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英语个性化学习环境与英语语法教学

时间:2022-02-02 07:17:21

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英语个性化学习环境与英语语法教学

摘 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为英语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主要探讨创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英语个性化学习环境对英语语法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 建构主义 英语个性化学习 英语语法教学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简介

建构主义是近几十年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心理学派别,此理论下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产生和发展了多学科教学应用,英语教学也是其中的重要一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一个积极自主的建构过程,它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强调主动发现问题,收集、分析和整理有关资料,并将所获的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建立实质的联系,进行意义建构。因此,教学过程是教师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意义建构的过程,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过程。

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英语个性化学习环境的创建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理想的英语学习环境应当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情境

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重要的环节或方面。

2.协作

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交流

协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交流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

4.意义建构

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务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

三、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翻译教学法在我国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分析教材中的句子结构,挖掘短语、惯用法及词汇用法等语言点,讲解它们的使用法则,然后让学生进行机械性的操练。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中心,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语法及语言点知识,不能灵活运用英语接受和传递信息,在对英语语言文化缺乏了解的情况下,学生不能形成有效的英语交际能力。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许多英语教师将听说等能力的培养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实践着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如:听说法、视听法、交际法等。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淡化甚至忽视英语语法教学。在我任教的一所师范学校中,60%到80%的学生不知道英语单词的词性,不知道什么词可以修饰什么词,分不清动词的各种时态,对句子成分更是模糊不清,在英文书面表达中所犯低级错误的出现频率之高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如学生会写出如下的英文句子:

There have a little people know more about it.

Today we can known the English importance.

My and my friend Tony...

A stranger prevented us not to run...

The sun have many colours.

因此,我认为,无论采用何种教法都不应忽视英语语法教学,因为语法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没有良好的基础语言知识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很难想象一个不懂英语语法的学生能说出地道的英语、能看懂英语文章和作品、能用英语进行写作。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规则,可以帮助学生少走弯路,更好地理解语言现象,更准确地掌握语言,为进一步用英语进行交际打好基础。

四、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英语个性化学习与英语语法教学

1.在阅读中认识语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探索法、发现法建构知识的意义从而发挥主体作用。译林出版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联合编写的《牛津高中英语》单独开辟了Grammar and Usage版块,使学生既可以得到系统的语法辅导,又能在该版块精心设计的语境中灵活运用语法知识。此外,编者将英语语法内容循序渐进地编排在Reading版块及其它内容之中,让学生在通过阅读了解社会、扩大知识面的同时,感受真实、地道、优美的英语。名词性从句是《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三)的主要语法要求,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语法项目。在教学中首先通过课文的整体教学让学生掌握课文大意,理解课文的内涵,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教材中出现的新的语言结构,并密切注意这类语言结构的形式(Form)和意义(Meaning)。在阅读文章“Fog”(Unit 1)和“English and Its History”(Unit 2)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归纳在文章中出现的含有名词性从句的句子。例如:

The radio weatherman reported that the mist would become a thick fog.

The truth is that the fog is too thick for the bus to run that far.

She sensed that she was being watched by a tall man in a dark coat.

That is why English is a language with so many confusing rules.

Where a person comes from will affect their style of speech.

首先让学生感觉这些句子结构的特征,自主探索名词性从句的语法规则;其次通过教师的归纳讲解,加深学生对这些语法规则的理解;最后加强语言的实践活动,逐步加深对语言的掌握。实践证明,这样的语法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的观察、思维、分析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在语境中学习语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化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著名语言学家布鲁姆也指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在语法教学中,教师要在语境中让学生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启发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语言材料,归纳出语言规则,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的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例如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四)中出现的词组“be/get used to...”时,老师先创设一段情景对话,使学生明白词组“be/get used to...”的基本含义,然后引导学生联想另一词组“used to...”,并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两个词组之间在意义与用法上的区别,从而总结出新学词组的使用规则,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此词组。在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贴近实际生活的真实语言情景,让学生在懂得语言意思(meaning)的同时,掌握语言的形式(form),使学生流利地使用英语,从而逐步发展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活动的能力。

3.在交际中运用语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英语语法教学要通过师生双方交流活动来认识英语、掌握英语,形成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语法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学生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发挥创造能力的依据和手段。因此在新语法项目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小组之间的交流协作机会,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语用能力。《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四)第一单元的语法项目是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之间的转换,在学生理解所接触的语言材料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一语法现象的转换规律,然后让学生以小组活动形式进行多种形式的真实交际训练,为学生提供语言操练的机会,引起学生对语法结构的有意注意,使学生变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质量。

4.在背诵中理解深化语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绪与学习有着重要的关系,短暂但适度的兴奋情绪往往有助于学习,使学习者变得敏捷活跃,注意力集中。建构主义的这种理论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在段篇背诵上。学生大部分的学习经历是独自完成的,难以“协作”方式呈现,背诵段、篇即成为学生个体学习语法的一个好方法。单独词汇、语句往往难以造成情绪反应,一篇或一段优美、幽默、震撼、有情境的文字则会引起人的情绪反应,使思维产生活跃性。因此,段、篇学习对于语言学习本身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背诵不仅能熟悉所学习的材料,而且是学习者检测学习的过程,语法与情境情绪有机结合,使语法句型学习成为学习者本身的语言习惯。为了防止学生应付差事,死记硬背,教师在布置任务时,首先要使学生明确要背诵的内容的目的,告知学生其中的语法要点、核心词汇或习惯用语,使学生有明确的动机、积极的情绪,变被动为主动,不再是知识的接收器。其次,教师不宜强制学生背诵的一字不漏,能把关键的部分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可。最后要教会学生在背诵内容中寻找问题,或者教师直接给出问题,这样的背诵既包含自我交流的过程,又是激发思维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教师只要告知学生哪部分包含的新知识点多,学生就会选择好方法进行学习,学生对语法知识的迁移(举一反三)也更容易。

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局限性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以取得不少积极效果,但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过于强调情境的偶然性与重要性,忽视了对间接经验的学习;其次是过于强调学生对意义的主动建构,忽视了真理的绝对性;最后是单方面强调学习知识时的意义建构,忽视了知识学习中外部技能训练的必要性。因此,教师在采取此种理论指导教学时要取其长为我所用,以改革目前英语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争取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取得最好的效果。

六、结语

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学好英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必须掌握基础语法知识。教师应更新语法教学观念,注重语法教学方法的改进,科学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英语教学,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个性化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分析并寻找适合的学习方法。在创建英语个性化学习环境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监控,通过检查学习笔记等形式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进行跟踪、记录。切实保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英语个性化学习环境,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开展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而且能够让学生的英语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使其不仅掌握基本语法知识,而且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运用英语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全面提高个性化学习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壮麟.大学英语的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5).

[2]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外国教育资料,1999,(1).

[3]李铮主编.高等师范心理学教程[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5.

[4]Rod Elli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资料汇编.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

此篇论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促进幼师生个性化学习的服务型英语课堂的实践研究”之研究论文。

上一篇:英语课堂教学要注重东西文化的差异 下一篇: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