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钗的十三个X

时间:2022-08-06 04:02:00

6亿的制作成本6亿的票房,这是组对于张艺谋和张伟平来说很糟糕的数字。作为旁观者,在《金陵十三钗》的上映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一些因素,在影响着票房,影响着一些貌似不可撼动的东西。一切都值得反思。

电影《金陵十三钗》,导演张艺谋,幕后操手张伟平,发行公司新画面。在2011年的贺岁档里,又一次把所有人的目光聚集到了一起。不管是侧露还是外露,反正霸气是摆在那里,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密集关注与纷纷扰扰,影片如期上映。事到如今,影片的结果也算是有了个定数,说败谈不上,说胜就更无从说起了。但是作为旁观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确实有那么一些因素,在影响着票房,影响着一些貌似不可撼动的东西。

对于这个级别的影片,决策上的失误要比操作过程中的失误带来的伤害要严重的多。和中小投资的影片相比,其实一些小的问题不应该会影响到大局,一个片子的整体运作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说要给十三钗挑挑毛病的话,我认为是决策上和操作上的失误与大环境以及竞争对手产生了化学反应,一些看起来并不致命的问题凑到了一起,终于造就了今天的局面,也可以当做是蝴蝶效应吧。

1 :过于自恃 轻视对手

从最初的传言“博纳三部大片围剿十三钗”开始,就隐隐约约地在告诉大家,这个档期还是十三钗的天下。对于所有业内业外关注电影的人来说,在开始阶段没有太多的质疑声。除了少数人对张艺谋誓死抵制以外,大家的看法趋于一致。加上影片质量确实不错,片方信心十足,一番豪言壮语之下,才有了后面的一系列堪称自焚的过程。直到今日,十三钗以微弱优势领先于龙门飞甲,也就是这个“微弱优势”,才尤其显得颜面扫地。

2:口号票房预期与制作成本虚高

浩浩荡荡的6亿投资,中国历上投资最高的一部影片。贝尔1.2亿片酬,也创下了片酬新高。在近期的许多有关十三钗的议论中,对投资额度的质疑声非常大。许多制片、后期制作领域的同行对其6亿资金的投向进行各种猜测和剖析。10亿票房的口号想必也是为了呼应投资量而产生的,他总不能告诉你花了6个亿,超过一半的收入要靠海外和非院线渠道产出,并且这个口号还要承担着捍卫张伟平和张艺谋在中国电影市场地位的责任。一个不贴地气的投资,一个不贴地气的票房预期,岂不是给看笑话的人抖了一个大包袱。

3:题材雷同与档期不协调

其实这一条,貌似比较牵强,但还是有它的道理。从《南京南京》到《拉贝日记》,讲的都是类似的历史背景下的故事。大家对前两部还是有点心有余悸,对内容的印象上会有防备心理,加之本身故事确实过于沉重,又恰逢处在辞旧迎新的大气氛中,肯定会给负面评价有机可乘。当然我并不认为这个所谓的不和谐因素会对影片的票房造成太大的打击,张艺谋的片子总有借口骂,也总有更多的理由让更多的人去看。所以这一条原因吃亏吃在不是骂,而是因为某些镜头或者视觉刺激的问题建议不要看。这还是比骂还要可怕一些。

分账比例、最低票价

其实分账比例的事,还是要归功于二张。在他们的带领下分账比例从最初的33%一路杀到今天45%,这一次张伟平提出要打破惯例,提高票房分账比例和最低票价,理由是:“做影院的人,盖影院还落下一个固定资产。我拍电影如果亏钱,手里就只剩一张盘,风险都在我身上。

最激烈的矛盾应该是发生在院线与影院之间签订的合同高于发行方所规定的最低票价和分账比例,从而造成按照原来跟影院签订的合同,影院放映一场,院线亏一场。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不能全怪新画面,院线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和影院资源,为了一些盲目求大的业绩,会与一些好终端签一些过低的合约,现在的分账比例还是倾向于终端的,随着政策慢慢倾斜回制片方,院线当然要对自己种下的恶果买单,片方没有义务为你去承担抢占市场占有率的高额代价。只是新画面的做法过于强硬,看起来貌似没有商量的余地,也没有打算商量的意愿,那么作为院线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当然火冒三丈的可以理解。

这个炒作历时至少两周,都是业内人在自娱自乐,看的普通观众来说云山雾罩,实际的推广作用真正起了多少无从知晓。

6:胶片考核

30万胶片考核还要预付款,我始终没想明白这是一笔什么账。如果仔细分析下来,现在全国仅剩的2000块左右胶片银幕掌握在部分老影院手里,相当一部分在二线城市的剧场和少数高端影院的小厅。那么不知道新画面有没有核算过这些影院的产出能力。我给他按照万人空巷的方式算一笔账:场均100人×人均票价45元×一天4场=18000元。其实对于一个二线老影院和小厅来说已经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在这种情况下要16天-17天完成考核任务,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嘛。30万一部拷贝对于一个小厅或者上座率不高的二线剧院,在影片长达一天只能排4场的情况下,要这么久才能收回拷贝成本,还谈什么盈利。所以大多数影院望尘莫及,看着胶片从眼前飘过都不敢伸手抓一把。这其实不是霸气,这是被霸气冲昏了头脑,这个数量定的不是利润最大化,丝毫体现不出霸气的同时,其实是一笔特可笑的糊涂账,完全就等于是放弃了这些银幕,自绝退路。

