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探究式高中化学教学

时间:2022-08-07 04:04:56

如何开展探究式高中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0030-02

教学有规律可循,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只有吸取先进的教学理论,针对教材、学生实际,权衡好利与弊,将优秀的技巧凝聚,高雅的气质沉淀,把教学风度升华,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落实双基,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努力学习。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益,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协调和谐的发展,适应未来的需要。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的课堂教学改革向何处走,是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现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实践谈一下这个问题。

一、寻求出路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相互作用的手段和一套工作方式。它能解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及其调节问题。在明确了教学目标,有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就必须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实现教学目标变为现实。可见,通过加强教学研究,选择一系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必由之路。树立一个观念,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激发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是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将学生视为学习和发展主体的基本要求。学生是有自尊心和活生生的、不断成长中的人,他们需要理解、尊重和鼓励。让学生主动而不是被动地学习,获得主动的、活泼的发展是素质教育教学观的核心所在。教学必须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为出发点,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作用,灵活地运用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景中独立钻研和集思广益,合作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善于阅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都已有相当水平。其特点:( 1)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理论性,开始出现辩证性;(2)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深刻性;(3)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在高中生中实施“探究式教学”,不仅符合学生发展的实际,也是符合教学规律的。它是在学生心理、生理都有一定的基础的前提下进行的,它旨在激发学生努力去探索,去发现,发展和提高能力,同时能更有效地获得书本知识。

二、把握原则

1.学会学习原则。 “探究教学法”模式,将目标定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能力上。使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掌握有序的学习途径,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解决。这一目标的定位,能使学生适应新世纪的需要。2.多向交往原则。在教学中要注意个体探究能力的差异。把个体自学与群体讨论、争辩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的多向交往。教学形式则要把个别学习、小组学习、班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人人参与,鼓励提出不同见解,使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变成更为生动、活泼的全员探究式教学。3.情知统一原则。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基础为主要依据,以情感因素的调动为动力。事实上一个班的智力水平和学习基础可分成若干个层级。教师只有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去研究个性,发展个性,在实施 “探究试教学”中,把学生差异与教学内容的差异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组织学生去探究,并在探究中掌握知识,获得发展。4.师生互动原则。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动相结合为主要条件。这要求教师教学中要转变角色。(1)教师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教师要制定好策略,使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2)教师是善于归纳问题的指导者。一是在众多问题中能筛选提炼出最适合某个或某类学生探究、积极思维的问题。二是在学生的众争纷议中能恰当地梳理,替代必要的引导,防止费时耗力。(3)教师是教学活动中调节与组织者。策划好个别研究和集体讨论的步骤、节奏和深广度,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性。

三、探索实施

1.使学生真正学会阅读。“读书”是学生的基本任务。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每教一个新课题,都要指导学生学会读书,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通过边读边思考的方法,理解定义,概念;通过阅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只有通过学习者的阅读,才能更有效地使学生的思考力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的活动中接受知识。教师在这个阶段中的作用是准确地把握课题内容的深广度、知识点、能力点,组织学生掌握知识及其学习方法。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可设计一些思考题,如教《化学平衡》一课时,可提出: 1.化学平衡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为什么说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3.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什么叫化学平衡状态?通过教师的引导,在学生眼前显示有关新概念的标记和例证。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这些肯定的例证和否定的例证的基本属性,并用言语来描述它们的属性,使学生形成概念。根据高中各年级的年龄差异,在高一期间侧重于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阅读,高二、高三还可在阅读后提出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会发现重点,并能促进课前预习,养成学生的自学能力。

2.用“问题”来强化学习动机。动机是发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驱力。学生学习活动的动机是多方面的,直接兴趣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它是由学习活动本身产生的。对学习活动有兴趣的人,将不辞劳苦,用功读书,把学习这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当做必不可少的活动。可见善于用优化学习活动的策略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则可使个体兴味盎然地进行学习,培养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通过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思考探索,并通过探索知识的奥妙尝试成功的甜蜜,从而帮助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己。通俗地说,就是让每个学生激动起来,行动起来。让他们原来认为那些深奥难懂的知识、高不可攀的技能都跃跃一试并尝试获得成功。如在《烃的衍生物相互转化》的教学准备阶段,将知识点、能力点与学生的学习程度适当搭配,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课前发一道思考题,并布置好演讲或投影或板书的任务。教师精设的思考题,是能让学生 “跳起来能摘桃子”,课前学生的思考、讨论和操作中遇到困难可向教师请教,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机会讲并能讲对。

3.以说、写、练、来提高学习效率。学习知识,必须要走理解掌握到应用发展之路。有言道,熟能生巧,巧能生精。若要达到这种境界,学生必须参与说、写、练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改变学生向教师“等、靠、要”,教师则向学生“关、管、灌”的被动式,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创造性的潜在能力。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练习、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练习、交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和发展能力,落实双基。如在《烃的衍生物的相互转化》的教学阶段,要由浅入深地把一个个问题呈现出来,从醇、醛以及羧酸、酯的结构及代表物的识别及其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到各类物质的相互转化,使每个学生都有可思考的问题和回答的机会,从而在原来基础上有不同程度上的提高。学生还要展开热烈的讨论,通过互相启发、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适当的指引,又不急于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要恰到好处让学生思考,自找解题路径,独立解决问题。

上一篇:高职生自杀的风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 下一篇:歧口凹陷西南缘白云岩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