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学视域下的审美研究探新

时间:2022-08-07 09:21:32

神经科学视域下的审美研究探新

摘要:最近几十年,神经科学获得了长足发展。在人生理活动规律和认知活动特性研究方面,更有着丰硕成果。这些成果,对揭示以生理活动为基础,伴随着认知的审美活动“奥秘”,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将其转化为真正的美学知识和理论,使审美理论不仅有高扬的理想性,还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说服力,是当前审美研究值得关注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神经科学;审美;研究探新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2.06.030

从20世纪最后10年以至于今天,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作为对“生命奥秘”探索的神经科学,取得了丰硕成果。借助于现代先进研究设备和技术手段,建立在临床医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电生理学基础上的神经科学,其对人大脑功能的定位研究,以及对人生理和认知活动特性的研究,都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其成果深刻影响了教育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其对揭示以生理活动为基础,伴随着认知的审美活动“奥秘”,也必然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事实上,就当代中国曾经最热衷于方法引进的学科——美学来说,神经科学,特别是脑神经科学所取得的成果,当然也毫无例外地引起了这一领域部分研究者的关注。只是当前的研究大体上还局限在大脑皮层功能的介绍和探讨上,而真正把神经科学的成果成功运用到审美理论建设以及审美现象解释上的,还不是很多。而探究具体感官的相应神经机制及其对审美所可能具有的影响的研究,则更是少见。而我以为,这些正是当前美学研究极需要做的工作。

那么,神经科学的深入探究对审美研究的深入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我以为,它至少可以在以下几方面促进审美研究的有效深入。

一、审美的生理学和心理学探源

审美活动是以人的感受为主的活动。感受活动的特点,决定了审美必然与人的生理活动特性紧密相关。最起码的常识是,审美活动不可能建立在完全违反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上。相反,越是符合生命活动规律的活动,就越具有美感的可能。生命的求新求异欲求,决定了我们对新鲜多样刺激的喜爱;生命的求安求和意向,决定了我们对和谐、秩序与安适的追求。而这一切又都建立在生理欲求或生理许可的基础上,即当人的身体无法承受时,就没有美感的可能。

就审美生理基础的探究而言,到目前为止,虽研究成果有限,但实际上已有很长的历史。在审美理论发展史上,中国传统理论由于强调天人相通,强调宇宙的生命特性,因而非常重视由人的生命活动特性、自然的生命活动特性去生发、推演,从而使中国的审美理论带有很强的生理性特征。如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常见的对气、骨、筋、肌、血的比附,精、气、神的说法,以及阴阳和合的观念,莫不如此。而在欧洲,最早从生理角度所作的探究,当属亚里士多德的有机体观念。近代以来,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在经验式探究盛行的英国,博克提出了族类本能,自我保全本能的审美理论。随后,这一理论经尼采、弗洛伊德等人,得到不断发扬,深刻影响了审美研究。这期间,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实验心理美学、实证研究等的影响,斯宾塞的筋力节省说,立普斯的移情说,谷鲁斯的筋肉论,也越来越倾向于审美的生理研究。当然,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研究,大多依然建立在经验反思和感受的推测性探究上,缺乏来自自然科学成果的有效支撑。而随后出现的格式塔理论,则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这一缺陷。它在注重经验分析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心理学、神经科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来不断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艺术理论家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一书。在书中,他对人类的视觉经验作了深入出色的研究和分析。严格说来,格式塔理论不是针对审美生理基础的研究,但就审美生理学而言,这是很可借鉴的研究成果。事实上,研究的视角一旦从作为物象的艺术品转移到人身上,格式塔理论就可部分直接转化为审美生理的重要研究。当然,这中间的转化还需进一步借鉴生理学,特别是神经生理学的成果。比如,阿恩海姆在书中曾简述过维特金《人与人之间在知觉方面的差别——原因和重要性》一文所做的试验:“在多数场合下,妇女的判断往往服从于视觉感受,男人则多服从内部的动觉经验。”[1]这一实验的结论如果我们用神经科学和生活经验来解释的话,乃是因为大多男性因体质特点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而较多参与运动,因而筋肉感觉发达。相反,女性则更倾向于安静,从小就不断凝视镜像中的自我,动觉经验相对不很发达,因而才更关注视像本身。

