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互动技术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2-08-05 08:04:15

运用互动技术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教育不断变革,反过来,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又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交互式电子白板和互动反馈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进入日常的课堂教学,给传统课堂带来了生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让每个孩子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之中的目标。那么,互动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又会给原来一直主宰课堂的教师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设备的不断更新,为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和更大的挑战。以交互式电子白板和互动反馈技术为主要代表的互动技术进入日常课堂,弥补了网络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不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课堂教学要素之间的互动机率,使更多的孩子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互动技术进入课堂,为促进师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互动技术转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

曾经有记者问:我们听许多校长说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是最难的,您为什么说容易呢?因为我们没有刻意去培训教师或者强迫教师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而是在运用互动技术的过程当中,教师的教育理念潜移默化地转变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把学生的原有认知作为教学的依据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无法根据学生的原有认知进行教学设计或调整教学策略,只是一味地走自己的教案,或把学生当做一张白纸,或把学生当做什么都知道的小精灵。当今,学生获取信息和学习的途径很多,而且社会力量办学又使学生牺牲了双休日乃至假期,去学习一些超出自己认知能力的东西。所以,在新授课前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非常必要。通过运用互动反馈技术,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现有思维方式,了解学生对要学习的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以及学生生活的实际状况等,使课堂教学能够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为了解学生对学习某篇古文的认知情况,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题干:初读课文后你的感受是( )。

选项:①比较难读;②比较难懂;

③语言简洁;④富有韵味;⑤含义深刻。

从反馈结果可以看出,71%的学生认为难读、难懂。反馈数据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为下一步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和相关策略的调整提供了依据。

2.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动开悟,悟生慧。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许多知识和经验都是在动中获得的。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扼杀了学生的动,让学生成为顺从教师指挥棒的小绵羊。长此以往,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被抑制在了孩童时代,这也正是我们教育改革要攻克的壁垒。只有学生动起自己的小手,开动自己天真无邪的小脑袋,张开与人交流的小口,在动中领悟,在动中解决疑惑,孩子的聪明智慧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我们才不会匮乏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互动技术为学生动起来创造了有益的条件。教师要围绕如何让学生在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如在学习“两条直线位置关系”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自主或者合作利用手中的两根小棒摆一摆,看看两根小棒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并把自己拼摆的结果记录在本子上。而后,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智能笔功能,让学生把自己认为和别人不同的拼摆结果一一展示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最后,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拖动、擦除、旋转等功能,使不相交的直线延长后相交,不同摆放的两组直线旋转后形成了形状相同的两组直线,把相同位置关系的两条直线擦除,交互式电子白板上清晰呈现的是相交与平行两种位置关系。在相互交流、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清晰呈现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过程中,学生探索出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实现建构

“动”还表现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往往是被教师忽略或简单处理的。这里所说的互动交流,不是指一名学生回答不出来另一名学生替他回答问题的交流,而是比较深层次、广泛的交流,即在相互交流中达成共识或阐述自己的疑惑。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或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展开互动交流,在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锻炼表达能力,在交流中实现建构。

如在学习《分数初步认识》时,为了检验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题干: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能用 表示吗?

选项:①能;②不能。

从反馈结果可以看出,有近1/2的学生对平均分的概念还是有些模糊。他们认为分成的每一份之间的距离相等,所以就可以用1/4表示。看到这个反馈结果后,教师将选择不同答案的学生两人一组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又让选择不同答案的几名学生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学生间不同方式的交流,学生渐渐统一了观点,明确和建立了正确的平均分概念。

教师在运用互动技术的过程中,教育理念潜移默化地发生了转变,把学生的原有认知作为教学的依据,把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作为学习的方法,把让学生互动交流作为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了教学的实效。

互动技术的应用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互动技术进入日常课堂教学会增加教师的负担吗?”一位记者曾经问过我这样的问题。我肯定地回答:“不会。”

她惊奇地告诉我:“您是第一位说不会增加教师负担的校长!”

不论是互动反馈技术还是交互式电子白板,其操作是非常简单的。只要教师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都能很快上手,无需进行过多操作培训。超强的互动功能为我们制作教学课件提供了诸多便利,大大节约了教师运用其他平台制作课件的时间,避免了学生与媒体进行交互的弊端。如在《锐角与钝角》的巩固练习阶段,教师总要设计让学生通过一个角来判断这个三角形可能是什么三角形、必定是什么三角形。没有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时候,教师会用比较硬的纸板裁出三个三角形,放在书包或箱子里。练习时,拽出三角形的一个角让学生判断是什么三角形。有计算机辅助教学时,我们用其他平台制作这样一个课件,至少也要花上十多分钟时间。而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智能笔或导入资源库中的三角形,十几秒钟就可以制作完成了。通过白板的漫游功能,可以使三角形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上下左右出现其中的一个角让学生判断,从而让学生总结出:当出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钝角或直角时,这个三角形必然是钝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而当一个角甚至两个角都是锐角时,不能准确判断是什么三角形。我们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拖动功能,让学生拖动三角形的任意一边来变换三角形,在此互动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从而突破学生认识上的难点。

