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府投资项目在决策和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时间:2022-08-07 01:42:50

浅谈政府投资项目在决策和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摘要:近几年来,我市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对推动全市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造价控制,对管好用好建设资金、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具有非常现实而重要的意义。统计资料显示,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阶段是从投资决策至初步设计结束,约占75%,而施工图设计结束至施工开始,也只占5%-10%左右。由此可见,控制工程的关键在于项目实施之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因此,我们试结合工作实践和我市的实际情况,就加强我市政府投资项目的在实施前的造价控制作一些研究与探索,仅供参考。

关键词:政府;投资;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Abstract : In recent years, our city hall invested a large amount of capital for cit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investment environment, to promote the city's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ys an indelible role. Therefore,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cost control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 the canal is good with good construction financing,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has very realistic and important meaning. Statistical data shows, affect project cost is the key phase of preliminary design from investment decision to end, accounted for about 75%, while the construction drawing design end to construction started, only accounts for 5% - 10%. Thus, control engineering is the key to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before the investment decision stage and the design stage, therefore, we try to combine working practice and the actual circumstance of my city, strengthen our city hall investment project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st control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nly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government; investment; co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我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完善,我市的政府投资管理取得了一些经验与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主要的问题有:

(一)、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标准及投资规模难以控制。目前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缺乏投资和建设的各自规范主体。由于投资和建设的主体基本上合二为一,相应就缺少了投资约束机制,造成政府对项目建设过程也缺乏有效的外在管理和制约手段。因此,政府投资项目往往会出现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投资超计划的“三超工程”现象,建设单位的“投资饥渴症”难以遏制,使本已十分紧张的我市财政资金更加“雪上加霜”。

(二)、科学民主的投资决策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市虽然规范了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程序,但是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在每年的项目安排还缺少科学规划的清晰指导;少数项目的前期工作不到位;项目决策仍然一定程度上受现有行政体制的干扰与影响,以行政决定、长官意志干预、代替可行性研究,忽略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因缺乏科学、求实精神而变得不可行,最终导致项目投资难以有效控制。

(三)、项目业主对主动控制工程造价意识不强。究其原因,从根本上看主要是政府投资项目缺乏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造价控制责任制。由于项目前期工作深度不够,加上项目决策阶段先天不足和方案设计阶段把关不严,相当一部分项目的投资估算只是静态估算和满打粗算。还有一些为了争项目,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投资估算时,故意压缩规模和投资,制造“钓鱼工程”,待项目立项开工后,才逐渐将原来隐匿未报的各项投资列算出来,要求调概。从政府项目管理现状来看,总的是事前主动控制少,事后被动控制多,一再追加投资成了无奈之举。

(四)、设计、中介机构设计行业缺乏竞争和制约机制,未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咨询、设计、中介机构等单位市场化运作时间短,缺乏竞争和制约机制,控制投资意识差、经验少、能力弱,控制投资作用有限,未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五)、设计阶段的管理体制不健全,造价控制薄弱

1、设计周期短,设计文件深度不够,存在较多设计上的漏洞,设计变更多。(1)因项目急于开工建设,正常的设计周期得不到保证,地质勘察和场地调查基础资料,不能十分全面细致的进行,导致工程实施中出现大量的设计变更。(2)对建筑方案和基础结构选型的比较工作深度不够,从而导致实施阶段方案变更较大,造成造价大幅度的调整。建设单位因为工期紧没有对图纸检查和复核,在拿到图纸后就进行招投标,而在施工时又发生了必须修改的许多事项,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不得不

同意变更设计,造成投资超计划。由于放松了前期的工程造价管理,使得工程上马后或因资金短缺或因图纸不到位,造成工程干干停停,停停干干,既加大了浪费,又使已投入的资金在较长期限内无法发挥。

2、缺少对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的控制约束,导致技术与经济相分离,设计偏于保守,投资偏高。目前设计阶段是造价控制最薄弱的环节,它的难度在于对方案的优化、材料的选择、造价的高低,既没有明确的控制办法,也没有考核标准。设计审查时只注重设计方案技术上是否先进可行,功能上是否能满足要求,使用上是否安全可靠,却忽视了造价是否合理。技术与经济相分离,设计人员缺乏经济观念,设计中缺乏多方案经济比选,偏于保守,致使投资偏高。概算工作也只是被动的走形式,起不到能动地影响设计、优化设计的作用。设计单位内部更缺乏控制造价的机制,各专业人员的责权利不明晰,设计造价偏高根本没有采取相应措施。

3、缺乏激励机制。设计人员通过计算和反复比选、优化设计节省了造价,一般得不到应有的奖励和表彰,反而要承担风险,优选设计的积

上一篇:浅谈高速公路建设中合同管理的作用 下一篇:浅析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