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时间:2022-08-06 12:45:01

中西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摘 要】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药物疗法,互补优势提高临床疗效,提高受孕率。方法:中药联合达英-35和(或)二甲双胍,中药周期疗法联合氯米芬。结果:发挥各自的治疗优点,降低各自的副作用,提高妊娠主。结论:将会成为颇有发展前景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西医结合;防治并重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持续性不排卵、高雄激素或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的症候群。是不孕妇女中最常见的代谢与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月经失调、不孕、多毛、痤疮、肥胖、黑棘皮症,远期合并病有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约50% PCOS患者超重或肥胖,其中多数是腹部型肥胖,超声检查双侧卵巢为多囊改变。西医主要通过降低血雄激素水平、降低LH水平、改善PCOS的胰岛素抵抗和诱发排卵等治疗改善症状。中医治疗根据辩证论治通过补肾填精,调补冲任;或化痰燥湿,活血调经;或泻肝清热,除湿调经;或理气活血,去瘀痛经等治则,结合月经气血阴阳变化用药,改善机体的内在环境,重建正常有经周期,提高受孕率。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以发挥中医改善身体受孕内环境和西医促排卵的互补优势,提高临床疗效,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中西医结合方法有中药联合达英-35和(或)二甲双胍;中药周期疗法联合氯米芬。

1 中医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认识

中医古籍中并没有“多囊卵巢综合征”这个病名,而是根据其临床表现在“月经后期”“闭经”“不孕”中论述。临床上主要以月经不调(月经延后、月经稀发、甚至闭经)、不孕、肥胖、多毛、黑棘皮等为主要表现。《傅青主女科》载“经水出诸肾”,指出了肾气盛是产生月经的基本条件。肾虚是本病的基本病因。刘瑞芬教授认为[1]本病的病机属肾虚为本,痰瘀为标。肾精亏虚致卵子难以发育成熟,无优势卵泡或排卵困难是排卵障碍的根本。脾肾阳虚运化失职,又可引起痰湿,症见形体丰满或肥胖,带下量多,苔白腻。肝郁化火,症见痤疮、多毛、苔薄黄,脉弦或弦数。痰瘀搏结,日久成瘕,见卵巢增大,伴经血暗红,舌黯红或有瘀点。综上所述,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肾虚,导致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产生痰湿阻滞、气滞血瘀、肝经郁热等诸多病理变化,使冲任二脉受损,胞脉不畅,排卵障碍,血海蓄溢失常而致不孕。

2 现代医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认识

2.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以慢性无排卵(排卵功能紊乱或丧失)和高雄激素血症(妇女体内男性激素产生过剩)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多毛和(或)痤疮,是最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疾病。其病理生理改变十分复杂且不完全清楚,近年被大多数学者接受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定义为胰岛素对葡萄糖反应减低)和继发的高胰岛素血症所致的代谢紊乱。高胰岛素血症可使卵巢和肾上腺产生的雄激素均增加,同时抑制肝脏合成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DG),使游离的有生物活性的雄激素增加,卵巢局部雄激素合成过多,使末成熟卵泡闭锁不能排卵及多毛、痤疮等高雄激素血症相关的临床表现。

2.2 重度精神紧张、过度焦虑或抑郁的妇女多伴有高泌乳素血症(HPRL),并可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而致无排卵性闭经、不孕症。PRL能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正常的PRL对卵泡发育非常重要,但过高则抑制卵泡发育和排卵,其生理作用不仅限于生殖系统,还包括代谢和水盐平衡作用,类似于中医“气”的推动和输布作用。

2.3 肥胖性不孕症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为PCOS、HPRL及PCOS合并HPRL。当女性因某种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导致垂体分泌功能异常,垂体泌乳素分泌增加导致HPRL,或出现PCOS使血浆内雄激素水平升高,都可以引起脂肪代谢异常,导致脂肪堆积及肥胖。

2.4 PCOS患者的LH水平升高是由于多种因素作用的继发性调节障碍,其中在下丘脑水平由于多巴胺与鸦片肽对GnRH神经冲动抑制机制分离,导致GnRH脉冲增加是首要因素。精神科医师研究精神-神经-内分泌-免疫之间关系时喜用催乳素。PRL是应激时活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后释放的,应激可致PRL升高。

2.5 心理社会紧张性刺激及由它们引起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会通过一定的机制被转化为自主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的改变而致病。

3 中西医结合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3.1 中医辨证论治 依据本病病因病机,董淑君教授[3]将本病分为4型,即肾虚型、痰湿阻滞型、肝经郁热型和气滞血瘀型,肾虚型治法为补肾填精,调补冲任;方药为右归丸加减。痰湿阻滞型治法为化痰燥湿,活血调经;方药为苍附导痰丸加减。肝经郁热烈治法为泻肝清热,除湿凋经;方药为龙胆泻肝汤加减。气滞血瘀型治法为理气活血,祛瘀通经;方药为膈下逐瘀汤加减。

3.2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 周期疗法是以生殖节律理论为基础。根据女性生理周期将月经周期划分为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4期以调整月经,顺应了肾的阴阳消长变化。选用调周1、2、3、4号方以调经、促排卵。行经期,旧血泄去,新血随生,是气血活动最显著的时期,整体趋势向下,治宜因势利导、顺水推舟,方选调周1号(肉桂l00g,党参15g,丹参15g,赤芍15g,川芎l0g,当归15g,莪术15g,益母草15g,桃仁12g,川牛膝15g;北刘寄奴5g);经后期,血海相对空虚,冲任暂时不足,应补肾填精,滋阴养血,及时补充卵泡发育初期的营养,使其发育成熟,方选调周2号(紫河车l0g,党参15g,何首乌15g,黄精15g,菟丝子15g,仙茅l0g,淫羊藿l0g,益母草15g,半夏l0g,当归15g枸杞子15g,女贞子15g);经间期,为重阴转阳期,应在补肾阳的同时加用益气活血药,以促进阴阳的顺利转化,促进卵泡发育并促使其外排,方选调周3号(肉桂10g,羌活l0g,丹参25g菟丝子15g,枸杞子15g党,参15g,当归15g,何首乌15g仙茅10g续断20g,炒枳壳15g,淫羊藿l0g);经前期,为阳长阴消期,应在补肾基础上活血化瘀,引血下行,促使内膜脱落,月经正常来潮,方选调周4号(巴戟天10g,当归15g,覆盘子12g,枸杞子15g,菟丝子15克,党参15g,何首乌15g炒山药15g,淫羊藿l0g,续断20g,补骨脂l0g,柴胡l0g)。

上一篇:谈突破书面表达瓶颈的原则与方法 下一篇:以“导”引读 用“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