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时间:2022-08-06 01:55:20

农村中学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摘要】 目前,农村教育不令人乐观,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用的是新教材,教的是旧教法,仍然满堂灌,以知识传授为主,把教师作为中心。师资不足且水平低,政府投入少、教学设备差、教学手段落后、读书无用论泛滥和家庭教育缺失等反映了当今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

【关键词】 农村中学 问题 改进措施 1.农村中学发展面临的问题

生源不理想,农民家庭子女、外地务工人员子女比较多,单亲家庭学生比例较高,学生家庭教育环境不如意,学生学习能力普遍较弱;教师教学水平不均衡,既有非常优秀的教师,也有表现一般的教师;教学一线力量比较薄弱,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任务很艰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考评学校时重视升学率指标,学校的升学压力很大;中层管理干部成长较慢,急需提高;学校长期投入不足,办学硬件条件相对于城镇学校陈旧落后;教育经费匮乏,教师待遇偏低;城镇学校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加大,存在着优质生源流失的潜在危机;当地人口向城区移动,造成生源减少。

 2.造成农村教育教学质量下滑的原因分析

 2.1 教学手段的落后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发生转变。而这些转变顺利实现的一个前提就是需要有现代化教学硬件做支撑。教师的教学还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上。学校管理仍然是依靠“本本”管理,无法实现现代化管理手段;教师缺乏演示实验教学,学生动手实验研究少;落后的教学手段给农村基础教育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带来了挑战。

 2.2 教师自学自研手段落后

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加强自学自研,不断“充电”,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加强自学自研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待。但是农村中学科研意识薄弱:一是,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制约,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有的教学书刊得不到有效利用。二是,教师外出培训成果在校内得不到巩固练习和及时消化理解,不能内化和深化,久而久之,出现培训成果的流失。三是,缺少学科带头人,对科研认识不足,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还处于低水平的反复。

 2.3 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计划经济时代,很多农村家长送子女入学的原动力是希望子女升学后跳出“农门”,但大中专毕业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后,很多农村大中专生就业困难,使得一些家长对子女升学前景失望。另一方面,部分家长对学习成绩不佳的子女升学不抱希望,受个别没文化而富起来的暴发户的影响,便产生让子女失学上社会打工致富的念头。这些消极的社会舆论直接或间接的导致学生从学校流失。

 3.改进农村教育教学现状的措施

 3.1 做好控流保学工作,减少农村学生生源流失

民办学校是一支重要的办学力量,但要严格办学审批手续,规范办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严格招生,真正实行属地管理和免试就近入学制度;杜绝学生学期间转学,避免由于无序流动造成生源流失;提高对农村贫困生的补助金额,扩大补助范围;在升学上给农村学校一定的优惠政策。

 3.2 加大投入,优化条件

政府和教育部门在资金投向上偏向农村学校,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创造或改善学校食堂、宿舍条件,完善配套设施设备,优化环境,并做好校车接送、安全保障、卫生保障工作;加大教学设备投入力度,特别是现代化教育技术配备,完善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图书室的配置,提供优质先进教育资源。对具备条件的开展实施校校通网络和远程教育,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开阔教师和学生视野,放眼世界,与现代化教育教学接轨。

 3.3 强健队伍,提升素质

重视教师培训工作,针对教师的现状,分层次、分批次开展一系列新观念、新课程、新方法的定向培训;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鼓励他们深造学习,对取得高层次学历的教师给予一定物质奖励;鼓励提倡城区学校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优化教师队伍。

 3.4 支农支教,协调发展

建立优质学校支教制度,开展城区学校与农村地区学校间的"手拉手"活动,逐步实现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教师交流的定期化和制度化,拟培养的后备干部和骨干教师要有在农村学校挂职锻炼的经历,并与奖惩、职称晋升、干部选拔任用挂钩。农村学校也要相应安排一定数量的教师到城区学校定期培训。通过绩效工资向基层学校倾斜、改革职称评定办法、实行特殊岗位津贴。在农村中小学建设教师周转房,切实改善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生活条件,使城乡师资配置趋于均衡。

 3.5 教学质量的监控

在教学质量管理上,特别注重课堂监控,期中考试、期终考试等方面的综合评估,组织教师认真对每个过程进行质量分析并及时作为改进和加强教学的重要依据,在考试结果中,更注重是否提高。把所有年级、班级各门学科的考试成绩制成曲线图予以跟踪,升降趋势一目了然。每个学期组织多种座谈会,有教师的,有学生的,确保在评估方面的全面与公正。

总之,新课改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实施方法如何,主要看我们在各方面如何协调,把工作做得更好,农村初级中学校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用科学的管理协调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管理才能有新的突破,学校管理才能在时展的潮流中焕发生机并永葆活力,只有在科学细致的综合管理下,才能有学校的全面发展。 转前面的困难确实很多,但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经验与教训,会让学校的教学管理不断跟进与完善,在新的教学理念的引导下,让向科学要质量不再成为一句空话。

上一篇: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下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