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探讨

时间:2022-08-05 10:51:07

历史教学探讨

让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认识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因和规律,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通过历史课程学习,可以培育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世界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

近年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发现,历史课程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其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是在强调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个方面的同时,学生学习形式相对单一,学习内容不能扩展;二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能更好地发挥。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教师视为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在这种观念下,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或是缺乏设计,或是停留在一问一答浅层次的认知活动上;三是教学评价的片面,重“教”轻“学”现象严重。在评价课堂教学时,重视评“教”,忽视评“学”,将教师“教”得怎样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学习的实际效果缺少有效的考查。

为推进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克服当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在教学内容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适当扩展教学内容。

现代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历史教育功能的深入挖掘,要求历史课堂教学目标不断更新和完善。要使历史教学与时展同步,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施就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观念,突破旧的模式,实现开放性和多元化。要充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近年来用“态度、价值观”取代“思想教育”目标的做法已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接受,也有人将其进一步表述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种表述比“思想教育”拓展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它可以涵盖原来思想教育目标不能包括的情绪、兴趣、动机和意志等各种情意目标,体现了目标的多元化。

二、确立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学习历史,在体验中“学会学习历史”,即能力的培养过程和人文素质的提高过程。

1.认识主体,就要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改变“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要成为教学活动的全面参与者;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认识主体还要突破以教材为中心的旧观念,全面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调整教材内容,删繁就简,以保证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2.尊重主体,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民主学习氛围。

教学民主性的激励作用显而易见,许多思维的火花就是在尊重中绽放。尊重主体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尊重主体就要在课堂上关注到学生基础、智力和爱好特长的不同,使他们都能参与教学活动。一些历史教师因材施教,实行了分层教学。他们不仅在课堂教学中的讲述、自学、提问等环节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且在课前预习、课后辅导、作业和考核中都从层次性出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全体学生在不同基础上都可以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这种成功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并迁移到整个历史学习的过程中。

三、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扩大学生信息来源。

现代教学模式已不再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合理、创造性地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资源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①要转变教学观念,转变不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在人文学科中运用的思想;②要改变已往把现代教育技术仅仅看作是一种教学手段或教学方法的看法,要看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社会变革的动因。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是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目标相联系的;③要因地制宜、灵活、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技术。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学网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灵活、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技术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四、改进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

中学历史学科要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改进教学评价,特别是课堂教学评价。①要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历史教育价值观。素质教育的价值观核心就是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历史教育主要不是看教师是否能讲,不是看学生对具体的知识记忆多少和某一次书面考试成绩,而是要考察其是否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养成;②提倡用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和课堂上参与情况应在学期历史学成绩中占一定比例。学业成绩考核除了书面考试还要有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进行历史演讲、历史小制作、历史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成果应计成绩;③改进评价模式。学校和教育督导部门在评价教师时,要重视学生的看法,在评价教师教学的同时,还要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让学生评价教师。

上一篇:对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下一篇:电影对教师角色定位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