事实上,神经科学的成果,不仅能进一步有效推进审美生理基础研究的学理化和科学化进程,还将有力推进审美心理研究的不断深入。过去一个时期,受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影响,学者们关于审美心理的探究和论说大多也仅仅着眼于感知、想像、联想、通感这些层次。当然,审美心理确实包含这些生理或心理机制。笔者也曾认真拜读过很多这样的论说,但似乎并没有引起多少深得我心式的共鸣,更遑论有所谓豁然开朗、天眼洞开的欣喜。我以为,之所以如此,除了笔者资质愚钝、缺乏感悟力之外,这些探究并没有以审美活动为出发点,并没有真正梳理出审美心理的动态流程,也是重要原因。如果立足于审美活动本身去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审美活动至少有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是审美发现。从众多的现象中发现了美的对象,从一般的注意和认知转入带有审美特征的认知,对美的对象进行初步的感受。值得注意的是,关于美的最先判断,就出现在这个阶段。

审美到底是在先,还是判断在先,曾是美学史上的一段公案。之所以成为一段公案,是因为很多人想要处理好与本能欲求的关系。而其关键在于,很多人以为审美之所以有社会价值,被人看得很高,是因为它无功利、尚理想的那一面可以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就实际而言,审美与纯粹的本能欲求满足确实有区别。但其区别点不在于的先后,而在于判断的先后。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传统审美理论所强调的视听经验的独特性,与人的感官机能和大脑的协同关系甚大。就视觉而言,视网膜的起源与脑相同,功能复杂,被称为外周脑。视神经也是唯一直接通向脑的外周神经。这一特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视觉不同于其它的感官。就听觉而言,由于其自身结构的简单性,以及信息接受中的非接触特征,决定了它也不同于其余的感官感受,而近似于视觉。

撇开与本能的区别,就视觉审美而言,从感官感受发生的角度来说,是先于判断的。只不过由于视网膜极薄且小及脑组织的特征,使这种看起来极其微弱不被人注意罢了。对一个受过审美训练的人来说,由于趋于模式化的神经反应通道,判断与似乎同时。但事实上,还是先于判断的。那为什么会出现对这一过程判断的分歧呢?这只不过是由于认知在人类生活中的优先和强势地位,促成了大脑模式化的认知优先反应机制。再加上这一阶段所包含的微细的反应和强势认知判断之后,接下来到来的第一个高峰掩盖了在此之前产生的微细。

要了解这一机理,且让我们来看神经信号的传递。神经系统长距离信号传递靠动作电位,在动作电位产生的一瞬间,神经细胞出现了对刺激的无反应周期。此时,神经细胞对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产生反应,以此保证了信号传递的准确性。若增大刺激强度,也仅只可以缩短不应期的时间,而在不应期之后,动作电位诱发的细胞神经递质释放,会促使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从而使细胞感受阈限进一步降低,这就使动作电位产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强。而神经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又可进一步放大信号刺激,从而促使更多的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这可能就是最初的美和接下来的丰富享受之间有短暂时间差的最重要的生理原因。当然,大脑在这一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调制作用。其最关键的作用,可以被认为是促成认知向感受机制的快速转化,也就是一些研究者所谓的“日常经验的悬置”。

第二是审美观照。第一个阶段之后,便进入审美观照阶段。此阶段人的注意力会集中于审美对象的整体,会调动尽可能多的机能来感受这美的造物,以获得丰富的享受。同时,与整体感受相往复,审美主体还会进行局部细节的深味,调动了更多的感官感受,从而获得更为丰富和细腻的享受。由于感受阈限的进一步降低和感受敏感性的极大提高,产生的可能性也进一步提高。这意味着在整体及细节方面都可以有更多的快乐发现。就视觉来说,由于视觉信息处理的多通道性质,所以视觉审美中,在不同时候,审美主体注意和感受的方面具有明显的非同步特征。简单来说,视觉信息处理至少可以分为三条独立的通道:颜色、形状、运动。当我们注意到颜色的时候,可能注意不到形状和运动;当我们注意到运动的时候,可能注意不到颜色和形状。因此,在视觉观看的某一时刻,观看者不可能同时注意到对象的所有方面,而只会集中注意对象的某些方面。如果时间允许,观看者会以一定的顺序玩味物象的方方面面。这样的可能性越多,获得的审美愉悦就越大,最终甚而可以获得与世界和物融合的极致审美愉悦。

