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治疗

时间:2022-08-07 10:25:45

浅谈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治疗

【摘要】 目的 探讨了恶性肿瘤患者心理行为经历的悲恐、幻想、愤怒、升华、抑郁、颓废六个过程,并提出了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法 ①了解患者心理动态,及时消除不良情绪;②注意分散法;③教育干预法;④帮助患者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⑤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沟通能力。结果 对肿瘤患者进行的心理治疗解除了患者的消极情绪,提高了免疫功能。结论 只有了解患者心理,给予相应的心理治疗,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 恶性肿瘤;心理状态;心理治疗

恶性肿瘤被认为是一种心身疾病,其发生、发展与心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肿瘤发生以后,可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或恶化。因此,在恶性肿瘤进行手术、放疗、化疗、中医药治疗的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恶性肿瘤患者心理行为经历的悲恐、幻想、愤怒、升华、抑郁、颓废六个过程,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现叙述如下。

1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

从临床上看,肿瘤患者心理行为多经历悲恐、幻想、愤怒、升华、抑郁、颓废六个过程。

1.1 悲恐 就目前来讲,晚期恶性肿瘤治愈率还不高,而发现时又多为中晚期。患者一旦得知诊断,往往惊恐万分,认为是被判处了“死缓”,和美的家庭即将解体,眼前一片黯淡,于是悲痛欲绝,焦虑不安,表现为恐惧、失眠、食欲下降等。据文献报道,癌症患者焦虑发生率为59.62 %(31/52),其焦虑程度也明显高于正常人[1]。

1.2 幻想 有少数患者对自己患了肿瘤抱侥幸心理,尤其是病情得到医护人员治疗暂时缓解时,就认为可能是误诊或是小病,甚至幻想着有一种药或一种方法可以立即治疗好疾病,他会四处求医,并对正常的治疗方法采取不信任态度,甚至去相信一些没有科学根据的治疗方法,从而放弃了规范治疗,耽误了病情。

1.3 愤怒 当患者承认和接受了现实之后,会感到对世间的一切都有无限的愤怒不平,尤其是恶性肿瘤一般好发于中老年人,这些人很多已功成名就,有的辛苦了一辈子正该享受生活了,一旦得知患癌便觉得“苍天不公”,“为什么偏偏让我得癌症”等,愤愤不平,怨天尤人,这种愤怒的发泄是正常的心理行为,与这种心理同步产生的,是怕周围人(包括最亲密的人)遗弃他。

1.4 升华 经过以上三个过程,患者逐渐开始以平静的心情面对现实,随着肿瘤治疗水平的提高,也使患者相信癌是可以战胜的,这时他们一般能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并且思想较稳定,能按照医嘱综合治疗,生活得更充实,更有价值,这就是升华,是对焦虑情绪的积极防御措施。

1.5 抑郁 随着病情的发展,各种治疗手段的失败及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患者逐渐对治疗产生恐惧厌倦,甚至丧失信心。尤其是肿瘤治疗花费大,药物种类繁多,无所适从,或听从广告盲目购买,加重经济负担。加上长期照顾患者的家属的情绪,都使得患者变得郁郁寡欢,少言少语,自觉孤独无助,此时有些患者会产生拒绝治疗的行为,甚至产生轻生念头,认为与其受罪,不如早死早解脱,一旦出现绝望的心理后,有的患者会想方设法达到目的,临床中癌症患者采用自杀手段结束生命的实例屡见不鲜。

