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协作看护在改善老年抑郁和老年慢性病患者预后的临床应用

时间:2022-03-03 03:46:45

小组协作看护在改善老年抑郁和老年慢性病患者预后的临床应用

有研究显示,抑郁症状是老年人常见的负性情绪[1,2]。而患有一种或几种慢性病的老年人更易出现抑郁,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健康,传统的个案护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要,为了探讨更先进、更科学的护理工作模式。本院从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开始尝试小组协作看护的护理模式,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共86例,其中男58例,女28例,年龄62~87岁。采取抽签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个案护理模式(A组)和小组协作看护(B组)。A组:男性32例,女性11例,病程4~18年;其中心脑血管疾病14例、高血压16例、糖尿病伴有并发症2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类风湿关节炎9例。B组:男26例,女17例,病程5~17年;其中心脑血管疾病18例、高血压16例、糖尿病伴有并发症2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类风湿关节炎5例。两组间性别、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相同病种患者治疗方案基本相同。

1.2 两组护理模式的基本内容

1.2.1 个案护理模式的基本内容 每位护士监管1~2名患者,该护士负责当班时所看护患者的全部护理工作。护士长负责科室护理业务和管理工作,督促检查护理活动,帮助解决疑难问题,组织护士学习和培训。

1.2.2 小组协作护理模式的基本内容

(1)分组:根据科内护理人员学历、业务能力、工作经历,分成2个护理小组,每组由护士长选择一名业务熟练、组织能力强、善于沟通、应变能力强的护士为小组长,下设3名小组成员。每个护理小组人员固定半年,每班固定一组,该组成员同时轮白班、晚班、夜班和休班,且每组班次固定。

(2)小组职责和调配:各组内成员恪守操作规程、护理程序、各班职责、组员和组长职责、并服从组长在工作中的安排。组长须负责本组成员的业务培训。每班的组长根据科内患者的数量、病种和病情安排组内人员监管或休息。组长须听取组员评估所分管床位患者的病情、专科护理要点、治疗护理效果、目前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及制订的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就护理难点、技术操作和理论提供指导和帮助;遇紧急情况时,组长有权协调工作并报告护士长。

(3)护士长对小组工作的管理:护士长经常向科内成员反复强调和解释小组协作护理模式的意义和小组长的作用,以取得下属的理解和配合。

1.3 调查方法 调查使用老年抑郁量表(The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3]:美国Brink等人1982年创制,共30个条目。代表了老年人抑郁的核心,包含情绪低落、活动减少、易激惹、退缩、痛苦及对过去、现在、将来的消极评价。每个条目都是一句问话,要求受试者回答“是”或“否”,每项问答得1分,在最高30分中,0~10分可视为正常范围,>10分为轻度抑郁,>20分为中重度抑郁。

自行设计问卷:包括一般资料及心理担心的问题,调查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的原因。调查方法采用由测试者将量表和问卷在患者入院1周后,发给愿意参与次项调查且无语言障碍的患者,由患者自愿填写,填写后收回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11.0版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小样本资料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

2 结果

2.1 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情况 86例患者GDS分值显示,0~10分(正常)38例(44.2%),11~20分(轻度抑郁)29例(33.7%),>20分(中重度抑郁)19例(22.1%),即有抑郁的占55.8%。

2.2 抑郁原因 担心治疗效果及现存的身体功能缺失加重最多,50例(58.1%),其次为担心生活不能自理,47例(54.7%),担心药物毒副作用34例(39.5%),担心给家庭增加负担33例(38.4%),担心医疗费用24例(27.9%)。

2.3 运动干预、心理干预、饮食指导及健康宣教后,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预后的比较A组心脏病控制较好的8例(57.1%),糖尿病控制较好的1例(50.0%),B组心脏病控制较好的16例(88.9%),糖尿病控制较好的2例(100%),接受小组协作看护的护理模式的B组明显优于个案护理模式的A组(P

2.4 入院时,两组患者GDS分值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4周的入院治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GDS分值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接受小组协作看护的护理模式的B组明显优于个案护理模式的A组(P

3 讨论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抑郁状况应受到重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人口呈现老龄化;慢性病比例逐渐增加,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张明园等报道国内正常人群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在15.1%~22.5%之间[4]。本调查结果老年慢性病患者有抑郁情绪的占55.8%,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说明应重视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的及时诊治。

医院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尤其是晚夜班,对老年患者的一般护理完全是自愿参与,因此,个案护理工作模式协作性较差。而慢性病病情的复杂性要求护士具有多学科联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实际上,护士的临床经验、知识水平、应变能力及沟通能力参差不齐,为了解决个案护理工作模式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尝试了小组协助看护的护理模式,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小组协作看护护理模式是依患者需求状况而定[5],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由于小组相对固定,组内成员彼此接受对方的优缺点,相处融洽,气氛和谐轻松,每个成员潜心投入和忠于小组,互通信息,及时充分交流患者的信息。因此小组协作看护能够改善老年抑郁和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预后。

参 考 文 献

[1]李彦华,刘丽,王士雯.抗焦虑抑郁对老年不稳定心绞痛伴情绪障碍患者的影响.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4,13(1):8.

[2] 邢翠珍,张承英.老年糖尿病并亚急性心梗病人抑郁焦虑分析及其干预.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4,13(4):366.

[3]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42-46.

[4] 张明园,任福民,樊彬,等.正常人群中的抑郁症状的调查.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7,20(2):67-71.

[5] 詹 林,周兰妹.美国的护理模式.护理杂志,1999,16(4):2.

上一篇:神经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康复护理 下一篇:胃大部分切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临床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