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检验现状分析

时间:2022-08-06 04:06:03

临床微生物检验现状分析

临床微生物检验侧重对感染性疾病作出快速准确的诊断,为指导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准确、及时的信息。因此,做好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控制工作也就成为医院和微生物检验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及时、准确地将检验结果回报给临床医生,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临床微生物送检率和检验质量普遍不高,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以下几个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应加以注意。

1医院管理的问题

1.1医院对微生物室的投入不够微生物学检验较临床生化检验、免疫学检验成本高、技术性强、人员素质要求高,医院对微生物室的软件、硬件投人不够,特别是近年心血管、肿瘤等疾病发病率上升,医院管理者及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危险性及病原学检验的重要性有所忽视。临床科室开展微生物检验项目,专挑一些效益好、操作简单项目甚至采用给临床医师提供“开单费”吸纳标本,为获取局部利益,降低成本、取消室内质控、不参加室间质评。

1.2临床医师对临床微生物学新进展了解甚少临床医师不能借助微生物学知识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由于医师接收大量抗菌药物信息,用药前采集标本的原则遵循率低。有些医师甚至认为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限制了自由用药而加以抵制。

1.3职称评定受限临床微生物学工作人员现大多数按技师资格评审职称,人为地割断了与临床密不可分的联系;某些院校技师职称无研究生导师资格等,导致有一定临床经验同时具有丰富临床微生物学经验的人才缺乏,进而导致对新疾病病原缺乏预见性和警惕性,对生物恐怖缺乏足够的应对能力。

1.4危险岗位工作津贴发放不合理津贴发放,微生物室与检验科一样,低于感染病科和皮肤科的现象普遍存在。

1.5收费方式不合理目前各医院微生物学检验收费方式采用按项目收费,由于标本分离病原菌的不可预知性,阳性标本常因高昂的细菌鉴定及药敏费用导致赔本,制约了医院和科室开展工作的积极性。

1.6标本采集、运送过程中的问题标本采集不合要求,采集方法和时间、使用容器不当,标本保存和运送不及时不规范,标本标识不清等。

2检验人员的个人素质问题

临床微生物检验具有专业性、技术性以手工操作为主,多依靠形态学和生化反应进行鉴定,每一步骤均需要有效强的判断能力。虽然也有一些自动化仪器可以利用,但和临床基础检验、临床化学、免疫学检验等相比,检验人员的基础知识、个人经验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检验人员必须经常阅读有关资料,不断地进行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更新,提高个人专业水平和改进操作技术。检验人员都必须接受专门培训,学习新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掌握新型仪器的操作使用和维护[1]。细菌室专业人员应保持稳定,。纠正只求检验速度,不顾质量的不良作风。

目前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检验人员和临床联系不密切,包括与临床医生和与患者之间的联系,如果检验人员能做到随医生查房,多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对检验方案的设计及得出正确的结果无疑会有很大帮助。

3标本的质量问题

正确采集、运送和处理标本,对提高检出率是至关重要的。标本采集时间是否恰当采集方法是否正确是整个检验的关键。如中下呼吸道标本,临床医生不但要注意要让患者在用抗生素前或者停药24h后来采痰,还要是深部咳痰后第2口痰,并用无菌容器封装,然后及时送微生物室检验;间歇性寒战或发热的患者血标本的采集,寒战或发热的前后采集也有不同的时间要求,且成人与儿童的血量上也有区别;现在医院微生物检验的标本很多是由临床医生或是患者自己采集,特别是粪、尿和痰液标本。采集尿液多用中断尿采集法,尿标本要取中段尿10~20m,l并要排入无菌容器中;医生常让患者不经无菌操作自行收集中断尿,故常将外尿道的常居菌带入,造成标本严重污染。据研究,经严格无菌操作收集的尿液和不经清洗消毒处理,由患者自行收集的尿进行对比测试,往往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对于痰液标本,常由于缺少医生必要的指导,得到的痰标本常带有一定量的气管、咽喉及口腔常居菌,甚至有的根本没有下呼吸道的成分。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清晨起床后用凉开水漱口多次,以除去口腔内大量杂菌,用力咳出肺深部的脓痰,置于无菌容器中送检。

4检验方案设计问题

设计合理的检验方案对提高检出率也是至关重要的。如在形态学检验中常用的抗酸染色,多数实验室仍使用齐-尼二氏染色法,而这种方法和荧光染色法相比,阳性率要低10~30倍,尤其对用胺硫脲治疗的患者,这是因为胺硫脲能破坏分枝杆菌的抗酸性,而保留其荧光性。据资料介绍,有人用荧光法检查经多次齐-尼二氏染色法阴性的痰标本,阳性率高达13.5%。再有结核杆菌的直接涂片法和集菌检查法相比,后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前者,据调查,目前多数实验室仍使用直接涂片检查法。

在培养检查上,标本的前处理和培养基的选择很重要。有些临床标本,如痰、尿等,进行必要的前处理,可除去污染的杂菌,明显提高阳性检出率。在培养基选择上。如疑是淋菌败血症患者,选用血培养基应不含多聚茴香脑硫酸钠(SPS),因(SPS)对淋菌有毒性。为了抑制革兰阴性菌,分离淋菌所用的培养基一般都加万古霉素。但据研究,有的地区多达15%的淋菌对培养基中万古霉素敏感而造成漏检。再比如,在取粪便分离培养时,常规所用的培养基是伊红美蓝琼脂和SS琼脂平板。在这两种培养基上,致病的肠杆菌科细菌能被选择出来,但同样能引起腹泻的弧菌科有些细菌,如副溶血性弧菌因具有嗜盐性,在伊红美蓝琼脂上是不生长的,在SS琼脂平板上多数也不生长。如果对这类细菌仍用常规培养基分离培养,其结果也是造成漏检,所以在培养前做培养基性能试验,对培养基质量进行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笔者认为以上几方面是临床微生物检验中比较关键的问题,实验后的数据处理、结果报告等方面也是影响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因素。能从上述几方面注意微生物检验质量问题,临床微生物检验的现状一定会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1]李振林.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广东科技出版社,2008:193-194.

上一篇:催产素足三里穴封闭治疗产后尿潴留47例 下一篇:浅谈输精管节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