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问”的能力

时间:2022-08-07 01:43:22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问”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提问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教学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恰当地运用提问,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模式。学生如何具备提问的能力,以深入学习语文知识,增长自身的能力,这都是需要教师和学生来共同完成的任务。因此,学生的提问是否得法,教师的引导是否得力,都会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果。目前,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提问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提出的问题多而无序、问题碎而不整、问题浅而不深、问题虚而不实等。很多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一些浅显的知识点,学生为了提问而提问,对于问题的思考不够全面,甚至会提出一些脱离实际的问题,问题数量多,简单肤浅,缺乏思考价值。那么如何培养学生“问”的能力呢?

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兴趣的产生是由好奇心引发的,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说明这个人已经有了好奇心,并会对这种事物产生各种疑问,从而引发其求知的渴望。兴趣就是态度,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选择,兴趣一旦产生,就说明这种事物已经引起人们对它的肯定和关注。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他们的兴趣也很广泛,但是怎样才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产生兴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提问是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学习的过程中,避免不了的是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集中,精神涣散,这主要是由于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得课文内容深入不下去,学生理解的只是表面上的知识,发现不到其中的问题,也就丧失了学习的动机。因此,教师要改变这种状态,就要让学生主动产生质疑,提出问题,使学生对知识处于一种渴求的状态。教师要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鼓励学生多读书,从中悟出质疑的重要性,让学生产生困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得学生不断质疑,不断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开启学生的思维。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总是灌输给学生很多知识,不顾学生能否接受的感受,为追求大量的知识,使学生没有思考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只是机械式学习,不愿动脑思考问题,只用耳朵听,不用头脑思考,不善于用思考把自己的学习推向新阶段。这就使学习效果不但不会好,并且这种思维模式一旦固定就很难转变。学与思是一个循环更新的模式,要学习就要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知识,这是学习的一条基本规律。而语文教学就是需要这种思维模式,学生的思维是在提问的过程中形成的,如果课堂上没有任何提问的话,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抑制,教师应用自己的思维来引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引导学生敢于大胆地提出各种问题,并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敢于质疑,而教师应该将学生的质疑释疑解惑,并将疑点扩大,让学生自己对疑点进行分析,让他们展开讨论,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产生矛盾,从而达到“问”的有利效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大胆去思考与争辩,使他们能够探索到更多的新知识。

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使学习不断深入。问题的产生是在一个人通过大脑的思考而不能理解的情况下出现的,代表了一个人的智慧。因此,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这种提问能力,并在课堂上做好“备课”,设计提问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首先,在课堂中,教师要懂得抓住课堂内容的疑点、难点,并根据这些内容来进行精心的设计,巧妙地将疑点、难点问题以提问的形式引发出来,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提问;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怎样的提问是有效的,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例如可以让学生先从题目开始,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揣摩词汇的含义,这是提问的切入点,通过思考,学生自己质疑出来的问题容易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线。

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提问的空间,课后多留时间思考。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充分给予学生提问的空间,课后给予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少一些作业的积压,让学生有精力消化和分析问题,提问的形式可以是口头或者书面,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提问。

综上所述,在语文课堂上,学生以问题的方式来表达对知识的渴求,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并给予适时的解答,这是增强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大力提倡学生提问的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提问也存在一定的技巧性,因此,教师应该在着重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发掘问题,对引发出来的关键内容,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问本身就是对知识点的巩固,提问需要一种思维方式,这会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思维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逐渐养成提问的习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使学生乐于并善于回答问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明道小学)

上一篇:“识字教学”想说爱你并不难 下一篇:计算教学中的误区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