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分析

时间:2022-08-07 04:46:20

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分析

摘要:本文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公选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对课程申报与审批、教学质量监控、学生选课指导等方面提出可行性优化策略。

关键词:公选课 高职院校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063-02

公共选修课(以下简称公选课)是面向全院学生开设的跨专业课程,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和个性需求,旨在全面推进和发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它也是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针对公选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策略,旨在为提高公选课的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启发。

1 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管理

1.1.1课程随意开设,缺乏总体规划

目前,我院公选课的开设主要是采取教师主动申报的方式。很多申报公选课的老师主要是为了完成自身的教学基本工作量,随意开设课程,甚至出现不同系部的两个老师开设同一门公选课。有些专业类的公选课,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它并不适合面向全院学生开设。此外,公选课还缺乏开课的持续稳定性,课程开设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教师的主管因素。有些课程任课老师觉得不太好上,只开了一个学期,就不在申报。以上现象的出现,充分暴露出公选课的申报没有相关制度的制约,没有规范的申报条件和审批程序,缺乏对公选课建设的总体规划。

1.1.2缺乏对课程教学过程的监督和质量监控

虽然我院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和专业课、专业实践课的教学管理已有相对完善的制度,但对公选课却没有较完善的评估体系,认为公选课的课程质量标准很难全院统一,所以教学管理部门的人员抱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对公选课的教学监控不严,引导力度不够。导致公选课提前下课、教学内容短斤少两的现象时常发生。教学督导组对公选课的听课力度也不够。所以,公选课成了教学管理部门日常管理的一个“盲区”。

1.1.3缺乏对公选课教师队伍的培养

目前,学院上下都在搞教学团队建设,可都在把重心放在专业团队的建设上,同时在一些考评奖励机制上也偏向专业课。这造成教师思想对公选课不重视,公选课的教师队伍很难形成,教研活动很少,人员构成不问题,结构不合理,能力也是参差不齐。这样就很难建立一支有数量规模、相对稳定的教学团队,也制约了公选课的建设。

1.2师生对公选课思想上不重视,认识错位

1.2.1教师授课态度不端正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笔者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开设公选课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工作量,他们并没有认识到公选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因此,对公选课的教学就是敷衍了事,降低课堂要求和课程考核。有的老师把平时专业课的内容拿到公选课上来讲,有的老师从网上搜索相关视频拿到公选课上来放,这样根本就没有保质保量的完成公选课的教学。

1.2.2教师精力投入不够

一方面,学院对教师的科研考核越来越严格,很多教师将精力投入到科研中去,无心去教学,更何况是公选课教学;另一方面,学院的考核奖励机制对公选课方面涉足不够,老师有时为了个人利益,也不会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公选课的课程建设中去。

1.2.3教师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公选课和专业课不同,它即不是专业课的重复,也不是专业课的简单压缩,它更注重教学内容的技术性、实用性和时效性,要更适合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老师仍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缺乏创新以及和学生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还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去迎合学生。

1.2.4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课题表现不好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并不了解公选课的作用,很多是抱着混学分,顺利毕业的想法,最终导致公选课教学形同虚设。此外,由于大多数的公选课班级人数较多,是大课,加上老师管理不严,学生思想上的不重视,导致学生旷课迟到现象严重,课堂纪律也不好。即使有学生每节课都按时去上,但他们大多数是为了应付老师的点名,上课不认真听讲,做其他事情,玩手机或睡觉,处于隐形逃课状态。

1.2.5学生选课存在盲目性

面对众多课程,学生不是从专业需要、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等角度进行选课,而是选那些“学的轻松,考的容易”的课程。通过调查,笔者发现,一些鉴赏类的人文艺术类课程,如《中外影视欣赏》、《音乐欣赏》等课程的选课人数就很多。因为,这些课程上课时很轻松,学生学的也没有压力。而一些偏专业类的课程,如《动画制作》、《工程绘图》等课程选课人数却寥寥无几。另外,在选课时,由于学校服务器、网络等条件的限制,造成学生选课速度慢,常出现网络堵塞等现象,导致学生很难选到自己喜欢的课程,经常出现系统登录不上去,这时有的学生干脆放弃选课,让其他同学带选,不管什么课只要选上就行。