第三是审美反观及衍化。观赏者在感受仿佛与世界融合,且获得直观、细腻和丰富享受的时候,可能会进一步意识到,这是自己在享受这美妙的世界。此时此地,刹那永恒。进而我们还可能以人生甚至宇宙这一大背景为依托,在时空的绵延中享受因审美、因人生意义丰富所带来的快乐极致。这种感受可能会进一步泛化,以至于完全脱离了审美,最终进入实际人生事务的联想、回味和思考。

二、审美的感官参与机制探秘

审美活动在基础层面是一种以视听为主的活动,虽然这一过程也不见得完全纯粹。作为感官,人的视觉和听觉一定参与了以视觉或听觉为主的审美活动。感官的性质、特点,必然会影响到以此感官为主的审美活动的具体表现。因此,不研究感官的性质、特性及其具体活动规律,而仅仅着眼于意识反思,是不足以客观、准确地说明审美活动的特点的。过去的审美理论,因各种原因而完全忽视了这方面的研究。其往往不考虑感官的特性,却想得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结论,以至于问题多多。而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大脑功能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对各种感官的神经机制也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其中,视觉作为人认识世界的最重要方式,更是受到了神经科学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因而,这也是目前神经科学除了脑研究之外研究最深入的感官。这里,我们就视觉的研究成果作尝试性分析。

(一)视觉的重要性及独特性

由于胚胎发育中视网膜与脑均起源于外胚层,形态结构与脑相似——形成了多层细胞和突触连结,功能上亦能处理复杂的视觉信息,因而又被称为“外周脑”。视神经,也是颅神经中唯一由脑体直接发出的神经。所以,视神经及视网膜可被看作是脑的一部分。这意味着,与其它周围神经相比,视网膜对视觉信息不但有一定的自主感受和处理能力,而且在信息传递上它与脑部的联系还具有无中介,反应通道快的性质。视网膜近似脑的组织结构以及视神经与脑紧密联系的特点,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视觉活动与其它感受活动相比更近似于大脑的活动方式。因而,其形式及反应方式可能与其它感官有很大不同,特别是与口腹等满足实际需要的活动有很大不同。同时,由于视觉在人类活动中的重要性,其涉及的大脑皮层比其它任何单一功能都多。几乎一半的大脑皮层都参与了视觉活动。这既表明了视觉活动的复杂性,又意味着视觉活动不单单是视觉通路本身的活动。对于审美研究来说,这都是很可注意的方面。

(二)色彩美感

前面我们说到,在视觉信息处理过程中有三条独立的通道:颜色、形状、运动。其中,视觉最先在光感受器层面发生。就此而言,视觉通路对色彩信息的接收是最先的。而形状和运动是综合多个光感受器的平均光照,通过神经回路而得到,从发生的意义上说,反应相对靠后。但实际的情况却是,因为大脑接收运动信息的快神经通道性质,人对物体运动的捕捉是最快的。

光感受器又可分为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司暗视觉,在视网膜视敏度最高的中央凹处没有分布,这一点决定了暗视觉非聚焦的感受性特点。在昏暗的红光下或黄昏的时候,视杆细胞能增强视锥细胞对光的敏感度。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句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事实上,正是因为黄昏,明视觉认知功能弱化的同时,视杆细胞功能增强,而其不关注细节的大范围感受性特征与明视觉功能弱化后随之而来的身体其它感官感受性的增强相应,让世界显得有无限韵味。视锥细胞司明视觉,其又可进一步分为红锥(长波)细胞、绿锥(中波)细胞和蓝锥(短波)细胞。蓝锥细胞只占所有视锥细胞的5%~10%,且在中央凹处无分布。因此中央凹处只有红锥和绿锥细胞随机分布。而在神经传递中,眼睛中央凹处的视神经传递占外膝体纤维的一半。这一特点,决定了视觉对红色和绿色之间色彩的感受性高,兴奋度大。黄色因同时较强唤起了红锥和绿锥细胞,因而是最亮的色彩。蓝锥细胞因数量少,且在中央凹处无分布,所以对蓝光的感知在视神经传递中显得相对较弱。因而蓝色被认为是具有平复心情作用的色彩。

