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吸入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预后

时间:2022-08-05 08:11:20

老年吸入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预后

[摘要] 目的 老年吸入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预后。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确诊为吸入性肺炎患者5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为2007年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50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义齿使用、脑卒中史、老年痴呆、食胃-食管反流史、误吸史、帕金森氏病、是否鼻饲饮食、吞咽困难为吸入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

结论 义齿使用、脑卒中史、老年痴呆、食胃-食管反流史、误吸史、帕金森氏病、是否鼻饲饮食、吞咽困难是老年吸入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吸入性肺炎预后差,死亡率高。

[关键词] 老年;吸入性肺炎;危险因素;误吸

吸入性肺炎(aspiration pneumonia,AP)是吸入口腔内食物掺杂、口咽部分泌的液体、胃的残留内容物或其它各种能导致肺部急、慢性炎症的液体或固体物质,最终导致肺部细菌性炎症,常好发于老年人中的一类多发病。老年吸入性肺炎常导致肺部结构性改变,如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囊肿,是急诊病房常见的危重病之一,有人统计过,老年吸入性肺炎若治疗不当,其病死率高达45% -65%[1]。随着我国人口的逐步老龄,祸患老年吸入性肺炎的患者逐渐增多,此类疾病引起了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本次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100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病人临床资料、实验室数据、治疗方法及预后,旨在探讨老年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确诊为吸入性肺炎患者5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65.25±18.45岁,为观察组。对照组为2007年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50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66.15±14.43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吸入性肺炎的临床诊断依据 由于误吸原因造成以下表现:(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2)发热。(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音。 4.血白细胞>10×109/L或

1.3 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

姓名、性别、年龄、是否入住过ICU,既往疾病、生命体征、意识;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生化、胸部X线及胸部CT。调查表记录是否有以下疾病:脑卒中老年痴呆误吸史、长期卧床卧床进食胃-食管反流高血压病帕金森氏病、糖尿病肿瘤等,生活及饮食习惯(自主进食是否需要他人喂食是否鼻饲饮食义齿使用情况。预后: 记录所有患者出院后1月死亡或存活情况。

2讨论

本文通过对50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与50例普通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相关调查比较,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义齿使用、脑卒中史、老年痴呆、食胃-食管反流史、误吸史、帕金森氏病、是否鼻饲饮食、吞咽困难为吸入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具体可归纳为脑部疾病(脑血管意外或脑神经疾病)、胃-食管功能异常、不良饮食方式密切相关,我们分别讨论如下。

3.1脑部疾病(脑血管意外或脑神经疾病)与老年吸入性肺炎的关系[3-7]

正常人的吞咽反射是防止异物进入气道而产生的条件反射运动,与脑细胞的活动性能力相关。咳嗽反射定义为当有异物侵入气管、支气管时做出的反射性、保护性咳嗽反射,其目的是为了清除呼吸道内存在的异物,但咳嗽反射随年龄的增长,功能逐渐下降。特别是患有脑血管意外或脑神经疾病(如脑卒中、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的老年患者反应迟钝,吞咽反射降低,加上老年人喉黏膜存在不同程度的萎缩,当喉内存在异物时,则会引起吞咽障碍,容易使口腔内的液体及残余食物倒流入气管内而造成误吸。而且此类患者咳嗽反射减弱,排痰不畅,有时出现误吸后不能有效地清除呼吸道的异物,加上老年人呼吸道纤毛运载能力下降,使的下呼吸道有不同程度的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定植,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反复发生。脑血管意外或脑神经疾病的老年患者由于咳嗽反射吞咽反射呕吐反射异常是引起吸入性肺炎的主要原因[2, 3]。本组研究资料中, 脑卒中史、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病OR值、95%CI 分别为(9.76,1.57-36.40;6.15,2.36-16.5;4.23,0.22-15.11),提示脑血管意外或脑神经疾病是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

3. 2 胃-食管功能与老年吸入性肺炎的关系[8-10]

老年人下食管括约肌松弛从而造成食管解剖结构的改变,防止胃-食管返流的生理屏障作用不较正常人减弱,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如食物返流、胃内容物潴留、呛咳等 [4],此外,老年人的慢性胃炎,胃下垂,肠蠕动功能异常等疾病比例很高。使得胃肠功紊乱,胃液分泌减少,胃酸下降等因素,造成口咽部细菌定植。正常人在进食后胃内的胃酸pH值4.5以上时,细菌有机会大量繁殖,并定植在胃壁内,继而逆行向口腔移行,若此时出现误吸,则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有研究也发现胃-食管返流误吸是吸入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5],与我们的研究一致。本次研究中,胃-食管返流发生吸入性肺炎的OR值、95%CI 分别为7.86,0.57-1.40,是老年吸入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最后我们分析得出,观察组与对照组预后死亡率分别为4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龙洁.脑卒中后并发吸入性肺炎的诊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4, 24(6): 321.

[2] 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病学杂志, 1996, 29(6): 379.

[3] 刘晓联.老年吸入性肺炎的易患因素与护理干预[J].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10): 70

[4] 赵晓丽,冯亚茹.脑卒中患者鼻饲管插入长度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6): 13

[5] 张迎伟.脑卒中患者鼻饲与吸入性肺炎关系的探讨[J].护理与康复,2007,5(5): 344

[6] 王全珍,徐晓璐主编.现代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9. 87-88.

[7] 康健.老年吸入性肺炎的易患因素[ 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8, 18(10): 582.

[8] 陈燕,陈平.脑卒中与吸入性肺炎[J].中国医师杂志, 2002,4(3): 333-335.

[9] Ara,i Sekizawa K,YoshimiN, et a.l Cabergoline and silent aspira-tion in elderly patientswith stroke[J]. JAm Geriatr Soc, 2003, 51(12): 1815-1816.

上一篇:盆腔炎的护理干预效果 下一篇:奥氮平的精神科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