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工程项目投标管理工作的措施

时间:2022-08-06 09:38:41

加强工程项目投标管理工作的措施

【摘 要】建筑工程在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基于此主要论述了建筑工程项目投标管理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 投标 管理策略

引言

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制度的颁布实施,是建筑行业深化企业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它的出现使建筑企业在改革过程中显示出勃勃生机。对于建筑工程招投标的管理也顺理成章的成为衡量、贯彻、执行以及监督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建筑工程招投标活动中的管理方面进行研究,进而适应其规律、建立合理的投标程序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基于此主要论述了建筑工程项目投标管理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工程项目投标管理的意义

工程招标投标的竞争活动,对于建设单位来说,招标就是择优。一般来说,建设单位期望的是:先进的技术,优良的质量,较短的工期和较低的价格。建设单位通过招标从众多的投标者中筛选确定他们满意的施工队伍作为中标者。对于投标人来说,参加投标就是面临着一场竞争。不仅比报价的准确,而且比技术、经验、实力和信誉。为迎接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挑战,在竞争中取胜,投标班子应该由技术专业型、经营管理型、商务金融型等各方面的专业拔尖人才组成。当然,一个投标班子仅仅做到个体素质良好,往往是不够的,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协同作战,充分发挥群体的力量。对于一个公司来说,还必须做到保持投标班子成员的相对稳定,这对于其在投标活动中不断提高投标者的素质水平和参战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还应逐步采用或开发有关投标报价的软件,使投标报价工作更加快速、准确。

拥有一个专业性很强,高标准素质人员组成的投标班子,是投标人应具备的先决条件。如何利用这个班子所具备的各方面的优势而“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就是投标决策。投标人通过投标取得项目,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但是作为投标人来说,并不是每标必投。投标人要想在投标中获胜,即中标得到承包工程,然后又要从承包工程中赢利,就需要研究投标决策问题。投标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能否中标和中标后的效益,关系到施工企业的发展前景和职工的经济利益。因此,企业的决策班子必须充分认识到投标决策的重要意义,把这一工作摆在企业的重要议事日程上。

二、加强建筑工程投标管理的措施

投标决策的前期阶段必须在招标管理部门预审各投标单位的资质资格的前期完成。决策的主要依据是招标公告以及公司对招标工程、建设单位情况的调研和了解程度。如果决定投标,即进入投标决策的后期,它是指从申报资格预审至投标报价前完成的决策研究阶段,主要研究是否参与投标,投什么性质的标以及在投标中采取的策略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投标决策的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投标报价上。因为,不管投什么标,参加投标的目的就是要得到工程项目。投标人为了中标并获得期望的效益,投标程序的全过程中几乎都要研究投标报价的技巧问题。如果以投标程序中的开标为界,可将投标的技巧研究分为两阶段,即开标前的技巧研究和开标至签订合同期间的技巧研究。

2.1 投标决策阶段就要明确避免盲目投标的指导策略

投标决策是能否中标至关紧要的一步,每个公司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标都投,那样就可能造成严重的投标资源浪费。比如说有此地区地方保护极其严重,招标市场极其不规范的地区,进入前就必须慎之再慎,没有特殊的理由,就不要参与,还比如某此项目业主存在着诸如,资金不到位、征地未落实等问题,这样的项目要就极力避免。施工单位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着力打造自己的优势领域和优势地区,把企业的工作重点放在这此方面,才能使企业有一个好的市场占有率。

2.2 明确投标方案

投标方案是投标人经营决策的组成部分,指导投标全过程。影响投标方案的因素十分复杂,加之投标策略与投标人的经济效益紧密相关,所以必须做到及时、迅速、果断。制订投标方案时首先要,搞清楚业主招标文件的评分办法,并以此为基础来制作投标文件,尽最大的可能踩得分点。比如说,招标文件是采用综合评分法还是采用技术方案合格后,以报价决定中标单位的办法,这就决定了标书的重点是在报价,还是在技术方案。这些都需要在投标方案中明确。

2.3制订投标报价策略

现在的投标市场均已采取了工程量清单报价的方法。这种方案与以往的投标方法有明显不同,对我们的投标报价策略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其报价的核心在于,投标单价确定,清单工程量只用于投标,具体的结算数量以现场的签认数量为准。在实际的投标工作中,要从三个方面搞好不平衡报价工作,首先要对照图纸核对,工程量清单的数量。对清单数量小于实际数量的报价要适当提高,反之对清单数量大于实际数量的报价要适当降低。第二,提高则是对在实际施工中可能会改变设计意图和施工工艺的工程项目,并导致工程量增大项目的投标报价,降低在实际工程中数量可能减少项目的报价。第三,尽量提高前期工程的报价,减少后期工程的报价,以减轻工程项目的资金压力。通过不平衡报价的策略的灵活运用,就可以在按照投标总价不变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保证自己的利润。

2.4开标后的工作策略

开标后,若开标结果有利,就要立即与业主联系,一方面在第一时间安排项目主要管理人员与业主接触,同时着手组织施工队伍,做好进场施工的准备。另一方面,做好施工合同的谈判工作。尽管现在的建筑市场是卖方市场,我们施工企业依然要在充分尊重业主的前提下,合法、合理的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可为了中标盲目放弃自己应得的利益。

在开标结果对投标人不利的情况下,如果投标人能够调动各方面的因素,将建设单位原定的开标确定队伍的意图引向议标确定队伍的话,则投标人还有继续获胜的机会。投标人通过公开招标这一程序可以得知众多投标人的报价,但低价并不一定中标,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反复审阅,经过议标谈判,方能确定中标人。若投标人利用议标谈判施展竞争手段,就可以变自己投标书的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因为,投标报价虽是中标的关键因素,但却不是中标的唯一因素。建设单位既愿意改变开标确定队伍为议标确定队伍,其中必定有他的目的。投标人在摸清招标人的意图,得到其希望降低标价的暗示后,再提出降低的要求,但降低标价要适当,不要在损害投标人根本利益的情况下勉强行事。但是,由于我国建筑市场的日趋规范,这种情况已不多见。

2.5中标后的工作策略

在中标合同签订后,一定要做到“一快、两猛”既进场要快,上人要猛,前期准备工作要猛。这样才能给业主建立良好的印象,为下步投标打下良好基础。

三、结语

我国现有建筑工程招标市场主要是买方市场,施工企业存在着严重的僧多粥少的现象,竞争极其剧烈。施工单位只有全面提升自己的实力,同时拥有先进的技术,优良的质量,在业内有良好的口碑,这样才具有了竞争的基本条件,但只拥有这些还不够,还要在投标的全过程中,严格控制,制订合理高效的各种投标制度,方能在经营活动中立于不败之地。文章基于此主要论述了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曹著.建设工程招投标的发展之路[J].山西建筑,2007,(8)

[2]皮娟娟.工程项目招标阶段的造价管理[J].河南建材,2009,(1)

[3]李秀华.工程项目投标报价与风险管理[J].贵州水力发电,2008,(2)

上一篇:探析提高乡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及途经 下一篇:加强工程造价结算审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