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习效能的培养

时间:2022-08-05 10:56:02

试论学习效能的培养

摘 要: 自我效能理论是社会学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效能感是影响学业成就的核心因素,它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学业选择、学习的努力程度和坚持性,而且与他们的生理健康、未来发展息息相关。本文阐述了学习效能的内涵,分析了国内外对学习效能的研究现状,并且提出了培养学生学习效能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自我效能 学习效能 培养策略

一、学习效能的内涵

申克(1991)认为学习的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给定水平上成功完成给定任务的信念,他认为学习的自我效能应该是特殊的。我国学者路海东等认为,所谓学业自我效能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学习和作业能力的主观评价。班杜拉把知觉到的学业自我效能(perceived academic self-efficacy)界定为“个体对自己组织和实施达成预定的某种教育成就的行动过程的能力判断”。学习效能就是个体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念,即学习者对能否组织和控制学习行为,以实现特定学业成就的能力的一种主观评估。

学习效能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内的应用。“自我效能”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班杜拉于1977年发表的论文《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有效控制自己生活诸方面能力的知觉或信念。(Bandura,1989)在班杜拉看来,自我不是一个决定或引发行为的精神性的实体或动因,而是一系列与知觉、思维等有关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自我效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个体以自身为对象的一种思维(self-referent thought),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某项活动所具有的能力的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班杜拉指出,人们接受并整合来自实践的掌握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及在活动中的生理和情感状态等方面的信息形成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机制又通过影响个体的认知过程、动机过程、情感过程和选择过程而调节人类活动。

学习效能是影响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个体的学业选择、学习努力程度、面对困难任务的态度、学习的坚持性,还与他们的学业归因、目标设置、学习策略和学业焦虑等息息相关。

二、学习效能的研究现状

(一)在美国等自我效能研究比较深入的国家,研究者对学习自我效能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最多、成果最丰富的是学习领域。在自我效能感刚提出时,研究者比较关注的是自我效能的作用,如学习效能和其他相关变量的关系,但是现在国外有关学习效能的研究焦点已不再局限于探讨学习效能与影响学习的其他变量及学习成就的关系问题。许多研究者已开始对有关学习自我效能的诸多理论与实际问题做更深入的思考,如“学习效能感和能力的关系怎样?”“如何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等等。

(二)我国对学习效能领域的研究相当薄弱。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研究内容单一。仅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归因、自我监控能力、学业成就等方面作过探讨,有少数对一些特定领域的自我效能进行过研究。

2.研究对象以中小学生为主,其次是大学生,而对高职学生的研究甚少。我统计了中国知网收录的关于“学习效能”的期刊论文90篇和硕士论文23篇,其中仅有3篇期刊论文和3篇硕士论文是关于高职学生的,且都发表于2009年和2010年,其内容主要涉及学习效能感、动机、焦虑、归因和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3.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实践研究很匮乏。对于学习效能的内在机制、学习效能和各种理论之间的关系缺乏进一步研究。对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缺少行动研究和总结。

鉴于我国高职学生队伍不断壮大,而对高职学生学习效能感研究起步晚、研究少的现状,对高职学生的学习效能必须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构建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论框架,通过实践探索,改变部分学生学习效能感低,对学习缺乏自信和乐趣,甚至自惭形秽、自暴自弃的现状,让高职学生充满自信,促进高职学生的学科发展和职业发展,鼓励他们追求人生价值。

三、学习效能的培养策略

学习效能感对学习活动的影响作用是十分显著的,如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效能感,是一个具有重大实践价值的课题。教育实践和已有研究均证实,很多学习不良的学生并非是智力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学习能力缺乏自信。因此,不改善这些学生的效能感是很难改变他们的学习状况的。根据自我效能理论的有关观点,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感。