7:院线谈判

其实这本身就是一场闹剧。作为院线和新画面任意一方,都没有强硬的立场。也就是说院线做不到谈不拢就不放映,新画面也做不到谈不拢就不发行。大家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但是又要为了利益硬摆出一副强硬的样子。作为院线来说在前期谈判就算不能压倒对方,其实不是对新画面妥协,顶多是对预期利益的妥协罢了。签完合同后主动权又掌握在自己手里,想做点落井下石秋后算账的事情,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最终受损的是谁,谁痛谁知道了。

8:博纳停映

假如说以上的种种都是太过于霸气的表现,那么在博纳影院停映的这个事件来说,就显得小肚鸡肠了,或者说叫不懂得做人的道理。偷不偷是它的问题,结账不结账也是它的问题。不能在影片还没有上映的时候就把对方假设为违规的一方。其实恰恰如果新画面供了片,在后续上映的过程中发现博纳影院的违规操作,那才是真正掌握了主动权,倒时候不管你是申请有关部门介入还是直接停映,说起话来怕是比这样要洋气了许多。你在做的是发行,在终端为王的时代,一部电影再无敌,也做不死影院,你顶多只能恶心恶心他,仅此而已。

9:1.3k数字机不放映

据统计现在全国仍然存有1000块左右的1.3k数字放映机,大多分布在三线城市和郊区。据称可能是因为盗版和市场不规范等原因,所以最终没有在1.3k数字银幕上放映。同期上映的《龙门飞甲》《亲密敌人》也都没有选择1.3k数字上映,但就算都上映也绝不是张艺谋的对手。龙门突出的是3D特效,亲密敌人的受众是年轻白领,但是张艺谋,他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张艺谋。这在三线城市和郊区县影院里,是一年里最值得期待的导演了。在这1000块平时不起眼的银幕里,十三钗绝对可以占有控制权,就算只能产出个几千万,对于现在的十三钗票房来说,应该算的上是雪中送炭了。而且作为唯一一个不做1.3k的理由:盗版,也在上映一周后崩盘,高清金陵十三钗光盘6元强势入场收钱,牺牲了1000块银幕换来了8天的心理安慰,这笔账又怎么算呢?

10:关键档期没有有特色的发行策略

从影片上映以来,不算首周末的密集观影,还横跨两个很重要的档期。圣诞节和元旦小长假。对于这种节日,影院的排片有的时候是不同于往常的。比如圣诞节的黄金场,大家铺天盖地的往影院冲,这个时候的排片讲究的是翻台快。所以哪个片子时间短,一天可以多排几场,影院当然愿意排,反正都是一样的满。但是作为十三钗来说,从票价上没有优势,从时间上更处于劣势。那么在特定的情况下,节目选择也没有了优势,各方面都不存在优势的情况下,十三钗并没有做出任何应对临时情况的策略,那么在抢钱阶段的损失是翻倍的,对于其他影片来说也是彼消此长的。

11:阵地宣传

十三钗在阵地宣传这块的不作为是有两面性的。单从十三钗影片本身的认知度来看待影院阵地,在这个档期去影院看电影的观众几乎没有人不知道金陵十三钗正在上映。大多数人进影院就是有目地、有选择的来看电影的,故确实没有必要铺天盖地的摆摆挂挂。换做我有可能也不做立牌展架喷绘,影院喜欢的话自然会自己掏腰包做宣传,不做也无所谓反正认知度摆在那里,LED大屏幕滚来滚去一片一片的十三钗排场,没有什么大碍,还省了许多宣传成本,是个能算出来的实惠帐。可是有句古话叫知己知彼。在自己做决定的同时至少也看一眼对手是怎么做的。在呼声上处于劣势的龙门飞甲的选择当然是截然相反的,所以你看到许多重要的影院阵地几乎全部张贴的是龙门飞甲的宣传画,在阵地上输给龙门飞甲,多多少少还是影响了一些临场选择的票房收入。

落地活动滞后

12:在二张举行的,特立独行的,全球首映礼之后,主创人员没有太多的巡回见面会活动。仿佛就像1982年中国足球队提前放假准备庆祝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杯的时候,情况变了。临时又把大家召集起来,在上映10天以后又要组织各地观众见面会。全部费用由片方统一支出,完全一改上映前的牛气冲天的状态。估计这一路下来,多要出来的那2个percent又得吐出去不少算是一个哭笑不得的无奈之举吧,想想也挺悲剧的。在这个时候影院的积极性又不是特别高涨,强忍着内心的不痛快,拉下脸来做活动,要知道半个月已经快过去了,大势已定。

13:口碑维护和危机公关

作为新画面这种传统派的公司来说,人脉基础本来是优势,但是前面的种种事情导致了关系没有维持好,市场讯息捕捉的也不够灵敏。在票房达不到预期的时候,显得格外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裸的数据面前,基本丧失了自救的能力。就连海外的上映情况也被看笑话的拿来调侃,狠狠地在伤口上撒下一把苦盐。

上一篇:家庭游戏 第3期 下一篇:3D电影转制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