1. 6 颓废 当一切治疗手段用尽,治疗不见好转,病情日益加重,有些患者感觉到了末日,因此变得精神颓废。有些患者因承受不了精神上的打击而出现精神失常。

2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治疗

2.1 了解患者心理动态,及时消除不良情绪 主管医师应主动多与患者交谈,做患者的知心朋友,了解他们的烦恼、忧伤、痛苦,充分理解患者,帮助分析原因,尽快恢复愉快的情绪。对其提出的要求,只要对治疗有利,都应尽量满足。对他们的一些过激的言行要理解、容忍,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尤其对于抑郁期的患者更应多给予关心和开导,使其正确认识人生,防止轻生。笔者在外院学习时曾遇到二位肿瘤患者跳楼自杀,他们都是不能战胜悲观失望的情绪,牺牲在精神崩溃上。所以,一名肿瘤医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知识,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使他们懂得焦虑的发生与心理行为因素有关,指导患者要敢于面对疾病,并以积极乐观的精神与疾病进行抗争是十分必要的,一定要防止悲剧的发生。

2.2 注意分散法 由于癌症患者大部分时间用于治疗,且大多脱离了工作岗位,家务也被其他家庭成员主动承担,使他们对社会和家庭所承担的责任减少,而将注意力更多的转向自身病程,反致其心理困惑增加。因此,让患者承担相应的责任,参加喜爱的活动,如、歌舞、阅读书报等,可以分散注意,从而减轻其肉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苦恼。此外通过责任意识的强化与成就感的再体验,可激发患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增加其配合治疗的积极性。

2.3 教育干预法 有调查发现,癌症患者最普遍的需要是“得到关于愈后的更多信息,关于检查、诊断和治疗的更多信息”[2]。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教育干预法,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癌症的一般疾病知识(如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及预后等),在治疗期间可能遇到的检查与治疗,伴随癌症可能会出现的心理反应及各类应对方式对疾病的影响等,更广泛一点还包括医院的环境及治疗费用等。通过教育可以弥补患者缺乏的医疗知识,消除对患病后生活状态及社会关系的陌生感,纠正错误认知,使其更快更好的适应病情,达到患病后的新的心理平衡。

2.4 帮助患者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人体强大的免疫系统与癌细胞进行生死搏斗,肿瘤自然消退的可能性确实存在,只有保持良好的情绪,才能调动内在的康复功能,增加机体的免疫力,有利于肿瘤的康复。

2.5 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沟通能力 患癌的痛苦一般人是难以体会的。因此一定要耐心倾听患者诉说,使其明白他的困难有人分担。应当鼓励患者与人广泛交流,因为主动地沟通会使其排遣烦恼,重新找到生存的价值,建立起新的人际关系,自然地融人社会,增添百倍的抗病信心。

3 讨论

3.1 心理治疗的必要性 随着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界对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及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视。在现代医学模式中把那些发生、发展、防治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一组疾病称为心身疾病。恶性肿瘤为其中之一,在心身医学中,心,身是相互作用的。不良的心理反应持久作用于人体,可引起器质性病变,即心身疾病;器质性病变发生以后,由于人体对疾病的认识不同,躯体功能的改变通过内感受器可影响患的心理过程。对恶性肿瘤患者来说,心身间的相互影响可形成恶性循环:肿瘤的诊断消息情绪反激(焦虑、悲愤、忧郁)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病情加重情绪更消极。所以,对恶性肿瘤实行手术、放疗、化疗、中医中药治疗的过程中,配合心理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3.2 心理治疗的机制 医学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现象与健康、疾病关系的学科,狭义的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在躯体障碍中的作用和用心理学技术来诊断、治疗疾病,促进健康。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持续的应激状态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被激活,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使人体免疫功能减退,促使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对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可解除患者的消极情绪,提高免疫功能。因此,对恶性肿瘤患者配合心理治疗,可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参 考 文 献

[1] 陈虹,姜潮,李艳红,等.应对方式对癌症患者心理康复作用的研究.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3,10(1):91-92.

[2] TamburiniM,GangeriL,BrunelliC,etal. Assessment of hospitalized cancer patients needs by the Needs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Ann Onco1,2000,11(1):31-37.

上一篇:小组协作看护在改善老年抑郁和老年慢性病患者... 下一篇:呼吸功能锻炼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