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时间:2022-08-07 05:37:50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新课程理念明确告诉我们:要改变学生原有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新的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凸显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不少学生虽能记住物理概念、规律和公式,但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往往暴露出思维狭窄、思路混乱、条理不清、论述不清等问题,经常出现“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等现象。究其根本原因是学生不重视对知识来龙去脉的学习,只知死记几个结论,模仿性地解决几个物理问题。因此,教师作为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就要积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给予每个学生充满无私的爱,多表扬、少批评,多耐心帮助、少粗暴责怪,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营造出情感交融的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情需要,不断地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的兴趣由弱到强发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使他们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能产生满意、喜悦的心情,从而达到愉快地接受知识、乐于学习的效果。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率将会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在兴趣中学习,还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而将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

二、教学时让学生领会教师的教学思路

新课程提倡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具有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同时认为教师应该是“学生式”的教师。这就是说教师应该始终站在学生能理解、能接受的角度来进行教与学的活动,绝对避免使自己的教学思路堵塞了学生的学习思路。

在课堂教学中发现有部分学生思维往往跟不上教师讲课的节奏,究其原因,一方面跟教师的讲课速度有关,另一方面也跟学生不领会教师的讲课思路而处在被动听课有关。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设法使教与学的思路贯通,当教师讲课思路与学生听课思路一致时,教与学才能产生“共振”,教学效果才能最大化。为此,教师首先要精心备课,设计出一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揭示新旧知识内在联系的讲课主线,再把教师的讲课思路转化为学生的听课思路,让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主线去展开思维。教师上课时要把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告诉学生。学生领会了教师讲课思路,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再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思索,这样学生既主动又活跃,感到思路清晰,一堂课下来,学生对接受知识普遍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受。事实上,也只有让学生领会教师的讲课思路后,才能真正体现出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才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

作为中学物理教师,我们应不断补充新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现代社会学生的知识信息来源非常广泛,各种渠道的信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但也给他们带来了各种新问题,他们希望从教师那里找到正确答案。大家都知道,“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学生这个“杯子”越来越大了,如果教师还靠着自己桶里原来那么点水,怎么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呢?因此,教师更应有一桶流动的水。常言说:流水不腐,即我们的知识应该吐故纳新,要不断汲取物理学的最新发展成果,更新物理知识,改变知识结构,使我们具有一桶永远是新鲜的、富有营养的、受学生欢迎的高质量的水。要达到这个要求,平时教师应积极参加校内、校外教研活动,敏锐地洞察最新物理教学动态和了解各种科技信息,追踪物理学的现代前沿领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收集大量资料。还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一些多媒体教学,达到图、文、声并茂,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对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各种能力起了促进作用。同时还应加强最新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全方位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只有自己具备了高素质,才能使学生有问题也难不倒你,在学生中有威望,得到学生的尊重。

四、恰当设问、巧用实例和数据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堂上恰当设问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落实启发式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启发性,鼓励学生提问和争论。不论是讲解还是做观察实验,都要设计好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突出启发性,而不是告诉学生结论,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物理学知识中实例和数据比比皆是。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用实例和数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物理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一是看、听、练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二是层层深入,培养学生理解问题的习惯;三是示范引路、检查督促,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并解答物理问题是巩固和检查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教学中要以例题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题目,多角度、无遗漏地收集题目信息,弄清题目中所阐述的物理过程,理论联系实际在头脑中建立相关的物理图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形式进行拓宽,让学生能够体会如何在不同的条件下灵活选用恰当的物理规律,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总之,初中物理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水平、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终生发展。

上一篇:有效提问 成就精彩 下一篇: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