2 优化策略分析

2.1规范管理制度,加强对公选课的质量监控

2.1.1规范公选课的申报与审批制度

学院要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对公选课课程体系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可根据我院办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遴选出适合学生的具有学院特色的公选课,通过系部和学院两级课程审核制度,对拟开设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进行审核,确保课程的科学性、严谨性和时效性。

2.1.2规范公共课的质量监控

学院督导组要就对加强对公选课的督导教学和教学过程的监控,定期听公选课,并及时反馈听课情况;教务处应制定公选课的课程评价标准,对教师公选课的课堂教学进行多方评价,纳入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

2.2加强公选课教师的队伍建设

对承担公选课教学的老师设立门槛,鼓励教学名师、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等开设公选课,亦可聘请校外专家、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员承担公选课,建立多元化的公选课教师队伍,成立公选课教学团队,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拿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做好对公选课教师的培养工作。

2.3端正师生对公选课的认识,明确定位

公选课往往被认为是教师混教学工作量、学生混学分的课程。这就造成师生思想上对公选课的不重视,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公选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做好对公选课的宣传工作。比如:在新生入学教育时,班主任、辅导员以及专业负责人要向学生介绍公选课的作用和在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地位;教务处或各教学单位应组织召开专门的公选课专题讲座,介绍学院公选课课程、选课程序、注意事项及考核机制等,并现场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务处也可通过网站、橱窗等宣传媒介,或印发小册子,将实际要开设的公选课向全校公布, 每一门课程应有相关的介绍, 包括内容简介、课程类别、适用范围等。对于教师,学院通过下文、召开会议的形式进行宣传,也可将公选课教学与教师的评奖评优挂钩。

2.4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公选课的教学可以借鉴专业课程的教改成果,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灵活多样教学方法,如分组讨论、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师生互动等,做到因材施教,实现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授课相结合,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不仅拓宽了教学空间,丰富了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又开阔了学生视野,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和专业的培养,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加大了学生对公选课的学习兴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5加大对公选课教师的激励机制

一方面,学院在一些政策上,比如教科研工作量计算、教学成果奖、课题申报等方面对公选课教师有所倾斜,明确公选课教师也可以参加学院教学成果奖、优秀教学团队等申报;另一方面,要开展公选课教师的教学竞赛,对优秀教师给予奖励;还要给予公选课教师进修学习的机会,通过培训和进修,进一步挖掘教师的潜能,进而开发出更好、更优秀的课程资源,同时能鼓励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公选课教学中去。

2.6加大对学生的考核力度

首先,在学生的奖学金评定中,要将公选课纳入进去,且所占比重应与专业课一样。其次,改革公选课的考核方式。通过问卷调查,目前我院的公选课考核形式过于单一,主要是传统的考试式,最后发现试卷出现很多雷同现象。因此,对于课程考核,要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合理进行设计。如:答辩、撰写小论文、小组汇报、课题设计、读书心得、调查报告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最后,严格课堂考勤。将学生的出勤情况及时反馈到所在院系,并于奖学金评定、发展党员、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挂钩。

2.7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改善选课环境

一方面,各系应积极尝试通过专业课教师或班主任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选课前的教育引导,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合理规划自我学习内容。另一方面,针对学生在选课时所遇到的问题,学院要想方设法解决,比如增加校园网覆盖面,提高网络带宽,提升教务管理系统服务器,增加公共计算机数量等都是改善选课环境的措施。 这样,学生既能选到感兴趣的课,又能保证修满学分。

3 结语

公选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拓宽学生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所以,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公选课的建设,在教学建设与管理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出合理的教学管理模式,促使公选课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胡建均.关于优化高职院校公选课课程建设的思考――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2):82-84

[2]洪念生. 浅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公选课的途径[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104-106.

[3]朱敏海.高职院校公选课教学管理实践与研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3(3):77-78.

作者简介:李佳(1983年-),男,讲师,硕士,江苏淮安人,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上一篇:如何让孩子充满自信 下一篇: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