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手段在舞蹈中的运用

时间:2022-08-07 12:43:00

电视手段在舞蹈中的运用

摘 要: 舞蹈节目要通过电视手段更好地表现出来,要注意舞蹈艺术与电视手段艺术形式的区别与统一,不同舞蹈形式在电视语境下的表现手法,不同舞蹈形式在电视语境下的表现手法,还要注意多机位设置,更好地增强舞蹈节目的表现力。

关键词: 电视手段 舞蹈艺术 舞蹈创编

舞蹈艺术包括演员的形体表演、音乐、舞美、灯光等元素,在电视的语境下,可以表现得更加完整和充分,不仅成为舞台表演形式的重要补充,甚至成为推广普及舞蹈艺术的重要手段与载体。

近几年来,我校与县电视台合作,创办了舞蹈栏目,拍摄了十几只舞蹈节目,不仅作为节目丰富了屏幕,还展示了我校的舞蹈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为我校做了很好的推广和宣传。但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限制,电视台没有专门的文艺部或文艺编导,主创人员大多是从新闻岗位干起来的,他们在节目组织、画面安排、镜头运用上,更加侧重四平八稳,交代清楚。一支舞蹈拍下来,大致不会走样,但能否拍出舞蹈的神韵就不太好说了。舞蹈教师、舞蹈创编者当然希望自己的舞蹈能得到最好的表现。

通过几次与电视节目编导、摄像的合作,我对如何运用电视手段展现舞蹈艺术产生了兴趣,经过摸索,尝试拍摄了几支舞蹈教学片,有了以下认识。

一、注意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的区别与统一

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是靠演员的肢体动作、表情表现的,电视艺术的表现形式是镜头语言。“艺术的血脉是相通的”,与舞者纷繁复杂的肢体表现方式相同,电视语言的表现手法很丰富。在景别上,有全景、大景、中景、近景、特写等;在视觉上,有俯视、正面、侧面,还可以通过固定、移动机位表现舞蹈队形的变化多端,所以,舞蹈教师,特别是编舞教师,对这些电视手段与技法一定要有所了解,之前最好与电视节目的编导进行有效沟通,力争用最合适的镜头语言、最恰当的剪辑技巧表现整支舞蹈节目的神韵和意境。

我的第一次舞蹈节目拍摄没有丝毫悬念地失败了,当时,我创编了一支古典舞《紫竹调》,这个节目在市“职教请”文艺表演中以丰富的队形、高难度的技巧、学生出色的表现获得一等奖,演出效果非常好。可是,拍摄时由于事先没有任何经验,与节目编导的沟通也不够,连演员舞台走位都没有交代清楚,一支舞蹈拍下来,不是这个演员“出画”了,就是那个演员只拍到了后脑勺,到了节目的高潮部分,主要依靠演员行云流水的动作、高难度的技巧来表现,节奏非常快,但节目编导在这里运用了大段的长镜头与大全景,细节部分完全没有表现出来,高潮部分的节奏被拖了下来。我和摄影师都非常不满意,而后我在一旁进行讲解,又反复拍摄了几遍,才勉强完成了这支舞蹈的拍摄。

有了这次的教训之后,我对通过电视展示舞蹈艺术的方法进行了揣摩,并常常和导演沟通,向摄影师请教。了解到一些简单的规律,掌握电视特有的优势,根据这种规律和优势进一步丰富舞蹈,效果非常明显。比如电视编导一般会用大全景展示整体的舞台效果与舞蹈演员的群体形象,根据这一特点,我在进行舞蹈编排时,尽量做到演员在舞台上的分布合理,队形过渡自然;根据小景的特点可以安排领舞表演;近景或特写,主要以细节为主,以表现演员的情绪与肢体的表现张力。在舞蹈创编时,除了考虑舞蹈自身的创作要求外,提前考虑到这些环节,是很有必要的。后来的合作就顺利了许多。

二、注意不同舞蹈形式在电视语境下的表现手法

不同的舞蹈形式要用不同的电视手法进行展示。音乐和舞蹈是密不可分的。节奏感的把握是每一个从事舞蹈的人的基本功。电视节目编导告诉我,实际上电视语言也非常注意节奏感,只不过这种节奏是隐藏在节目中的,其他人了解不多而已。比如热情奔放的弗拉门戈舞、印度舞,在电视手法上就要用快镜头展示,一幅画面最长不会超过三秒钟,镜头需要快速切换,而充满灵动、清秀优雅的汉民族舞蹈,如“梦里江南”就需要编导适当地运用长镜头、慢移、慢切等手法进行表现,以展示江南的人美、水美。一幅画面可以长达三十秒而不切换,这样不会把整支舞蹈拍得支离破碎,也不会破坏舞蹈本身的意境。