(一)实施成功教育,增加学生亲历的成功经验。由于个体的成败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获得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克服困难来体验或认识自己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教师应注意:1.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专长和潜能,并善于将其发掘出来,让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展示,并在学习上取得成绩和进步。2.引导学生确立恰当的自我参照目标,使学生从自身的变化和进步中,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尤其对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水平的学生,更要引导他们同过去比,个人的进步能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3.引导学生做适当的人际比较。当学生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取得成功,就会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例如,把原来基础较差,但进步较快的学生作为学习困难学生的示范者,要求他们观察、分析这些同学是怎么取得进步的,可使他们认识到学习困难并不是不可克服的。4.引导学生坦然面对失败。要让学生正确对待失败,“失败乃成功之母”。因此,当学生学习受到挫折时,教师不应对他们的能力做出更多评论,而要引导他们从失败中寻找可改进的因素,从改进中提高学习技能。

(二)建立一个科学的,能体现职业性、实践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学生评价体系。针对学生的实际,对其做出适当的期望和鼓励性评价。学生学习失败导致环境的不良反馈是降低其学习效能感的重要因素。在学生面临学习挫折时,教师的不良期待和评价,通过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传递给学生,当学生接受这些反馈信息后,就会改变对自我的认知,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并严重损害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产生“习得性无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在了解学生原有实际水平的基础上提出恰当的要求,在远景目标的基础上设置若干近期目标,学生每达到一个近期目标,都给予鼓励性评价,随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进步的快乐,从而逐渐改变自我评价,提高自我效能感,在学习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总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判断,得到积极评价的学生有可能增强自我效能感,而得到消极评价的学生有可能降低自我效能感。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必须十分谨慎和恰当。

(三)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大量研究表明,学习不良学生在成就归因上存在归因障碍。他们常把成功归因于运气好或作业难度低等外部不可控因素,把失败归因于智力差、能力弱等内部不可控因素。由于智力、能力是一种较稳定的自身特性,因而认为这一事实是无法改变的。学习不良学生的成绩本来就不佳,将失败归因于能力差会使他们陷于对自身绝望的状态,感到自己无论怎么努力也难以提高成绩,于是采取消极应付的学习行为方式,导致学习的再次失败,更加降低学习效能感。因此,教师应通过归因训练使学生学会积极的归因,提高学习积极性,克服习得无助感,提高学习效能感。归因训练的主要目标应在成功的情境下,让学生做出能力、持久努力等内部、稳定的归因,增强成功的期望和与自我效能感相联系的积极情感,使其继续趋向成就任务;而在失败情境下,做出临时努力不够和方法不当等内部、暂时的归因,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励他们为取得好成绩更加努力,寻找恰当的学习方法。

(四)引导学生合理调节生理和情绪状态。个体的生理和情绪状态所传达的身体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判断。人们常把自己在紧张和疲劳情况下的生理活动理解为功能失调的征兆。个体的生理状况和情绪反应传递的信息本身并不会直接影响个人效能,此类信息通过认知加工影响自我效能。因此,焦虑、压力、唤起、疲劳和情绪状态本身不会直接提供自我效能信息,但当个体对自己的生理和情绪状态进行一定的认知解释后,这些生理指标就会改变个体的自我效能。由于个体的生理状况、情绪唤醒及相应的认知信念都是可以改变的,因此,教师一方面应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生理和情绪调节,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教给学生放松的技巧,培养乐观情绪,在面对挫折时不要产生过于强烈的情绪反应,以此改善行为,增强自我效能。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对情绪和生理状态做适当的解释。例如,把心跳加快看成自己走得太急而不是害怕,这样就不会削弱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了。

四、结语

“有信心不一定会赢,但没有信心一定会输”。自我效能是一种重要的行为决定因素,它对行为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支持行为的各种技能。在基本能力相近的情况下,非能力因素往往对个体的实际表现和最终成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能体现职业性、实践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学生评价体系,实施成功教育,增加学生的成功经验;有效地利用榜样,提供替代性效能信息;引导学生正确归因;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生理和情绪状态信息,综合运用各种效能信息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参考文献:

[1]Schunk,D.H. Self-efficacy and academic motivation.Educational Psychologist,1991.

[2]Bandura,A.Human agency in social cognitive theory.American Psychologist,1989.

[3][美]班杜拉著.缪小春等译.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韩仁生.中小学生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98,(30).

[5]郭本禹等.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上一篇:把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生命线 下一篇:隔代教育现状的利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