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美术课程设置

时间:2022-08-06 06:36:53

实用美术课程设置

笔者在教学一线从事美术基础教育近20年,经历学校从普通完全中学转制成中等职业学校的过程;从一名普通中学美术教师到部级重点职校美工专业组长,先后参与了省、市、区、校美工专业教学大纲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本文记述了笔者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粗浅看法。

一、课程的宗旨、目标、内容以及评估方法

教育对推动经济发展有着独特的重要性。课程设置中笔者认同卡拉汉提出的教育应帮助学生适应日后所踏足的社会,并帮助他们找到工作的观点,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第一原则是学生未来实际需要。通过三年的高中文化课和中等实用美术专业训练,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文化修养和专业技能的美术制作技术人员,并在保证大部分学生就业的基础上,注意发现、培养和鼓励部分专业突出的学生,报考高等美术院校继续深造,成为专业设计人才。笔者考虑到社会上专业需求综合性强,认为实用美术教育也不宜过专,课程设置内容应以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为原则。主要设置的科目有:

1、装潢设计课:包括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和书籍装帧设计、标志设计、字体设计及企业形象设计等,它教育学生将审美与实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依据产品的目的性、机能性及经济性等特点设计制作出符合时代审美要求的作品。

2、工艺美术制作课:目的在于培养和锻炼学生合理的运用材料及动手制作能力,以适应今后就业的广泛需求,教学内容包括喷绘、雕刻、材料应用、民间工艺等,具体的制作形式由学校经济承受能力及学生素质来选择。

围绕这些科目所必需开设的基础课程包括:素描、色彩、速写、基础图案、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必考的三门基础科目,要不间断开设,这对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有极大的好处。

这样课程设置的优点在于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使学生有很大的自,可根据自身能力和爱好灵活地调整所学各门功课的比重和进度,并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即可以为上大学打基础而偏向文科,也可以选学一名美术技术工人需要的技能。课程还需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带来的影响,课程设计一定要有前瞻性。

采用的评估方法注重实操性,每个学生的作业全部上墙展示,不但强调学生整体间的横向比较,还强调个体的纵向进展。在每一门课结束时测验一次,成绩占20%,平时作业成绩累计平均值占80%。毕业考试分理论考评和能力测试两种,测试成绩加平时作业及测验成绩达到及格准予毕业。笔者认为评估方式要时刻考虑学生就业和升学,学生应学习适合个体发展所需用的知识。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未来发展的多样性,在课程设置上以尽量大的灵活性满足各种需要,在教学中以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注重素质和能力的训练,教授内容注重实用性,尽量拉近课堂与社会的距离。

二、课程在设置和评估方面值得我们共同探讨的几个问题

1、传统性问题。以往的课程评估比较注重其甄别和选拔功能,教师扮演着终结性和唯一性的课程裁判者,致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评价和被测试的消极境地,导致建立在自省自审意义上的自主发展将没有可能变为现实。

2、前瞻性问题。从学生个体的成长过程着眼,既不忽视其当前在美术知识、能力及个性形成中的存在的问题,更要关注其发展的潜力和可能的进步。

3、差异性问题。如果不顾及学生原有基础差异和个性差异而用统一标准去评估其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将会窒息许多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热情。

4、互动性问题。在教学中应采取教师与学生相结合的多样的评估方法,重视发挥从学生侧面出发的相互评价与自我评价(个人内部的评估)的作用。

三、发展实用美术课程,以下几方面需优先处理

首先,相关美术知识量急剧增加,从而出现了教材过剩的现象。如果不加选择地全部吸收,就会引起“消化不良”。那么,在课程中应选择实用美术的内容,又如何组织这些内容,这是必须优先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教材内容做出适当的“裁剪”,取舍、增删与否,要根据本地、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而做出相宜安排,切忌简单照搬学科专家的方案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人”。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来拓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

其次,社会的变化与人的生活方式的变化对实用美术提出新的要求。课程要着力突破课堂教学的自闭性,主动建构与社会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从而使有字之书与鲜活的现实同化为充满生机的统一体,使实用美术课程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挥。

最后,教育现代化强调人与人之间,个人的内部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就课程实施而言,教师要努力改善和优化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自身首先是实用美术实施的基本条件性资源。在实用美术课程日益走向开放性、综合性、创造性的趋势下,教师要建构崭新的课程价值观,即以激发学生超越知识之上的智慧和激情。

上一篇:“生字娃娃”识字教学法等 下一篇:情感因素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