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中的一缕绿色

时间:2022-08-07 07:00:28

孩子心中的一缕绿色

幼儿的环保教育,应根据幼儿的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来进行。中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通过具体、形象的活动来直观感知和认识事物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些简单的逻辑思维和概念判断,他们所能理解的环保仅限于浮现在浅层和表面的现象与事物上。于是我针对中班幼儿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意识培养的探索。

一、巧用班级环境宣传,营造环保氛围

《指南》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对此,我们在环境的布置上采取了相应的方法。

室外磁砖上的“我们都是好朋友”墙面,是用各种废旧挂历纸拼贴而成的树、花、动物、地球,它们相互拥抱在一起,让幼儿深刻感知人、动植物之间的关系。环保长廊上挂着用鞋盒盖做成的绿绿的相框,有的装饰着绿色挂历纸做成的叶子、有的是用枯树干围成的栏杆,再做些藤蔓来装饰的……每个框里都是我们多方面收集的不同的环保题材:有环保节日、历年环保主题、保护地球的方法、绿色家园等等;班级门口家园共育版块中的“环保传真”,每期都有不同的环保信息:污水变清了、垃圾的回收、空气的净化等,还有其它的相关布置,让孩子每天与环境进行对话,潜移默化地去关注环保。

二、利用“变废为宝”手段,促进环保行为

1.“废物回收站”的创设

我班最引人注目的是门口一个个废物回收箱了。每个回收箱都各有特色,有的废纸箱外装饰着孩子们用彩纸和一个个用啤酒瓶盖做成的小花、小草,有的在塑料筐外贴上一条条用易拉罐剪成的彩虹,还有的用小朋友的图画装饰成的。里面装的都是师生与家长共同收集的已经不能用的各种各样、无毒无害的废物:纸盒、易拉罐、塑料瓶、包装盒、一次性餐具等。它们开始是混在一起的,但现在都各有各的一个家了,其中还有一个专门的电池回收屋,它是用纸箱做成的一个小房子,墙面是孩子们用胶卷盒做的电池所装饰的。

2.“变废为宝”的创作

开展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的收集、创作活动,让幼儿从中得到锻练:这是我班的一大特点。如收集废旧挂历纸,开展纸工活动;收集各类瓶子及废布,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等。你看我们的教室:走廊窗台上,是一个个用易拉罐做成的小火车,里面种着各种植物;在自然角有一个个用牛奶盒做成的小托盘或用豆腐盒、矿泉水瓶做成的盆子,里面是用水培植的各种植物及发芽的种子,它们使自然角更显得生机勃勃,“美化”与“绿化”完美结合;走廊上的“废物回收站”是用收集来的各种纸箱、塑料盒做成的,装饰着孩子们用各类纸、片做成的花、草、彩虹等;每个区域都是用纸卷成的各种植物形态,有萝卜、葡萄等,有的在唱歌,有的在看书…。废物的再循环使用,不仅减少了垃圾和物品的浪费,而且还使幼儿感悟到生活中的许多物品都是宝,不应随手抛弃,而应用心珍藏,也增强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家园共育

《指南》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废物回收”到“变废为宝”的活动中,邀请家长参与,同时定期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环保意识的重要意义及相应的环保知识,提出配合教育的具体要求;还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园地等各种活动,和家长一起探讨环保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及时反思,及时做出新的计划。平时我们还会举行亲子制作比赛,发动家长在家中和孩子一起收集废旧物,动脑筋把他们变成有用的东西,如“小推车”、“环保船”、“小小餐具”、“水乡古镇”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美化了我们身边的环境,更使环保变成了节约,变成了便利,变成了智慧,变成了乐趣。

三、渗透各个领域活动,强化环保意识

《指南》提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因此,我们注重在每学期主题活动中各领域与幼儿环境教育的相互渗透,根据中班年龄段幼儿的特点进行环保教育。

中班幼儿由于认知能力的提高和情绪体验的积累,积极健康的情感初步形成,基本的情感能力得到发展,但有时认知与行为脱节,因此我们注重在于环保有关的活动或随机生成的环保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由探索环境的有关问题,并在行为中强化环保意识。

针对周围社区的环境资源和创设的特有的教学基础,我们结合环保内容,探讨并制订了相关的活动内容,在各个领域活动中相互渗透。比如,结合生活中人们乱倒垃圾的现象,设计并组织了系列活动的实施。社会活动中让幼儿观察人们乱倒垃圾的地方所发生的一些情况;在科学活动中,让幼儿针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和表述意见,提供给他们有关垃圾中所产生的细菌和对空气的污染的资料,并让幼儿欣赏无垃圾区的环境美,形成强烈的对比,深刻感知垃圾对环境污染所造成的严重影响。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用笔和纸表现出“我喜欢的街道”或“我喜欢的家乡”等内容。在音乐活动中,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感知来创编歌曲,表现出对没有垃圾后的美好的环境的赞叹,希望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美。在体育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体力和脑力,为地球上有垃圾的地方运垃圾呢。小朋友一个个是积极地做着垃圾搬运工的工作,当垃圾都处理好时,他们脸上的笑容是多么的甜,多么的自豪!在这样有计划的活动探讨及实施过程中,也适时提取孩子独有的眼光和问题。进一步的深化活动的内容,使得活动内容更有自我的特色。

通过以上种种措施,我们的孩子变了,他们不但有了一些简单的环保常识,更为重要的是把这种环保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行为之中。他们已成为一群较称职的“环保小卫士”了!

环保教育是我们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长期效应的跨世纪工程,但愿我们的“环保”教育工程能进一步辐射到家庭、社会,提升自我,造福社会,造福后代。

【作者单位:昆山市仁宝幼儿园 江苏】

上一篇:巧用竞赛激童趣妙用游戏“玩中学” 下一篇:小班班级管理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