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曾说到一个现象:“略带红色的蓝色看上去是‘暖’的,而略带蓝色的红色看上去是‘冷’的。”[1]按照常理,这似乎是不应该有也无法解释的现象。而这完全可以用现代神经科学的知识加以解释。在视觉信号传递中,与光感受器相突触的是双极细胞,双极细胞进一步与神经节细胞相突触。在视网膜上,只有神经节细胞能发放动作电位,向视觉中枢传递神经冲动。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的感受野都呈圆形,对光线的感知分中央部和周边部。光点落在细胞的感受野上不同的位置,其反应完全不同。或中央部兴奋,周边部抑制;或中央部抑制,周边部兴奋。不仅在视网膜层次上,而且在外膝体、大脑皮层的相应视觉神经通路上,很多细胞都具有这种侧抑制机制。这种机制的最重要效应,就是视觉对差别或对比信息敏感,不同的地方更容易受关注。当多级神经细胞以红/绿、黄/蓝的色拮抗方式,向中枢神经系统传递信号而不断强化这些差别,我们可以想见这种作用。这可能就是中国艺术为什么追求“万绿丛中一点红”这一独特美感意味的神经学基础。“鹤立鸡群”中的“鹤”为什么受瞩目?其与众不同是一个重要方面。有了这些知识,再来看阿恩海姆所说的这一现象,就容易多了。很明显,略带蓝或红之所以能产生这么大效果,大多就是因为中央部与周边间的这种侧抑制机制,而用格式塔理论来说,就是图与底的关系。

(三)形状

在世界上的很多文明中,都有对圆的喜爱和追求。比如我们熟悉的“在所有的线形中,S线最美;在所有的平面图形中,圆形最美;在所有的立体图形中,球形最美”的说法。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人们喜欢这些图形?神经科学的研究已经发现,初级视皮层的大多数细胞都具有细长条形感受野。对于条形、狭缝形、边缘和拐角有反应,而对光点则无。同时,它们只对一狭窄方位范围内的线性刺激有反应。在审美中,人对形状的独特玩味,可能与初级视皮层的这种功能有关。“我们所偏好的,认为是美丽的或令人喜爱的事物,可能是与我们视觉系统的处理规则有最佳匹配的那些视觉输入”[2]。另外,相关研究还发现,初级视皮层的多数双眼细胞,具有单眼优势。这一点,结合三庭五眼的传统理论以及神经科学的单眼视域、双眼视域概念,对于解决人眼对黄金比的喜爱可能也有启示意义。以此推想,动作电位沿轴突、电紧张电位沿细胞膜传播,而轴突呈柱形、细胞大多呈圆形。这些事实,可能也直接影响了人对圆及圆柱的喜爱。

可见,感官的信号传递机制对于审美的影响,比我们过去想像的要大得多。研究感官的神经机制对审美研究来说,意义重大。

三、审美的多感官协同及相应的脑机制探胜

中国魏晋时期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是一篇历来公认的优秀写景散文。文中所描画的山水景观及所营造的意境,非常富于美感意味。

风烟俱静,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西东。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嶂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物者窥谷忘返。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简单来看,无论是从作者角度还是从读者视角,视听愉悦都是最主要的审美享受。从“风烟俱静,天山共色”到“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再到“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总体上属于视觉的由纯净到雄强、繁复,而最终又静而动、动而静的过程。而“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则是听觉从声、音到乐的令人心醉神迷的快乐延展和不断强化。视听快乐的双重叠加,演绎着美的交响。而以设身处地的“在场”来看,“风烟俱静,天山共色”所描述或唤起的直抵身心的那种纯净感,则不仅包含着视觉的感受,而且也包含了肤觉、呼吸甚至整个身体感觉的参与。“从流飘荡,任意西东”所显现的,也不仅是山异水绝的奇观、兴味盎然的无尽游赏,更是观者生命的自由释放和舒展。“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嶂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不仅描述出了江水的动势,山的奇绝,唤起和调动的还有人身体的动觉参与所带来的机体振奋。而这些的最终效果,则是“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物者窥谷忘返。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达到的是玩赏者身心俱适,收放自如的心灵吐纳和天眼洞开的自在圆融。

如果说这还不足以说明对自然美的玩赏,我们再来看看西方人的感受。柏拉图在他的《斐德若篇》中写道[3]:

