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理实习生的人文精神教育

时间:2022-08-07 06:28:13

浅谈护理实习生的人文精神教育

【摘 要】当前护理人文精神建设进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护理人文精神建设仍处困境:护理队伍人文知识储备不足、社会价值观变化对护理人文精神建设的冲击、护理教育忽视人文精神培育。我们提倡对护理实习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可以采取护理技术与人文精神并重的培养模式;注重人文知识积累强化人文精神建立;鼓励实习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加社会责任感;在具体护理工作中强调细节。

【关键词】护理; 人文精神;实习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599-02

护理人文精神以“患者”健康关怀为终极目标,是人文精神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与体现。近年来,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国民社会价值取向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护理人文精神在医学实践中的影响力明显弱化,因此有必要对当前护理人文精神建设进行探讨。

1 当前护理人文精神建设所处背景

医学人文精神提倡关爱生命、尊重患者权利、营造患者康复的心理社会环境,强调医学人本化与人性化。护理人文建设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脱离实际的人文建设形同空中楼阁,无法实施践行。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正面临着巨大挑战,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繁”的抱怨已经成为国民重要话题,医患关系紧张日渐为社会各界瞩目,医学人文精神已在当前医疗系统中存在现实缺失。

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制定出既符合公众利益又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医疗改革机制,强调卫生政策与管理制度的人性化,提倡充满人文精神的医疗保健服务。新医改坚持“以人为本”的路线,充分认可医学人文属性,提倡对医学人文精神进行价值重构。因此,当前历史阶段的护理人文精神建设进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

2 当前护理人文精神建设困境

2.1护理队伍人文知识储备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护理教育门槛较低,护理队伍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人文知识的储备量自然偏低。护生在校接受护理技术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为了应付专业课程教育而花费大量时间,真正用于扩充人文知识的时间则微乎其微;即使是学校能够开设人文教育相关课程,护生也多是为了通过考核而被动学习,主动学习并树立人文精神者仅为凤毛菱角。

2.2 社会价值观变化对护理人文精神建设的冲击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社会变革已经使得人们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价值观变迁,影响着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以及来自社会的压力增加,很多人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感逐渐弱化,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几近枯竭,对社会不满的情绪逐渐发酵,变得难以控制。

在这样的背景下,护理人文精神建设存在较大难度。社会价值观的变迁,使得人们过多地关注自我发展,而护理人文精神建设则提倡关注他人(患者),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回避的矛盾。从职业道德要求来看,护士关注患者是职业要求,与发自内心的“关爱”患者有很大差距,这正是社会价值观变迁对护理人文精神建设的影响例证。

2.3 护理教育忽视人文精神培育

我国护理教育,多数侧重于护理技术的培养,对人文精神的培育往往被忽视。首先,护理技术的培养容易在短期看到成效,而人文精神培育的收益则是体现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在短期之内不可能有所成就。过于追求功利的短视者,往往会在护理技术上竭尽全力,而在人文精神建设上则选择主动放弃。其次,护理学校对人文精神建设的教育手段单一,认识水平缺乏高度。人文精神建设不仅仅是开设一门课程,而是要让学生能够在具体事例中,自觉地找到处理护患关系的措施与手段。

3 加强护理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效途径

3.1 提倡将护理技术与人文精神并重的培养模式

我国当前正处在新医改的攻坚阶段,新医改的内容对护理人文精神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并积极导引人文回归。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并不排斥,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护理教育领域,我们提倡将护理技术与人文精神并重的培养模式,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结合,将人文教育渗透到每个教育环节。

3.2 人文知识积累强化人文精神建立

“人文”一词并非泊来品,我国历史上对“人文”的记载可以溯源至《周易》、《汉书》。传统的医学人文精神,起源于儒家的“仁爱”思想,中国自古就把医学称为“仁术”,清代著名医学家喻昌说: “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中国传统医学主张对病人的同情与关爱,主张与病人进行情感沟通,形成了“仁爱救人”的医德精髓。西方古代社会对“人文”的理解为,一切从病人的利益出发,公正平等地对待病人,认为医疗行为的目的就是为病人服务,为病家谋幸福。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的理解,对“人文”的关注都集中于人本理念。对护理实习生的教育,有必要确立这样的历史渊源认知,从而为牢固树立人文精神奠定坚实基础。

3.3 鼓励社会实践,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人文知识累积与参与社会实践,都能够起到开拓视野,培养护理实习生主动分析与处理护理事件的能力,逐渐引导学生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除职业操守以外还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教育方式力求多样化,引导学生建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精神理念。

3.4 注重护理工作中的细节

优秀的护理带教老师往往是通过工作细节,来展现人文关怀。南丁格尔曾经说过: “护理工作的对象不是冷冰冰的石块、木片和纸张,而是具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我们护理人员正是通过细致入微的护理工作向患者及家属体现着我们的护理关爱。住院患者除了满足患者生理需要外,更要注重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全方面护理需求。主动热情的工作态度、床边呼叫系统的使用讲解、院内引导标志的解释、入院后的健康宣教、出院时的援助之手,都可能让患者有亲人般的感受,增加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为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提供帮助。

综上所述,我们提倡对护理实习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可以采取护理技术与人文精神并重的培养模式,注重人文知识积累强化人文精神建立;鼓励实习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加社会责任感;在具体护理工作中,追求细节成败。

参考文献

[1] 周向锋.传统医学人文精神与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养成[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8 ( 21): 923-924.

[2] 程红梅.护理模式转变与护士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2005,6( 2):112-113.

[3] 张亚男,林彦山.论现代护理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 护理学杂志,2004,19( 1):28-30.

上一篇: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思考 下一篇: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