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治疗护理效果观察

时间:2022-08-07 07:59:20

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治疗护理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124-01

【摘要】目的:观察认知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治疗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40例于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进行术后认知护理干预,观察他们的术后临床反应。结果:有效的认知护理干预对术后临床护理与观察对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具有很明显的积极意义。结论:积极的认知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它发生于子宫体的内膜层,以腺癌为主,又称为子宫体癌,是一种生长较为缓慢,发生转移也较晚的恶性肿瘤,但是一旦蔓延至子宫颈,对子宫肌层或子宫外区域造成侵犯,则会给预后带来极大的困难[1]。子宫内膜癌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占20%~30%,其发病率仅居肺癌、乳腺癌与大肠癌之后,多发生于老年妇女。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表现 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选择要求如下:经病理确诊,预期生存时间超过六个月的患者;患者及家属均志愿参与本次课题研究,并同意护理人员进行预后干预及临床护理要求;选取患者须是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能理解问卷问题并给予正确回答。排除带有以下病征的患者:除患有子宫内膜癌外患有严重内脏器官疾病的患者;家中近三个月发生重大变故的患者;带有认知功能障碍史的患者。本文选取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均为I期子宫内膜样癌,Ia(29.4%)、Ib(63.8%)、Ic(6.8%),患者均不存在高危因素,如深肌层浸润(除I例中有4.9%的低分化患者有深肌层浸润)、低分化、附件转移、淋巴结转移、血管淋巴间隙转移、腹水细胞学阳性等。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年龄35~81岁,平均年龄55岁。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入院后化疗前相关的宣传教育,化疗期间相关的宣传教育。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认知护理干预。护理方法如下:情绪舒解法。护理人员在与患者的亲密接触找出导致患者产生负面情绪的一些不合理想法或郁结,通过辩论或对症劝解的方法帮助他们回归正确的理念,打开他们内心的郁结,减少或消除他们内心的不安与纠结,控制或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这项护理重在挖掘患者内心的思想,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尤其是要注意后期的强化治疗,同时注意帮助患者养成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与错误思想或观念作斗争,纡解内心郁闷的习惯,让他们学会能良好的自我克服不良观念,并将负面想法扼杀在萌芽状态。身心放松训练法。护理人员采取口头指导与动作纠正的方法,让患者放松身心进行1~2小时的日常常规训练,如头颈部放松训练、胸腹放松训练、四肢放松训练等,在进行身体训练时要注意使患者放松内心,体持身心的协调宁静。家属积极参与法。护理人员在精心护理患者的同时,也要注意寻求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完善家属支持系统,使家属不仅仅成为患者的经济支持,同时也成为患者病情治疗过程中强大的精神支柱。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的焦虑状况,实行评分制,分制在12~84分,分数越高,则焦虑程度越严重。在干预前及干预两周后进行问卷调查,数据使用盲法进行归纳整理。

1.4 数据处理 使用SAS6.1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比较数据使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情绪焦虑情况比较见表1,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下降。患者有无配偶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比较见表2,进行护理干预后,无配偶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高于有配偶患者。

3 讨论

临床研究显示,约90%的肿瘤患者在进行初次化疗时都会出现恶心、呕吐、心绪疲乏等不良反应,导致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机率大大增加。而认知行为是大脑的一项高级功能,它是人们运用及处理所获得信息并进行思考与相应行为的一种能力[2]。而认知心理治疗则是一种以现象学与认知心理学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治疗技术,它以改变人们的适应不良认知为主要目标,是治疗技术的一种,关键是帮助人们进行认知重建,并助其认知认识到本身思维与行为上的消极态度与心理问题,并进行积极的改善。本组实验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认知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值明显降低,而有无家属支持的实验也显示无配偶患者的焦虑值较高,但认知心理干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无配偶患者的负面情绪,但临床护理必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以提高无配偶患者的心理配合度与认知水平。

心理认知干预的护理疗法在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郁结所在后,通过有针对性的认知护理干预,不仅能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与心理偏差,缓解其焦虑情绪,而家属的支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患者的激烈行为。有针对性的认知护理干预结合家庭支持,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治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值得大范围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元华. 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护理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 2010(18): 138-139.

[2] 严惠玲.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诺雷得治疗的观察护理[J]. 当代医学. 2011(18): 23-24.

作者单位:318000 台州市中心医院妇科

上一篇:个性化护理方案对糖尿病患者治疗及康复的作用... 下一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