做文章,才能使孩子长得又迅速又健康。按我的理解,课标建议的7~9年级61篇(段)的背诵量,仅仅是背诵的建议量,也只是一个底线,其中也没有列出上线,何不利用学生记忆力的黄金阶段,在力所能及地多读多背诵一些,通过量的积累,达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目的。一般程度的学生,完全可以按三年背诵“诗三百”的总量来指导,对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按三年背诵五百篇(段)总量来指导。根据以往中考复习阶段的实践经验,课余四个月时间复习和背诵200首诗词是没有太大压力的。为了更有计划地落实好这项目标任务,建议语文教师做一个三年的总体计划,把300篇(段)古诗文分学期、分周次指导学习和诵读,检查两到三次,这样化整为零,学生也就能够轻松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组织一些专题活动,如古诗文诵读比赛,春节、中秋、清明等传统节日诗歌朗诵会,古诗文知识竞赛,“每周一诗”背诵比赛,课前两分钟诵读;利用学校的宣传栏、文化长廊、广播系统、电子屏等途径,有计划地播报一些古诗文名篇名句和赏析,使学生在浓厚的诗意中得到熏陶和濡染。

三、长远规划和力争落实是关键

以上古诗文背诵只是侧重于文学方面的选择,如果真正要从更加高远的目标来规划设计的话,就要注意从经、史、子、集中再选编一些更有意义的篇章让学生读诵,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在学生早期奠定强大坚实的中华文化的根基,为未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下一定的基础。如,适合童蒙养正的《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和《声律启蒙》等基础启蒙读物,适合青少年养志的《老子》《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孙子兵法》等国学精华,唐诗宋词和《古文观止》等名篇名句,都可以选择读诵。如果教师不能准确选择内容的话,可以直接选用201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和北京德慧智教育科技中心选编的《德慧智经典诵读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来选择让学生熟读成诵。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主要计划如下:七年级以诵读《弟子规》《老子》和《大学》为主,八年级以诵读《论语》古文名篇为上,九年级以复习诗词和《中庸》为主,在各阶段辅以其他古诗文寻章摘句,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系统的精神营养。根据当前的实践来看,总体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在处理背诵和诵读的关系时,我注意把握了两个层次,即重点内容熟读成诵,学生自查互查和教师检查相结合,注重落实;非重点内容,利用零星时间达到一定的遍数即可,鼓励背诵。这样的分层要求,可以同时解决“吃不饱”和“消化不了”的问题,既关注了学生当前目标的达成,又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学生诵读和目的达成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落实了《课标》的要求。

诚然,优秀古诗文背诵的落实,不应仅把目光放在检测考试上,应该切实将其定位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上,教师才能舍得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用自己的信心和热情,与学生一起在古圣先贤的智慧中快乐成长。

上一篇:关于课堂教学非正式评价的若干反思 下一篇:色彩词在中西方文化中的意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