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教育基地对学生安全教育的策略

时间:2022-08-07 08:14:40

浅谈德育教育基地对学生安全教育的策略

德育教育基地虽然是封闭式的教育,但学生来源广泛,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生的思想及行为习性一概不知,致使安全隐患时刻存在,为此,我对于德育教育基地的学生安全及其教育有如下见解。

一、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轻松和谐环境

建设“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与建立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密不可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轻松和谐环境很有必要,在“平安、和谐校园”建设中,学生作为一个重要团体,他们的心智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有一个过程,他们的成长很容易受到环境影响,不安全因素随时有可能发生。所以,在校园创建大型的标语和举头可见的彩色板报对学生有良好的薰陶、学习,在观赏和学习中得到启示、感想,使校园幸福和谐。

精神文化是构成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坚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安全教育活动。开展法律知识讲座,积极宣传法制、安全内容,必要时,可聘请公检法部门的领导专家为师生作法制报告,营造法制氛围,增强法制舆论宣传。

2、加强各种宣传渠道的力度,提高学生法制意识、安全意识,使学生懂得用法律知识自我保护

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建立模拟法庭、交通教育岗,积极宣传法制、安全内容,聘请公检法部门的领导专家为师生作法制报告,营造法制氛围,增强法制舆论宣传。在学校普遍开设法制课,法制教育入课堂。课堂教学应是学校法制教育的主要形式。学校应按一定的教学计划设置课程,预先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有组织、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基本法律常识的教育。学法内容的安排要科学、系列,教师的讲解要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决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并应将法制课列为学生会考的科目,使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具有日常性。当然,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应多方位地拓展学校的法制教育空间,如:通过开办法制宣传园地,举办法制夏令营、法律知识竞赛,组织模拟法庭、以案释法,参加社会实践,举办展览、演讲、收视音像、访问英模、法制报告、“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法热情,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形式多样的教育,使法制观念深入人心。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安全教育环境。利用集会、升旗仪、班会等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利用个别谈心等形式,帮助做好有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或在校园醒目地方张贴安全教育系列的宣传图片、资料等,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维护校园安全的技能。

二、加强责任意识,加强落实到人的防患管理

创建平安的校园环境过程中,要加大综合治理工作的力度,落实校园管理的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大校园综合治理工作力度。一是要着力确保学校教学、训练、生活设备符合安全标准;二是要确保学生在校食用的食品和饮用水符合安全卫生标准;三是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出游活动等的安全措施要落实到位;四是要健全和完善消防设备和消防应急预案;五是要创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活氛围;六是要抓好校园及校园周边治安整治工作。要确保学校“五个不发生”,即:不发生刑事案件;不发生师生伤亡事件;不发生食物中毒事件;不发生大小火灾;不发生教职员工学生违法违纪。充分发挥师生及社会的引领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大平安校园的创建力度,切实维护校园的稳定安全。

三、加强设备设施的整改和更新,确保学生安全、校园安全

领导的重视,责任制的落实,消防设施设备的完善,宣传的加强是学校安全的保证,对锅炉的测控、消防器具的检查,地上通道及其它各种设备设施的整改和更新对校园安全有重大意义。

四、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道德观念的教育

要利用各种形式尤其是大众媒体加强对全民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心理引导,要建立社会心理发现和干预渠道,开设心理教育辅导课、道德观念的教育课,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建设良好道德品质。

五、全面监控食品,保证食品卫生安全,加强门位等治安机构

严格执行定好的制度,加强监控力度,确保安全。加强门位等治安机构的管理,责任到人,经常检查并通报,使安全问题天天讲,时时讲。使校园天天平安,时时和谐。

上一篇:略论校园文化设计和文化氛围的营造 下一篇:“问题学生”教育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