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时间:2022-08-07 02:42:50

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关乎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坚持以人为本。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就是塑造大学生的完善人格,因此这种针对人尤其是针对青年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很大的复杂性。所以,要利用一切可行的方式和方法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高尚和完善的人格。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思想教育;完善人格

中图分类号:G64

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栋梁,是国家培养的宝贵人才,是祖国强盛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都十分重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关乎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学生的高素质是国力增强的关键,所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与专业知识的教学一样重要。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属于良好的,他们的思想领域积极、健康、向上,具有蓬勃的朝气。但是由于市场经济运行环境下,人们的思想意识普遍发生了变化,大学就是小社会,因此学生的思想深处也不同程度地受着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之中去,贯彻到培养人的活动之中去,这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一些不良的媒体信息,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更为宽阔,导致课堂这个教育阵地变得狭隘和尴尬。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威望和可信度降低,教育工作的权威性受到质疑和挑战。同时学校开展的思想教育工作与社会生活实际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远离社会实际,学校开展的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信息优势地位在削弱。所有这些促使学生出现政治冷漠、价值观扭曲、心理素质欠佳的心理问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瓶颈。

思想教育方式仍然处于一种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教师认为说得明白,学生信得多,那么教育就会奏效。唯书本为重,唯说教为主。栽种和植入的教学方法占主流,强硬地灌输给学生一些书本上的一些大道理,导致学生接受教师的教育时产生反感的心理,难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没有实施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教育,而是一种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是影响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体制的转型,导致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人生态度功利化、政治定位边缘化等现象,也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复杂。

二、以人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根基

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什么才是以人为本?“就是社会的一切发展既依赖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这是对以人为本最好的诠释,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核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关键是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和人性,从有利于大学生发展和成长的角度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是一群有思想、有个性的青年人,他们是我们开展教育工作的主体和中心。大学生是思想教育的出发点,更是教育的目标,高校的思想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要方面入手。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作为工作的大方向。

(一)以人为本强化日常管理

当今大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他们的智力水平较高,接受能力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以提高素质为目标,制订大学生思想培训规划,发挥教师的渠道作用,每年面向大学生党员开展的集中教育。加强大学生党员日常管理,严格组织生活。建立健全大学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选树大学生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扩大学生的校内权力,提高大学生的校内内事务参与度,增强生活透明度。

通过以人为本的基础,弥补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二)以人为本塑造大学生高尚人格

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就是塑造大学生的完善人格,因此这种针对人尤其是针对青年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人的成长与周围的环境紧密相连,认为学生积极主动构建形成知识图式,不是老师的传授才形成的知识图式。所以以人为本也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体现。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帮助学生树立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人员,所以,要利用一切可行的方式和方法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高尚和完善的人格。

(三)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当代大学生主要是“80后”、“90后”,他们成长的环境正是社会转型时期,在当今这种开放、多元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个性,他们具有自主性、现实性、独立性、多样性等人格特征。但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给他们造成了一种先天性的人本价值缺失,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思想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学生、接近学生、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即带来了高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大学生享受着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同样享受着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但是另一方面产生的消极因素也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纠正学生思想偏见,使其形成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凌灵.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对策探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0(12).

[2]杨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3).

[3]文辉,黄少波.系统论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运用与实践[J].学术论坛,2007(05).

上一篇:加强基层检察文化建设打造检察精神名片 下一篇: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