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教学

时间:2022-08-07 11:27:59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教学

摘要: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过分注重学生的物理知识与解题技能的培养,使得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新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对课程目标进行了描述,形成了物理教学的三维目标。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克服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干扰,贯彻新理念,正确定位师生角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情境,利用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教学;能力培养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要求辩证地处理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教育的关系,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讲授采用“满堂灌”,作业训练搞“题海战术”,使本来有趣的物理,变成了学生负担过重的课程,使许多教师的教学形成了固定模式,教学过程中一问一答的“课堂活跃”似乎就是新课标的体现,其实这些是“穿新鞋,走老路”。新课程背景下,克服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干扰,贯彻新理念,注重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对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正确定位师生角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要将新的教育思想落到实处,首先教师要领会新课改的内涵,明确自己要由学生的主导者转为学生的引导者,由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生知识构建者和个性发展的促进者。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增强其自信心,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时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赏识学生,多鼓励学生,让鼓励和赞美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营造民主和谐、高效的教学环境。只有教师主动调整自己,积极转换角色,才能取得良好的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摩擦起电现象”的教学中:我第一步演示好课本的实验,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然后分别靠近轻小的纸屑,并让学生注意观察。

然后第二步:设计讨论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加深对摩擦起电现象的理解,针对上面的实验可设计如下的讨论题:(1)有什么现象发生?(2)如果没有经过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否吸引小纸片?(3)如果玻璃棒与玻璃棒相互摩擦,玻璃棒能否吸引小纸片?(4)什么叫做摩擦起电?引导学生对上述问题分析、讨论,有利于学生理解摩擦起电现象。

第三步:由教师归纳总结摩擦起电现象产生的条件、本质及其物理意义。

第四步:指导学生运用摩擦起电现象去分析、解释有关的物理问题,如:“女同学在冬天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种方法对比较抽象的物理现象从实验和理论上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与研究,便于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这些物理现象。

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课堂教学必须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以启迪学生的心灵,点燃其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对要学习的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而乐于学习。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光的折射”一课,我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折射现象引入,将光学原理融入日常生活中,符合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的特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用实验研究光的折射创造了良好的认知起点。只有通过教师精心创设情境,才能使教学内容变美、变活,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对物理学的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2.利用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初中物理实验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教师可多进行探究性实验,增设趣味性小实验,改演示实验为师生共同合作实验,布置课外实验作业,开展小制作评比,应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动手能力。实验,既动手,又动脑,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物理教学中,通过有趣的物理实验可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把老师“要我学”发展到“我要学”。如“光的折射”一课,用折射现象创设情境后,让学生亲自来做一些小实验,这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加深对折射现象的认识。

例如在“大气的压强”的教学中,我先把课本中所示的皮碗实验演示给学生看:将两个皮碗正对然后用力挤出皮碗中的空气,让一个学生上台拉拉两个皮碗,向全班学生汇报拉皮碗的感觉。教师提出问题:什么原因使两个皮碗紧紧地贴在一起不容易拉开?这是学生急切想知道的问题。又将课本上的另一个实验演示给学生看,学生观察到:装满水的杯子,盖上硬纸片,用手按住将杯子倒置过来后,即使手离开,纸片也不会掉下,水也不会洒。教师这时提出问题:什么原因使硬纸片不掉下来?这也是学生迫切想知道的问题。有些学生可能会认为是水粘住了硬纸片,针对这一疑问,我及时演示杯子中水不装满把杯子倒置,结果发现硬纸片会掉下,水会洒,而水装满,把硬纸片掀开一小角,水就会全部洒出来。通过看书和分析,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认识到大气压的存在。最后我和同学们分析:(1)皮碗实验,皮碗内空气被挤压出来,没有空气,皮碗周围只有空气,把皮碗紧紧压在一起的作用只能是由空气产生的;(2)杯子装满水倒置过来,硬纸片受到水的压力和重力,方向都是向下,而硬纸片不会掉下来,说明硬纸片还受到向上托的作用,显然这种作用是由空气产生的。得出结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

三、促进学生发展

我在教学中通过设计实验情景、故事情景、漫画情景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倡导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发展;关注学生不同的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如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我提出:要想使湿的衣服尽快变干怎么办?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想出许多办法,如用电熨斗烫、用电风扇吹、尽量把衣服摊开等等,我再引导学生面对许多办法,总结归纳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这样在引导学生独立学习的同时,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策略去收集材料、处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真正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习物理的最高目标。如我们看到一串串的小彩灯到底是串联还是并联的?我先引导学生去分析、思考。首先弄清串联电路的特点,然后拿一些小彩灯让学生做实验,结果发现小彩灯并不是串联的。通过实例很好地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上好初中物理课,应注意:1、注意物理表象产生的条件。2、抓住物理表象的本质。3、注意物理表象间的的联系与区别。4、注重物理知识的应用。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这对我的教学思想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学过程就是体现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关键是要引导启发学生积极地去学习、去探索。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

教无定法,运用之妙,系于一心。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选择,我觉得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背景加以考虑,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既是物理教学本身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不断创新,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2]《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上一篇:初中函数教学初探 下一篇:让学生自己探索,创新小学作文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