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 凸显发展本质

时间:2022-08-07 12:14:10

坚持科学发展 凸显发展本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既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行动指南。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科学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自觉适应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彰显出改革发展三十年前所未有的新境界。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质的飞跃。

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发展的目的问题,是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问题,是决定发展中其他一切问题的首要的基本问题。建立在以人为本价值理念基础上的科学发展观,真正重视和尊重了人的全面的根本性的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1、坚持以人为本,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当代中国表现形态。坚持以人为本,既有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展的进步精神。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尊重和保护人权;就是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的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十七大提出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提高人的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健全公共服务,提高教育、医疗水平等等与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就是对“以人为本”的最好诠释。

2、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群众作为发展的根本力量,依靠最广大人民的力量谋发展,通过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促发展。

科学发展观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时表明,必须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并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要才、尊重创造,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二)坚持以人为本,不仅因为它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更体现了中国发展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1、以人为本,体现了发展理念的全面性。

首先,发展的价值目标的全面性。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人的发展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的目标,是需要的全面满足、素质的全面提高、能力的全面发挥。其次,以人为本是一个全面的价值理念体系,包括人的发展的目标、推动发展的动力和衡量发展的尺度等。再次,贯彻以人为本原则,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然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创造系统综合的社会生态条件。同时,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以以人为本为主线,全面、系统地凝练和展开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发展问题的思想理论成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推向更广阔的视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向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2、以人为本体现了发展理念的时代性。

一定的发展观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是反映特定的时代精神、时代特征及关于发展目标、条件、要求和方式等思想、观念的综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当今时代,发展观念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已成为普遍、必然的大趋势。在经济日益全球化和更加开放的时期,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在融入世界的今天,我们的发展理论必须与时代同步,与世界交汇,我们必须从全人类发展的高度来思考和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的确立,不仅反映了中国和世界发展实践的普遍要求,而且代表了世界发展理论研究的新水平、新高度。

3、以人为本还表现出普遍性特征和意义。

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高扬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把以人为本作为贯穿社会整体发展观念的灵魂,向全世界展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本”思想,对世界的发展理论和实践,无疑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和价值。从全人类发展的高度来看,当代中国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在发展理论上鲜明地体现了普遍规律和中国特色的统一,普遍价值和社会主义价值的统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从时代特点和中国国情出发,弘扬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精神,必将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普遍性传播和在新时代的演进。

二、“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的规律

发展观既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的看法,又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总的方法,是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体现。

(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说明和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最新思想成果。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事物的一种运动状态,是事物辩证的运动过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在发展中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构成了系统的整体发展。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要兼顾到系统构成的各个要素,并且让事物系统的、全面的、保持内在各要素关联的发展。同时,事物的发展又都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在与其他事物的普遍联系之中。一事物离开与他事物的联系就谈不上存在,更谈不上发展。事物发展必然与其他方面协调好关系,达到持续永恒的境界,才能健康发展。

科学发展观之科学,就是因为它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出发,尊重事实与客观规律,以谋求又好又快的发展为出发点,以探索发展的布局、模式、进程、机制为重点内容,科学揭示了发展的内在规律。

(二)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以追求正常与健康的发展道路。

1、全面发展,科学构建发展布局。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就是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目的所在。

总书记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把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建设成为“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强调全面发展,但并不是没有重点的均衡发展。在诸多的发展目标中,加快经济发展始终是最根本的。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其根本任务始终是发展生产力。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2、协调发展,合理统筹发展内容

强调协调发展就是要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适应、有序运行、循环互动、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辩证的发展就是协调的发展,协调既要认清矛盾的存在,又要认清联系的普遍;既要符合矛盾的产生、发展和解决,又要兼顾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只有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健康发展。

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做到“五个统筹”,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综合考虑;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促进经济和社会相互适应,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3、可持续发展,科学调节发展步伐。

唯物史观深刻论述了人、社会对于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的连续性,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辩证的发展观,还要从连续的、匀速的,保持一定后发力的角度来认识。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连续的,保持内在发展能力的健康文明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处理好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和关系,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所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相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和条件;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终点。

可持续发展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这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社会系统的整体性要求社会发展的全面性,社会系统的有机性要求社会发展的协调性,社会系统的的连续性要求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只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系统的有机性、整体性和连续性,才能在发展中保持社会的和平和稳定。

三、坚持科学发展就要统筹发展全局。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做出了新的重大发展,深刻地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集中代表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指导中国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所以,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改革发展全局,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期措施的协调性,真正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宏伟蓝图提供不竭的强大动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上一篇:教育的诗意与温暖 下一篇:论我对《奥尔夫音乐活动》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