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言教学“活”起来

时间:2022-08-07 02:49:31

让语言教学“活”起来

摘 要: 日语新课标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宗旨,并重点强调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表达能力。学生的“乐于学,主动学;乐于想,主动想;乐于说,主动说”已经成为新课标会话教学的主要目标。为达成目标,教师要有新鲜的教学理念,善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能创造性地设计教学,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语言教学“活”起来。

关键词: 新课标 “活” 日语会话教学

高中的日语新课标教材构成可以笼统地分为“词汇、语法、文章、实际应用”四个部分,这四部分都要通过“听、说、读、写、译”等五种教学手法来帮助学生掌握并应用。可一直以来,我们只注重通过读、写、译来完成词汇、语法、文章的教学,却忽视了语言最应该重视的,最基础的“实际应用及听说”。

“声音是一门语言的灵魂,文字不过是语言的标本”。①没有声音,没有表达的语言,是没有灵魂的,如果掌握不了语言的灵魂,就永远无法驾驭它,它只能成为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变旧腐朽的一件外衣,早晚会舍你而去。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表达能力,让“活”的语言传承下去。

我从事高中日语教学已经有近五年的时间,这五年里我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如何更好地进行日语会话教学,进行过很多次的实践,有成功也有失败。但从中我也总结出了一些会话教学的经验。

一、要营造轻松良好的课堂气氛

一直以来,学生对于语言课的解读只有两个字“听,记”。多年的统一语言教学模式已经让他们变成了课堂上的收纳机器,只吞不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敢于说、乐于说,首先要给他们一个能够放松心情的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消除紧张情绪和心理障碍,创造机会让他们重新认识语言课堂。

当然,要形成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不能操之过急的,要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首先,教师要有平等、民主的教学理念。秉承这样的理念,才会在课堂上放下身段,俯首倾听,笑颜交流,学生才会放松戒备。刚开始可以利用一些辅助的手段,比如:给学生听耳熟能详的日文歌曲(流行动画片的主题曲等);课前五分钟趣味性表演,一天一组学生,表演内容不限,但要尽量用日文;做一些趣味的日语小游戏(单词接龙、猜谜等)。不管学生的表现怎样,都要注意鼓励教育,多肯定他们的优点,不要时时去注视他们的不足。

教师要通过这些手段,传达给学生信息:会话课和一般的讲授课不同,注重的是在活跃的气氛中轻松地交流表达。但同时教师要把握好课堂张弛的尺度,让学生在轻松又不失课堂庄重的基础上享受每一节课。

二、扎实基础,善用教材现有资源

会话课虽然重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但也必须注重扎实学生的基础。现有的新课标教材涉猎范围广泛,贴近学生生活,如果充分利用,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教材必修1―必修5的内容涉及到“学校生活和活动”“人物采访”“个人演讲”“活动企划”“寓言故事”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丰富的课文内容,在讲授课之后开展相应的会话课,主要是锻炼学生在一般讲授课中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和交际表达。并且新课标每课都有「こんなあんなどう言う?,教师可利用这些固定场景的交际表达,让学生了解日本人的语言文化和习惯,培养他们的日语场景交流思维。

比如我在讲必修5的「インタビュ时,给学生留了一个采访任务,让学生自由结组,自己设计采访场景,任意想象,自由发挥,但要应用到讲授课中的知识。在学生的采访场景中,有学生对老师、粉丝对偶像、市民对市长、读者对作者等。由于完全是学生自主,所以他们的表现积极自然而且风趣幽默,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我在课堂上只充当了聆听者和记录者。我把学生的表现用相机录了下来,并在下一节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让学生们自己挑出不足,这样更加深了学生的知识印象,也促进了他们的相互交流和思考。

再比如新教材配套的选修《小品》,课文内容均是短剧表演的形式,教师可以将必修与选修内容相结合,合理地利用每一篇短剧。比如在讲「夫と蛇这一课时,就涉及到了“寸”的表演,教师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练习,让学生进行短剧的表演,丰富学生知识,提高交际能力的同时,也更激发了学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三、投学生所好,敢于利用多种流行手段

现在的高中学生都是“90后”,是社会认知中极为追赶时尚、追求自主、遵循自我意识的一代。他们有非常鲜明的性格和特点,很多时候他们会完全遵照自己的意愿做事。那么作为语言教师,要想学生愿意听喜欢学,就必须要用心去了解他们,懂得投其所好。比如平时多和学生谈天,了解他们兴趣爱好,并且尽可能在他们的兴趣爱好方面也有所见解。可能有些同仁不太认同我的看法,认为这是在讨好学生,作为教师不应该这样。可我不这样认为,教师作为学生和知识间的一座桥梁、一条纽带,不仅仅要懂知识,更要懂学生。了解学生,投其所好,不意味着没原则的讨好,是要用这些构建师生之间的共同语言,缩小师生的距离。

我平时喜欢和学生聊天,很真诚地了解他们的所有爱好,并且把我掌握的信息利用到课堂上。我的会话课不只是一味地模拟场景会话,我会利用网络、电影、漫画、时尚流行的音乐娱乐杂志、报刊等多种手段来丰富我的课堂,而这些手段方法也非常地受欢迎,见成效。比如现在日本漫画在中国很受欢迎,我的学生们尤为喜欢。于是我就号召学生收集各种漫画书或动漫片,开展了一堂关于《我和漫画》的演讲展示课,和一堂《什么样的漫画适合我》的讨论课,这两堂课的效果都不错,学生各抒己见,激烈地探讨,虽然有些语言表达应用不太恰当,但也出现了很多新的语言表达。这说明学生用心在准备、在思考、在学习,这就是最大的收获。我还经常了解学生喜欢的日本电视剧或电影,然后选取适合学生的片段,让他们配音表演。

做一个与时俱进、会投学生所好、善于创新课堂教学的老师,才能引导学生上好每堂会话课。

四、鼓励自信,人人都是创造者

教师学会利用资源手段,是开展好每节会话课的基础保障,但学生的参与才是会话课的形式和目标,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新课标倡导:学生是一个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天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

“自信”是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自信,才会敢于表现自己,敢于张扬个性,敢于尝试新事物。会话课更需要每一位学生的自信心,这样他们才会有积极性,有表达的欲望。教师一定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爱护学生的自信心,多鼓励,少批评,多交心,少说教。慢慢就能体会到学生有了自信,对他们自己有多重要,对我们的课堂有多重要。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小锦囊,都是创造者,他们的智慧是无穷的,也是新颖的,在你不知要如何进行时,不防低头询问一下你的学生,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会话课作为掌握语言的一种课堂途径,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极其重要的。2011年日语高考改革,加重了语言交际的考察分数,更可见语言“实际应用”的重要性。所以身为语言教师,尤其是外语教师,一定要努力地上好会话课,为学生创造语言交际的环境,让学生学到“有灵魂”的语言。

注释:

①中国人学英语的困境及我们的突破英语16字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日语(必修1―5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1,第一版.

[2]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从输入输出着手,促进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 下一篇: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