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几个学习习惯

时间:2022-08-07 11:44:39

在初中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几个学习习惯

我在初中教学已经15年了,每年我都会对考入高中的优秀学生的学习经历做个比较,我发现在他们的日常学习中无不有着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节省学习时间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为基本的方法。因此,我把它写下来,以期望对初中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们有所帮助和对初中的老师们的教学有所启发。

一、要培养学生们认真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可以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在预习时,应做到: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出或记入笔记,以备上课认真听讲和及时向老师请教。

二、要培养学生们上课专心听课的习惯

这部分学生,听课时候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跟着老师思路在学习的,心理学上注意拥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重要的特征,因此具有选择、保持以及对学习活动的调节和监督的功能。注意力集中就可以理清思路,要把老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解清楚。目的是向老师学习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以便使自己思维能力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使知识的领会进入更高级的境界。

三、要引导我们的学生培养及时复习的习惯

我所在的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复杂,大部分学生放学后就回家了,如果家长不能及时督促孩子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学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我发现优秀的学生都在学校复习完当天的内容再回家,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切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我们的老师要引导我们的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回家后都要及时复习所学过的知识。

四、要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及时反思的好习惯

独立完成作业是检查学习效果的最好方法,经过预习、上课、课后复习,知识究竟有没有领会,有没有记住,记到什么程度,知识能否应用,应用的能力有多强,有关这些学习效果的问题,单凭自我感受是不准确的。真正懂没懂,记住没记住,会不会应用,要在做作业时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得到及时的检验。做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做作业促进知识的“消化”过程,使知识的掌握进入到应用的高级阶段。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要根据老师的批阅再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①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②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③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④有无其他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⑤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我们要向错误中要成绩,向反思中要质量。我觉得这是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五、要学生们养成积极应考的习惯

一段时间的学习,效果如何,考试是目前来说最公平的评价方式,从学生的角度讲,考试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对自己的评价,也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为什么有的同学就是不愿意考试呢?因为学生们不能正确的对待考试,考好了,沾沾自喜;考不好,情绪低落。我所对比的这些同学,他们大都对考试抱有积极心态,与他们交谈中,我感到了他们是有一种感谢考试的思想,他们不是很关心分数,他们最关心的是哪个题目没有做对,及时的去弥补,去复习。随着考试的次数的增多,他们弥补的知识越来越多,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不会的就越来越少,他们的学习水平就越来越高。所以我们老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应考。

六、要学生有切磋交流的习惯

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平日教学中,要学生们有向学习好的同学学习的要求,营造良好的班风。

七、定时总结归纳的习惯

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每个周末,每学完一个章节,都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培养的学生的习惯还有许多,诸如勤学好问的习惯,有错必改的习惯,动手实践习惯,积极探究的习惯等等,这些习惯对同学们的学习和我们老师的教学都是很有帮助的。

(作者单位 丁雨菲:临沂第二十三中学 孙克生:临沂第十九中学)

上一篇:小学生语文学习心理疲劳的调适 下一篇:如何锻炼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