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学生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时间:2022-08-05 06:03:51

授学生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摘 要:授学生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一些零散的知识和经验,更要从学生长远的发展着眼,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实现学生经验的成长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反省和思考 弹性预设 成就感 阅读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2-0021-02

作者简介:段学英(1979―),女,青海乐都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广东珠海市斗门区实验中学语文科组长。研究方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海燕》是一篇通过塑造在暴风雨来临之时,迎着暴风雨在海面上高傲飞翔的海燕这一勇敢形象,给人以鼓舞的一篇文章,词语激昂,一泻千里。笔者有幸承担了关于本课的一堂公开课,授课也得到了专家、老师们的肯定。如何使八年级学生体会、领悟《海燕》这篇文章大气磅礴的美?笔者在设计内容时,确定了三个主要环节:1.质疑讨论,理解含意丰富的语言;2.自主探究,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3.品读句式,欣赏大气激昂的语言,感受海燕这一形象的魅力。笔者的授课得到了好评,这里主要谈谈公开课后,老师们的讨论意见带给笔者的一些反省和思考。

一、预设课堂要有弹性空间

在公开课后的研讨过程中,有几位老师提到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课堂上学生提问质疑环节时间过长,导致课堂有前松后紧的感觉。还好最后主持老师作结时说了一句话:“你们总说学生质疑太多,那我们有没有想过学生需不需要质疑?如果学生需要,就有必要进行到底。

一语点醒梦中人。的确,教学中,教师考虑最多的往往是目标。教师在备课时预设好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课堂操作时唯一考虑的就是如何实现预定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以,课堂的每一步骤都严格按照老师预定的轨迹去发展,就连每一环节用时多少都预计得十分准确,只要预定时间一到,马上转入下一环节。这样的课,虽然结构完整,思路清晰,气氛浓郁,老师成功,然而因为老师对课堂过于饱满的预设,没留给学生质疑的机会,没留给学生展现个性的空间,没能关注学生的感受,没有在乎学生的收获,这种课堂的成功又有何用?

课堂教学的确必须要有预设,教学预设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益。然而,预设不需要像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那样“饱满”,而要有适当的弹性空间、要有留白。这种有弹性空间的课堂的预设和生成过程,其实对老师的要求更高。教师预设课堂教学过程时,要为课堂搭建大的框架,使学生拥有尽量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而教学生成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有很多无法预估的因素或情境,这就需要教师有敏锐的洞察力,要善于捕捉时机,发现学生感兴趣而且有价值的东西时,大胆地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广泛交流,撞击出震撼心灵的闪光点,以此引起学生发现问题的兴奋和交流的快乐,让课堂自然生成,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真正呈现出来。立足于学生的课堂,教师就是当然的成功者,这样的课堂也理应是成功的课堂。

二、为学生的每一个“球”喝彩

课后的交流中,还有老师认为有些学生的问题太过简单,可以不去理会,节省时间。这使笔者想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教他五岁的儿子练习棒球中的传球,为了保证让儿子接到每一个球,以树立他的信心,这位父亲煞费苦心,有时,为了与儿子高度一致,他跪在草地上;有时,为了给儿子接球准备时间,故意把球抛得很高。乍暖还寒的春天,绿茵茵的草地上,父子俩在你投我接间传递着爱与互信。如果这是一堂课,那真是再理想不过了。

课堂上的老师,就如同训练场上的父亲,课堂上师生之间的问题探讨和交流,就像是这对父子你投我接的传球。教师要不断地给学生投出花样百出又始终恰好能让学生接住的“球”,既让学生接受挑战,又能享受成功。而更重要的是老师要接并接好学生投来的每一个“球”。要知道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个见解,都是经过深思熟虑、鼓足勇气之后才表达出来的,对他而言他所表达的就是他的全部,也许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表达能力有限,他所提出的问题或发表的看法比较粗浅,他所抛出的“球”有点偏,甚至有点臭,但是老师的回应和同学的认可,会鼓舞他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努力地抛出更好更精彩的“球”。毕竟对任何人而言,自己抛出的“球”能被对方接住,是一件极其鼓舞人心的事。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大多数老师为了课堂的精彩,只接好“球”,大量的偏球、怪球或是不合教师心意的球却纷纷落地,那么,学生对已经投出却落地无声的球感到懊恼不已,自然再无兴趣重新投球。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要宽容和体谅,要重鼓励、重引导,而不能有所选择,区别对待。当学生的看法或见解有误区时,教师要予以精当的指导,提升讨论的层次和学生学习的品质。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素养,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熟练运用教学技巧,开放而有序地组织教学,控制好课堂并积极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

三、阅读教学要注重体验

教学中有这么一个片断。学生问:课文的写作对象很明显就是海燕,为什么文中还要写到海鸥、海鸭和企鹅呢?学生经过简单讨论,很快达成一致: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接着教学便进入了下一个环节。现在思考这一片断,笔者觉得自己处理得太过草率。教学只停留在得出答案的层面,却丢掉了一个引导学生充分体验感悟的绝好机会。如果当时追问一句:这种衬托的例子,我们还在哪些课文中学过,我们在写作训练或生活实践中又该如何运用这一写法呢?这样一定会带动学生进行更深的思考和体会,学生对这个知识就不再是单纯知道,而是真正学会了理解和运用。

心理学家指出:“在体验的世界中,一切客体都是生命化的,充满着生命意蕴和情调。”也就是说,体验是刻意营造的一种“情感共振”,达到融“我”入境、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达到主客观的沟通和默契。所以,课堂上,不仅仅要关心学生是否学到知识,学到哪些知识,更要关心学生是否获得了体验,获得了哪些体验。教师应当把学生的主体体验过程,看做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强调学习中的体验,体验后的感悟。只有这样,才能使原来静态的知识经验在个体的心灵中被激活、被催化,从而产生广泛的联系,获得新的意义,也由此才能产生新的创造。任何人,都是在方方面面、反反复复的体验中成长、成熟起来的。没有体验,人就容易失去自我;没有体验,感知就不会深刻;没有体验,就不会有自我的构建;没有体验,就不会有创造的发生。有了自己的感受,生命才会产生共鸣,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文学文本的教学设计中,应把引导学生体验作为教学设计的第一步。

总之,授学生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一些零散的知识和经验,我们更要从学生长远的发展着眼,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要实现学生经验的成长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也才能在课堂中、在生活中真正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我们教育的意义也因此更加长远。

上一篇:爱国情怀背后的生命隐忧 下一篇:巧妙提问,构建轻松愉快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