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06 08:57:50

成本控制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文章从项目管理实践的角度论述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如何通过成本预测、编制目标成本、对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并就项目如何作好成本控制提出了若干解决方法及建议。

关键词:成本预测;目标成本;成本控制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基础和重点,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归根到底都是围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展开的,因此建立企业成本核算体系,加强对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对施工企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许多施工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还存在忽略项目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成本目标制定不严谨、测算不精确,责任不明确,管理人员和施工班组成本和风险意识不强等问题,这是影响其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合理确定成本目标,建立确实有效的成本核算体系,并对项目进行全过程成本控制。企业成本控制的方式及内容可以灵活多样,各个企业可根据自身条件,建立适合自己的成本核算体系。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建筑企业均采用公司、项目二级成本核算体系,由公司编制成本目标后以责任成本的形式下达给项目,再由项目将责任成本分解,落实到各个责任人,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

一、做好成本预测,确定项目目标成本

一项工程中标后,就会进入施工准备阶段,此时的首要工作就是搜集各项信息,对项目的成本进行预测,确定目标成本。需要搜集的资料包括投标文件中的技术标书、经济标书、图纸会审、招标答疑纪要,当时的人工及材料市场单价,关于项目周边交通情况、水电管道布置情况等信息。

(一)对工程直接费用成本进行预测

工程直接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及其他直接费用。

对于人工费,首先要了解当前建筑市场的劳务行情及工人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考虑赶工因素,确定人工单价,与预算工程量相乘,预测人工费支出额。

材料费在项目成本中所占比重可高达80%,应作为重点准确把握。要逐项分析各项主材、辅材、地材的供应地点、运输方式、购买价、采保费及装卸费,确定其市场单价。对于定额中材料规格与实际用材不符的,要确定其材料价差及材料用量差异。如对于实际采用的水泥砂浆配合比与定额规定不同,先计算出其材料用量差异,然后以施工预算中的实物量为依据,参照材料消耗标准以及材料市场单价,计算出材料的预测成本。

机械设备方面应优先考虑使用本公司自有的机械设备。如果公司使用的机械大部分为外租,那么在确定了机械租赁单价之后,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提供的机械设备的种类、台数、使用时间,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后,与设备租赁单价相乘,即可得出设备租赁成本。对于设备用电成本,可根据设备总耗电量与用电单价相乘得出,而机械设备的耗油成本可以根据设备的总耗油量与柴油单价相乘得出。

(二)对现场临时设施成本进行预测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拟定的现场所需施工管理人员及二线人员数量、最高峰工人入场人数和平均工人驻场人数、大宗材料的数量及堆放地点、工期长短等因素,确定临时设施的面积、生活用水用电设施的数量,与土建单方造价及水、电单价相乘,即可初步估算出临设成本。

(三)对现场管理费用进行预测

除上述两项费用开支以外,现场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交通费、文明设施费、检验试验费等因无定额可循,可根据以往工程施工中包干控制的历史数据预测开支数。

(四)对风险成本进行预测

工程施工进行当中,必须要考虑到一些不可预见因素,预测其风险成本。造成成本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不可抗力(如地震、洪水、台风、海啸等)、项目所在地的物价上涨、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及特殊施工方案等,如事先对风险估计不足,则会给成本目标带来很大的负担。以某集团公司承建的国际会展中心为例,其中的B、G标段由于工程规模大,对于各项物资的需求量大而造成该地区的主要建筑材料价格普遍上扬。又由于工期紧,结构工程部分基本上都是由工人加班加点完成的,所以在预测目标成本时就要将材料单价的上浮及人工单价里的赶工因素考虑进去。风险成本准确预测的关键是要熟悉工程施工方案,了解工程特点,掌握特殊施工工艺的方法,对项目所在地的周边环境及当时的物价水平做到心中有数。

除此之外还要确定外分包工程,是否由甲方指定分包商;材料的供应方式是否为甲供;标价与工期的包干方式等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以上各项预测成本,就可以初步估算出项目的目标成本,并利用以下公式求出公司的目标利润:

其中:

E――项目目标利润。

D――项目合同预算价(仅指企业项目自营工程,如基础工程、土方工程、装饰工程等)。

Ki――项目自营工程所产生的人工、材料、机械、管理等费用。

Z――企业上缴税金。

J――项目上缴企业及主管部门的管理费。

公司将目标成本以责任成本的形式下达给项目,作为项目编制成本计划的依据,并层层分解到各责任人,进行项目成本控制。

二、围绕成本目标,进行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的核心是对现场施工成本的控制,作为施工生产第一线的施工班组在控制成本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确定先进可行、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施工班组要结合项目所在地的经济、自然地理条件,项目的规模、性质、复杂程度及自身人员素质及装备条件,选择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艺流程并布置施工现场,保障施工的均衡性、连续性,降低工程成本。

(二)挖掘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人工成本

首先要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提高班组工人的操作熟练程度及个人文化素质;其次要合理组织施工,严格执行劳动定额,减少因重复劳动而造成的成本浪费;另外,要将工人的劳动成果与其收入挂钩,并给予适当的奖励,以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挖掘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人工费用。

(三)降低材料费用成本

材料消耗在工程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大,降低材料消耗,对于降低工程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降低材料费用,不仅仅是从材料的使用方面着手,更要综合考虑材料的采购、运输、使用及回收等环节,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材料成本。首先要做好材料的采购决策,进料的价格、质量、数量、时间及运输方案等因素,要在综合考虑施工需要及工程所在地具体情况后作出选择。其次,不断改进施工技术,使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开展材料的代用及综合利用,做到物尽其用。再次,加强材料管理,制定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仓储定额,做到材料的出入库控制有标准。最后,采用经济承包制,将材料消耗的定额指标,层层落实到工序,并制定相应的材料消耗节超奖惩措施。

(四)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

第一,结合施工方案,选择最适合项目的机械设备的种类及数量。第二,提高机械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防止因为操作人员熟练程度不够而影响施工生产正常进行。提高机械利用率。第三,督促设备管理人员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使机械设备尽可能地处于完好状态,提高完好率。

(五)节约现场管理费用开支

现场管理费用因各种工程规模不同,施工条件不一,是没有定额消耗量标准可循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不得超过标准。特别是现场管理人员的数量配备,应本着一专多能,少而精的原则。做好办公费、差旅交通费、业务招待费的使用计划,并按计划执行,实行责任制,节约有奖。

三、结论

公司建立成本核算体系,作好目标成本的预测工作并下达给项目,项目根据公司制定的目标成本制订成本计划,将目标成本层层分解,层层控制,归集实际成本数据,进行成本核算,才能真正发挥成本控制对项目的指导

作用。

参考文献:

1、唐红卫.关于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的探讨[J].集团经济研究,2007(4).

2、丁国庆.工程项目成本控制[J].集团经济研究,2007(7).

3、任汉波,赵连登,沙明元.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与控制[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其中,陈丹为注册造价工程师,建筑施工工程师)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加强财务治理 完善内部会计控制 下一篇:医院财务管理创新价值与动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