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06 12:02:17

中国传统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建筑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历史的传承的过程,经过时间的积淀,存留于建筑之间,具有十分鲜明的历史和民族色彩。各种传统建筑在其生成之初,也都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的发展中起到过十分积极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传统建筑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它们或与时俱进对自身特点进行一定的改观,或抱残守缺最终被历史淘汰,最终成为书页上残留的文字。本文对建筑设计中的传统元素进行简单的介绍,对其加以分析,找出适合运用到现代建筑中的设计,并就如何具体运用进行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中国传统元素

1 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中,传统建筑因为无法很好的适应社会更新的节奏和发展要求,因此渐渐受到了冷落,甚至在历史中渐渐淡去,最终只存在于典籍当中,使得今人无法重现。但是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在各个领域掀起了“中国风”的热潮,就建筑设计领域而言,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对传统艺术的意识观念逐渐复苏,越来越多的传统元素被运用到现代建筑的设计中去。然而,中国传统建筑要想真正意义上的立足于现代,发挥其功用,就必须在继承传统之余,接受现代建筑的创新,才能拥有更加成熟和稳定的未来。

2 传统元素在建筑中加以运用的意义和目的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对各国的文化、经济的冲击已经日益严重。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样深受影响,在建筑行业中尤为突出,房地产市场中地域文化的特点越来越被激化,在城市化进程中传统建筑受到严重的破坏,欧式风格在各种类型的建筑中疯狂流行,四处都是西方文化,城市景观设计中欧式也受到青睐。种种现象显示了我国传统建筑中的文化危机。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具有五千年悠久文化的中国建筑,并设计出具有独特中国风格的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携带着大量历史信息,在我们研究历史、文化、科学各个方面知识的媒介中,古建筑的发展有着其生命的印记,是一个时代人们审美观的物化,了解建筑的内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通过对传统元素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的审美和思想、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和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这是一种精神特质的体现和升华。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可以体现一种精神本质,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互动的过程,使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互相融合和整合。我们对传统元素进行解读,并从中提炼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特征,运用于现代建筑中,使得建筑既具有现代建筑的高端性能,同时又具有传统建筑中华美、和谐,意蕴无穷的特点。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简化和融合,致力于创建出现代、简洁、舒适而又能体现中国主义精神和意境的现代建筑风格,形成一种新的而又适合中国国情和民族审美心理的中式设计理念。

3 中国建筑传统元素概述

3.1斗拱

斗拱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斜的昂组成,在结构上主要起到承重的作用,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经过斗拱传递道柱上。这是对建筑结构的一项巧妙设计,同时也是等级的象征,因此,后来渐渐淡出建筑设计舞台,仅作为装饰元素存在一部分的保留。在木构架之横梁和立住之间形成过度,使得横材方木相互重叠,前后伸出作“斗拱”与屋顶结构关系十分密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成为大小建筑的必用之物。斗拱的大小和比例依各时代的不同也略有分别,因此,斗拱的结构演变之序,成为鉴别古代建筑物以及考证其年代的基础方法之一。

3.2雀替

雀替指的是梁枋与柱交接处的托座,其主要功能在于增加梁端剪力,并且能够使得梁枋跨距减少。随着时代的发展,雀替的形态逐渐多样化,形制丰满,其实用功能反而渐渐淡化,而逐渐趋向装饰的范畴。

3.3 博风

博风又称墀头,是山墙的侧面,即建筑正立面方向在连檐与拔檐砖中间嵌放的凉快戗檐砖,一般采用雕刻花纹或人物作为装饰,同样随着时代的发展,实用性减弱,装饰性增强。

3.4 藻井

藻井是高级的天花,一般用于殿堂的正中,如帝王御座、神佛坐像等,其形状多种多样,主要有方型、矩形、八角和圆形等。藻井主要分为方井套叠式、盘茎莲花式、飞天莲花式等,其纹样大多复杂而多变,新颖而美观。

3.5 瓦当

瓦当俗称瓦头,是简瓦顶端下垂的构建部分,主要用于排水,造型基本为圆形或半圆形,后来逐渐以装饰作为主要的功能。

4 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4.1传统元素的直接运用

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尤其在建筑的设计上,格扇设计,门窗设计,台阶设计,以及吉庆图案的选用。如龙纹凤藻、回文水纹等,都是极具中国特色的设计元素,可以在现代建筑中直接加以运用。

其中,坡屋顶可以说是最具特色的一个元素,在现代建筑中仍可以运用坡屋顶元素来增加建筑的古朴感和韵味感。如北京友谊宾馆,主楼中部的屋顶设计成一个高大歇山重檐屋顶的形式使其在建筑中显得尤为重要。绿色琉璃瓦、檐口处的琉璃装饰以及灰色的清水砖墙的应用使得整个建筑烙下“中国”的印记。北京三里河“四部一会”办公楼运用重檐攒尖亭子造型使得整个建筑突出展现宫殿式的建筑形态。檐口下作仿石质的斗拱、梁枋形式的装饰元素以及石门,使整座建筑成为过目不忘的地标性建筑。

4.2传统元素的应用与创新

现代建筑设计中,对传统元素中的图案、色彩等因素都要进行一定的借鉴,但在借鉴的基础上也要有一定的创新,即对各种元素和造型的提炼和重组,使其融入现代审美,最终符合现代建筑设计美学的要求。还要依据现代的艺术手法,进行一定的抽象与拼接,以及一定程度的重构。这样,使得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设计新型完美的融合,提炼出最符合现代审美倾向的传统元素,在设计里体现一种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性格。宁波博物馆的外墙无疑是最具有特色的地方。利用宁波积留下来的旧物改造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瓦片墙,使其成为建筑立面的部分,不仅展现了历史的传统根基,同时也创造了一种新的立面形式。

再以香山饭店为例,从外形上,醒目的白墙,深色的压檐都带来视觉上极大的冲击,尤其是墙面的青砖线脚分割墙面的手法,其做法是中国传统的“磨砖对缝”工艺,而纹样则按照扬州纪念堂的墙体划分进行模仿。重复的菱形窗是高度抽象的结果,这来自园林建筑屋脊上竖置的叠瓦。其空间序列酷友一定的连贯性,适于营造庭院深深的美学表现。此外,流华池中心以小桥连接平台,与苏州博物馆的庭院设计异曲同工,也十分符合“流觞曲水”的意蕴。其借景入室的手法,对方和圆等中国元素的大量使用,使得这座现代化建筑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这种造型简单利落,协调统一,分布合理,将现代艺术的简洁明快与古典艺术的沉郁悠长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香山饭店见下图:

5 小结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建筑的功能复杂而又多变,人们对建筑的需求由起初的仅仅只满足使用要求,开始转变为更注重环境氛围、文化内涵、艺术品质等精神功能的需求。建筑不论从设计、材料还是设备方面的理念和构建都是日新月异的。民族的传统艺术形式要继承,但不是所有的艺术形式都要原封不动地照搬。在处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关系上,要找到传统与现代的最佳结合点,才能结合建筑的本身特点,设计出新的、具有时代性又兼顾历史性的建筑空间。

参考文献:

[1]郭新 曹梓煜,现代建筑中的中国传统建筑精神探讨[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11年04期

[2]王文刚,中西传统建筑浅谈 [J].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3]潘谷西《中国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上一篇:浅析地铁环控系统配电设计 下一篇:浅谈建筑幕墙结构检测和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