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时间:2022-08-06 09:16:39

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摘要:有效的体育教学是指教师遵循体育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体育价值需求。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关键词:初中体育 有效教学 策略

体育教学是按照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有效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这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过程。如何开展有效的体育教学呢?以下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概括地讲,有效的体育教学是指既有效率又有效果更有效益的教学活动,有效的体育教学不仅注重教学的质量,更注重社会性,更体现个体的主体价值,这是体育有效教学社会化、人性化的一次飞跃。从有效教学的研究历史表明,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教学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研究的范式变化而不断扩展。因此,《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引发的体育教学观的变化也必然会引发体育有效教学理念的创新和变化。

二、有效体育教学的策略

体育课教学主要以室外课为主,它是以身体和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项特殊活动,在活动中除要教给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外,同时还要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种体育娱乐活动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下的体育课教学应做到:

1、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俗话说的好“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融入到集体中去,去了解他们,去关爱他们,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运动,要鼓励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坚信“金石可镂,朽木可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敢于拼搏,敢于挑战自己,使他们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只要教师关爱每一个学生,采取灵活趣味而又有针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期盼着你的课,期盼着参加到运动中来,让学生喜欢你,更喜欢你的课,那么教学效果就达到了。

2、打破传统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1)灵活多变的队形。

在课开始,我引导学生四列横队的站法让他们自己去设计各种各样的队列。同学们有时以小组为单位站立、有时成半圆形、有时成扇形、有时成梯形、有时成三角形、有时男女对立等等。当学生变换一次队形,我就会以赞赏的语气说:“今天的队形有创意”!同学们一起击掌表示成功。这种组织方式诱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2)丰富多彩的热身运动。

提到热身运动大家的第一个反应是跑步、徒手操,小游戏每次上课就这些,久而久之,学生感到乏味厌倦。在教学中热身运动内容要丰富,形式要新颖既有徒手体操,又要有器械操;既有原地的,又有行进间的;既有游戏,又有舞蹈;既有自创的,又有模仿的;既有传统的,又有现代时尚休闲的体育活动等等。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热身运动。例如:如果这节课上加速跑的话,那么我就选择练习反应“叫号追逐”跑的游戏;或者选择各种动物跑的模仿练习;还可以选择快乐健美操和街舞等。如果这节课上跨越式跳高,那么我就选择行进间的兔子舞或者自创桑巴舞的基本步;还可以选择女生的跳皮筋,男生的摸高游戏等等。这样既起到了热身的目的,又让学生感到新颖有趣,同时为导入新课铺路搭桥,激发了学生运动的欲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通过游戏、竞赛提升练习效果

将教学内容编入体育游戏中,能够给学生带来无情乐趣,大大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如:自创“各种接力、传递游戏”、“球类游戏”、等等,形式多样深受学生喜爱的游戏,给学生新鲜感,激发他们运动兴趣;同时根据初中学生好胜心强,喜欢比高低的竞赛心里,我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多种形式的比赛:如自创“换物接力赛”、“穿越障碍赛”、“短跑飞人赛”、“长跑达人赛”等等。通过比赛满足学生争强心里,同时在比赛的紧张的气氛中,学生可以持久集中注意力,达到较高运动强度,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体育课教学要开放化

在课程改革、教学不断创新的今天,体育课教学也应以创新为主,面向未来、面向社会。不应再是以教师为主的传授性教学为主,而应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尝试性教学为主,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兴趣和水平目标来安排课的内容,内容应以协作性和互为主,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再根据本课内容的需要来选择场地、器材等,要尽量让我们的运动场所向社会场所转变,让学生与社会接轨,这不仅是体育教学的功能,也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途径。教学时不应让学生清一色地去吸取某些知识、技能和具备的某些能力,而应多给学生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有选择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因此,教学时不应强求一律。体育课要开放,不光是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的开放,而更应是体育活动内容的设置要多样化、协作化、趣味化、强身益智化,从而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5、要重视教学的细节

教学本身具有一定的有文化属性,即教师和学生在何种氛围中发生互动和如何互动。教学不但要对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场地器材的布置等认真研究安排,还要对学生个体的身体条件、运动能力、社会交往、情感态度、体验感受等方面认真分析、关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教师要善于反思。

反思是一个自我调节、提高学习能力的有力工具。及时对无效、低效的课堂教学进行梳理,有助于教师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成功的机会,促进有效教学,让教师在课堂上充满信心。

总之,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要上好体育课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省大名县实验学校)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下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