对于独舞、双人舞、群舞或者组舞,在电视语境下,表现手法也是有所区别的。在独舞和双人舞方面,大家的关注点只有一两个舞者,只需要提醒编导演员走位、高潮节奏、细节、情绪表达等方面。如果是群舞、组舞,则还需要强调领舞与其

他舞者的关系,各自的侧重点,先后顺序等关键环节,以保证编导在他们之间合理地安排和切换镜头,既能充分表现出领舞演员的表演,又能兼顾其他舞者的情绪表达,使之成为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表达。

不同的年龄舞蹈也有所区别和侧重。幼儿舞蹈着重表现的是孩子的天真、纯朴、童心,在镜头多的近景展示,并不侧重细节或高超技巧,镜头切换不快。而高中生舞蹈侧重表达青春活力、时尚,镜头切换相对较快,对肢体张力,细节表现要求比较具体。

三、注意舞台元素的完美体现

舞蹈艺术除演员本身的表演之外,服装、道具、灯光、音乐、舞美等元素的加入,使舞蹈成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体系。而电视音画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恰恰成为这种艺术最完美的表现载体之一。

一个严格的舞蹈编导,舞美、灯光、音乐、服装、道具等元素与演员的表演同样重要。特别是舞美,在我看来,舞美不仅是舞台美术的体系,更是故事的背景与环境,只有给了这个条件,人们才会感受到在这个环境背景下发生的美妙的故事。由于学校条件有限,我们节目大多是白天在校内舞台上演出,服装很简单,灯光上也达不到编导对于造型、色彩的追求,但是作为一名舞蹈创编者,肯定是希望自己的舞蹈能够尽善尽美地表现出来的,所以,我尽量自己或发动学生制作服饰或道具。例如舞蹈“采蘑菇的小姑娘”,我尽量做到因陋就简地制作一些小道具,如用硬纸板做出森林、小草、蘑菇等造型。对舞美进行调试,事先又与活动筹备组协商,将原先准备的红地毯换成价格一样的绿地毯,后来拍出来效果不错,都说这支舞蹈是整个“校园文化节”的亮点。

对于音乐的要求,电视节目要求也很严格。在编舞过程中,我一般都会选择大家比较熟悉的音乐素材进行创作。节目编导一般对音乐的版本要求较多,同样一支音乐,有些适合电视表现,有些不适合,这些需要事先沟通。其次,节目编导有时会采用现场音乐(音乐效果不好,但现场感强,可以录到观众的掌声等),有时会采用后期音乐(效果好无干扰,一般在单独录节目时用,这样舞蹈老师有时忍不住指导声音、编导现场调节的声音也不会录进来)。

让我很意外,也很受启发的是电视语境表现非常注重“音效”的运用。所谓音效,是指一些特殊的声音或音响效果,在电影中有时体现为“拟音”,我在创编一支体现留守儿童的舞蹈《爸爸妈妈,你在哪?》中,设置的情节是:孩子在干家务的时候,打翻了一个水杯的情节,编导看后建议把打“翻”水杯改为打“碎”。同时,现场声音加上“水杯落地破碎”的音响效果,这样,不仅现场的老师和学生都觉得好,节目播出之后,观众也觉得印象深刻。后来,我在电视上的一些舞蹈节目中也看到了类似的处理方式,音效在舞蹈中的运用,有时会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让我深受启发。

四、注意多机位设置,增强舞蹈节目的表现力

与我进行合作的是县电视台社教中心专题部,他们的硬件设施和人员都非常缺乏,每次拍摄时,最多只能抽出两台摄像机,最好的一次是加了一台大摇臂。编导说:“县里开两会也就是这个档次。”

每次安排机位,一般总会固定一台中间机位负责大全景,另一台“游机”(运动机位)不仅要负责追近景、特写,有时还要负责场下观众,有时,会多出来一台机位,编导安排随我调动,我会要求这台机位抓演员的表情、眼神、手指等细节。通过这些机位的共同努力,一支舞蹈基本上可以较充分地体现出来。

有时,在拍摄教学片时,编导只能调过来两台甚至是一台摄像机。在这种情况下,我会建议多拍两遍,第一遍拍全景,中景为主;第二遍抓细节、抓高潮、抓表演,虽然很麻烦,但毕竟镜头丰富,而且这种方法特别适合舞蹈老师自己掌握,通过这种方法,我用家用摄像机拍过几支舞蹈,稍微剪辑一下,感觉效果不错,特意推荐给大家。

通过和他们的合作,我知道作为一名舞蹈教师,自己还要继续学习,多了解一些电视摄像技术的常识,了解一些简单的构图原则与镜头语言,了解一些在电视语境下表现舞蹈艺术的技巧,这样才可能拍摄出高水平的舞蹈节目。

上一篇:大学系部门户网站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合理地利用错误资源,演绎灵动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