从以上一个小小的例子不难看出,互动技术的应用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方便了教学,更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互动技术的应用促使教师深入理解和把握教材

要想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争议的按点和能够让学生互动的课件,就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教材。就像邓颖老师在BBS论坛中说的那样:“设计按点和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过程就是深入理解教材的过程。”

这主要体现在,首先要准确找到教材的重点和学生认知的难点,围绕重点和难点设计按点和互动白板课件。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教师针对本课的重点设计了如下问题:

题干:下面四组线段都一定能组成三角形。

A.4、5、6 ; B.5、6、10;

C.4、5、10; D.4、6、10。

选项:①能; ②不能;③不一定。

可以看出,这个问题就是紧紧围绕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设计的。其目的一是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二是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反馈后,教师让学生运用自己手中的小棒进行拼摆,同时请不同的学生把自己的拼摆结果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旋转和拖动展示出来。从而通过观察和分析,总结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

其次,体现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感知、形成正确概念。动是学生的天赋,在动中让学生感知事物的规律,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中间也可以体现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比如,在学习《平移与旋转》时,教师通过让学生运用三角形拼摆出一个漂亮的风车来感知平移与旋转。学生运用白板的拖动和旋转功能,将交互式电子白板中提供的直角三角形,放到十字型的轴旁,拼摆成风车。然后将其建组,并利用旋转功能使风车旋转起来。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感知什么是旋转、什么是平移。

再次,教师只有真正理解和把握教材才能够设计出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练习。在学习“三角形的特征与面积”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题干: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摆出一个( )。

选项:①长方形; ②正方形;

③平行四边形; ④梯形。

在获取反馈信息后,教师在白板上出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图形,让学生通过选择证实自己的判断。我们看到,学生通过复制、粘贴或拖动克隆,制作出了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然后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旋转、拖动、垂直与水平镜像等功能,把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拼摆出了能够组成的所有图形。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兴趣得到了激发,教学重点得以突出,教学难点得以突破。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互动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教师深入理解和把握教材确实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互动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普通教师与特级教师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能否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控。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看到很多教师是在走自己的教案,只要有一名学生的回答符合自己的提问目的了,就会很快进入下一个环节。对于其他学生出现的问题或提出的疑问置若罔闻。互动技术的应用,在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同时,促使教师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在依据学生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应变课堂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有相应的预测和策略的制定,在出现不同的反馈信息时能够按照预定的策略进行有效教学,同时,还要能够应变没有预测的结果。长此以往,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就会有很大提升。

如在作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文章开头、结尾与中心内容的关系,以及开头和结尾的内在联系,教师选择了某个学生习作的开头和结尾,让学生阅读后进行选择。

题干: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好吗?

选项:①好; ②不好。

教师在设计时预测可能出现的结果为:A. 20%认为好,B. 60%认为好,C. 100%认为好。策略:如果出现20%或60%认为好,就让学生分成小组说说自己的理由,再进行全班的反馈说明,学生分别阐述完后进行第二次选择。如果出现100%认为好,就出示学生作文的中心段落,让学生阅读后再进行第二次选择。在课堂教学中,学生100%选择了“好”。于是,教师出示了习作的中心段落,学生阅读后进行了二次选择,结果71%的学生改变了自己的选择,认为“不好”了。教师这时请改变选项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一名学生说:“他开头说找一个帮助自己的朋友不如找一个挑自己刺儿的朋友,但中心段落却叙述的是这个朋友如何帮助自己,开头和中心内容不符。”还有一名学生说:“他的开头和结尾也不相互呼应。”

在学生的相互交流中,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开头和结尾要与中心内容相符,开头和结尾也要对应。

正是有了一次次反馈结果的预测和教学策略的预定与随机调整,才使得教师逐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随机应变能力。即使出现了和自己预期反馈结果有很大差异的情况,教师们也能够很好地运用有效的策略和手段,解决随机出现的问题。教学实践证实,互动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幅提升教师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

互动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前面的阐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互动技术的应用不仅促使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教育理念的转变,还使教师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陈雪莲老师是位年轻的数学教师,工作十多年从没有走出过校门参加区级的展示课、研究课或教学评优,更不用说参加市级和全国的教学评优了。两年来,正是互动技术的应用使她迅速提高教学水平,增强了自信心,取得了好成绩。

互动技术有效应用的研究,为每一位教师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教师们的课例、论文多次在全国和北京市评比中取得佳绩,从而证实了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的大幅提升。

实践证明,互动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对于逐步树立与实现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工人子弟小学)

上一篇:房地产施工管理及技术手段探究 下一篇:PM结构设计在砌体建筑房屋结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