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中领导者形象浅议

时间:2022-08-31 10:43:23

学校管理中领导者形象浅议

优秀的学校领导者,在工作中是领导与管理基本并重的,而其中领导者的角色应该体现得更多一些,是应该放在第一位的。区分开领导与管理这两者的关系意义重大。管理者是指那些正确行事的人,而领导者则是指那些指导正确的行动的人;“管理”是指“正确地做事”,它强调做事的规范、程序的合理性和提高工作的效率,而领导就是“做正确的事”,确定一个团队努力的方向和价值的追求。对于学校来说,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管理。因为教育是影响人的心灵成长的价值引导的工作,学校是精神感召的场所;人的行为是思想的产物、观念的产物。因此,作为一所学校的领导应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认真履行好属于自己的职责。那么,作为学校的领导应该树立怎样的一种领导者形象呢?

一、思想的引领者

心理学大师马斯洛曾经说:“杰出团队的显著特征,便是拥有共同的愿景与目的”,作为学校的领导,惟有他拥有组织的整体掌控权,因此学校的舵手必须寻找未来的航向,清晰地描绘学校的发展蓝图,聚焦战略路线,把做什么这个问题想清楚。本来就成功的学校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校正自己的目标,本来人心涣散、前景灰暗的学校更需要在客观分析本单位真实的地位及与同行相比的优劣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近期目标,描绘了一幅明确又可以实现的中期蓝图、长远规划,然后一点一点展现在大家面前,促进大家达成共识。

在执行过程中,领导者从各个方面关注的是学校,关注它如何成为优秀的团体,他们的观点都是以学校的远景为导向的。他们不会将自己的注意力局限在“怎样去做”或者用谚语来表达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这样的事情上,具体而言,就是与学校发展的大局关系不大的应景事务、上级压下来的阶段性工作,他们是不会在意成败得失的。

二、规则的完善者

管理制度对于每个学校来说是立校之本,而制度能否落实最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发展与运营。这一点,对于每一个学校领导来说,我想都是很清楚的。但是,为什么学校的发展还有快慢之分?有的甚至搞到内耗重重、积重难返的境地呢?其实他们不知道,制度(俗称“游戏规则”)还有合适、科学与否。《企业管理与战略》一书中就有这样一句话:“没有企业的好坏,只有制度的好坏”。而哈佛大学管理学院的一项调查表明,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一定有一套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在运行。一个企业,任何制度都有一个更新的过程、完善的过程,管理制度的良性态势变化需要企业进行有效的创新,只有创新,企业才能保证管理制度具备相对的稳定性和规范性。企业如此,学校也是这样,没有哪一套制度能保证学校永远保持前进的活力的。

因此,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必须建立、更新、完善必要的适合学校发展的标准与程序,并将这些规则移植到学校这个组织中,成为学校的职能与习惯,使全体员工愿意遵从。

四、文化的创建者

文化是组织的灵魂,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是时时刻刻影响组织运作的力量。学校是一个文化的组织,但不一定是一个有文化的组织。文化是价值观、行为、习惯、风俗、典礼、仪式的综合体,也是所有人员的内在规范,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为学校带来生命力与内聚力,可以使学校遵循较佳的路径前进。

因此,对于学校领导者来说,校园文化的创建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现在管理界有“利益共同体”“共同的价值观体系”之说,其实,这也是文化的一个内涵。学校不仅是教师们谋生的场所,而且是他们实现自己抱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历史使命的依托,这可算是校园文化的一个思想内涵。让员工们认同这一点,无疑就能成为学校工作的推进剂。

五、业务的教练员

一个领导如果喜欢从头管理到脚,越管就会越变得事必躬亲,独断专行,疑神疑鬼,放心不下下属的工作,经常去干预属于下属的工作过程,看看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其实都是越权去做下属该做的事,都是些琐碎的小事,那么要下属干什么呢?自己忙得无法考虑战略性的大事,如果还能使学校正常运转下去,那还不要去说它,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促使下属束手束脚,养成依赖、从众和封闭的习惯,把最为宝贵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丢得一干二净,从而进入失败学校的怪圈。其实,优秀的学校领导者,他们的角色就像教练一样,而不是老想自己上场。指明了方向以后,下属一旦面对紧张阶段或者棘手问题,他们只要关注,最多只要指导。如果下属的能力不足,而无法有效地完成交给他的任务,那也只要培训,不必去替代他们。就如同越野比赛,领导者只要把起点、终点、比赛路径和比赛规则确定下来,任由每个人按自己的方式去拼。至于谁快谁慢,为什么快,为什么慢,自然会看得清清楚楚。优秀的领导者应该信奉:越是有问题,越应该放手让下属去做他该做的事,越是要让他按自己的方式去实践。错了,让他去体会;对了,也让他去感悟。难事和错事往往最能造就人才。

学校领导者给予员工足够的空间,员工就会回报学校以极大的努力,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六、士气的鼓动者

领导者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拼命地工作,为学校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要使员工在工作中付出最大的努力,领导者如何才能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把员工的潜能焕发出来,使员工在工作中付出最大的努力。这是每个领导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激励士气的办法主要有三种:薪酬激励、感情激励、制度激励。

感情激励主要是指员工的工作环境、同事之间的关系以及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等等,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谓是“因校而异”,可以通过加大和员工之间的对话,提高员工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参与程度等来完成这个项目。制度激励,主要是指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学校对员工职位的升迁的政策,如果学校能够完成前两项,而不给员工足够的升迁机会的话,员工的积极性一样会下降。

总之,一所成功的学校领导,其领导者形象是很清晰的,否则,学校必定出现不小的问题,学校的前途也将难测,要不,为什么人们要把学校的领导者称为“校魂”呢?

上一篇:构建和谐校园要实施“阳光”管理 下一篇:略论校园文化设计和文化氛围的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