这棵榆树真高大,还有一棵贞椒,树叶葱葱,下面真阴凉,而且花开的正盛,香得很。榆树下这条泉水也难得,它多清凉,脚踩下去就知道。从这些神像神龛看来,这一定是什么仙女河神的圣地呀!再看,这里的空气也新鲜无比,真可爱。夏天的清脆声音,应和着蝉的交响。但是最妙的还是这块青草地,它形成一个平平的斜坡,天造地设地让头舒舒服服地枕在上面。

从视觉的醉心观看,到肤觉的“阴凉”,触觉的“清凉”,嗅觉的“香得很”,“空气也新鲜无比”,听觉的“清脆的声音”、“交响”,再到“平平的斜坡,天造地设地让头舒舒服服地枕在上面”。多感官感受的触动,动觉的放松模仿,以至整个身心完全舒展的愉悦,都呈示其中。

从这些最直观的文本分析可以看出,过去大多研究把审美局限于视听的巨大错误。在审美活动中,大多情况下,我们不仅在看,在听,还调动了包括呼吸、嗅觉、肤觉、触觉、动觉等多种身体感觉的参与。以生命为中心,以身体感觉为基础,在审美的纯化中,获得了极度的审美悦乐和精神享受。就像一个简单的中文词语“神清气爽”,其包含的感受愉悦,就绝不是纯粹的视听愉悦,甚至不主要是一种视听愉悦。而这也就意味着,在吸收神经科学知识进行美学理论建构时,我们再也不应该采用过去那种偏狭的,单一的,或者限制性的研究方法,而应该采用更为开放的方式。充分考虑多感官参与这一事实,把研究放在更客观更科学的基点上。还是以我们最熟悉的视觉经验为例,很多时候,虽然我们在用眼睛看,但调动的最重要的感官机制却并不是视觉。比如夏季电视上经常做的冷饮类广告,以冰块营造的那种冰爽感觉,调动的最主要感官是肤觉。还有什么广告词“此刻尽丝滑”也是如此。武打片中的精彩打斗之所以吸引人,除了富有动感美的视觉画面,调动更多的是人的筋肉感觉。

审美感受之所以有多感官参与,这就涉及到大脑作为神经中枢的重要作用。大脑作为中枢,不仅能处理、收发信息,组织、协调活动;同时,中枢皮层之间也因组织、协调活动而有着广泛联系。这样,在某一区域的皮层活动,通过神经通路可能会影响到其它区域。在艺术理论里,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一个词是“通感”。这种“通感”现象,应该说就是大脑这一功能的重要显现。就审美研究而言,可以进一步探究的是,究竟是哪些区域,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了这一过程的实现。

四、余 言

有了神经科学的知识基础之后,我们可以以此进一步作审美理论建设和审美现象的分析和批评工作;同时,还可以以群体性试验进一步修正相关研究。在积极吸收神经科学成果,进一步深化基础研究的同时,我们还可将其与传统审美理论进行整合,进而做好经典审美理论的合理转换,使其建立在更加有说服力的根基上。

值得注意的是,神经科学目前所取得的大多数成果及所针对的问题并不是审美问题。从当前的研究来看,神经科学更侧重于对认知问题的研究。而我们通常认为,审美与认知活动虽然有紧密联系,但审美并不主要是一种认知活动。因此,如何将其转化为真正的“美”学知识和理论,使审美理论不仅有高扬的理想性,而且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说服力,需要美学研究者的进一步探究和合理转换。

[参考文献]

[1]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藤守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15.

[2] 埃克尔斯.脑的进化——自我意识的创生[M].潘 泓,译.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7:161.

[3]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95-96.

The Innovation in Aesthetic Study from Neuroscience's Ken

RUAN Xue-yong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Henan,China)

Abstract:In recent decades,neuroscience has evolved by leaps and bounds,especially in human physiological activity patter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gnitive activities.These achievements, for revealing “beauty mystery” that based physiological activity,along with the cognitive activity,had an instructive significance.It has become a direction in the current “beauty” researches on how to convert it into a real “beauty” of knowledge and theory,making “beauty” theory not only elevatedly idealistic,but also strongly scientific and persuasive.

Key words:neuroscience;aesthetic;study innovation

上一篇:论当代交通 下一篇:基于GARCH模型族的国际船用燃油价格波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