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调查与研究

时间:2022-08-05 04:18:54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调查与研究

一、调查的目的

迅速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更好发展学生的思维,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的计算既准确又迅速,从而达到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熟练程度,并使计算方法合理灵活。

二、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本次调查在逸夫小学抽取高、中、低三个年段中的六、四、二年级的718名学生进行测试以及调查问卷。由11名数学科任教师协助完成。

(二)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采用测试法、问卷法和谈话法,测试试题和调查问卷由学校教导处会同两位数学教研组长设计。按口算3分钟、笔算、简算、估算各5分钟进行测试。计算测试过后,针对计算中学生的思维过程、算法多样化以及常见的错误原因等进行问卷调查。对有普遍规律的正确或错误结论再进行个别谈话,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计算状况不容乐观,正确率偏低、计算速度慢是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错误的主要原因有:(1)学习习惯差,学习态度不端正;(2)算理不明,不能有效掌握计算方法;(3)概念、计算口诀不熟练;(4)轻视口算和估算。

三、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一)端正态度,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前提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而在做计算题时,往往有的学生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等不好的习惯造成错误。所以在平常的计算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这是计算正确的前提与保证。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要求学生拿到计算题要做到“三看”,一要看清运算的数字,二要看清运算的符号,三要合理选择计算的方法。其次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养成计算时精力集中、认真演算、仔细抄写、自觉检查、自觉估算和验算的习惯。第三,教师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培养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良好的书写习惯。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帮助学生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减少出错的机会,能很好地提高计算准确性。最后,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要重视学生易错题的收集和整理,分析其错误的原因。

(二)培养兴趣,发挥学习主动性是基础

兴趣是成功的关键。教师只有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计算产生浓厚的兴趣,才是避免计算错误的关键。培养学生计算兴趣,首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成就感,计算训练一定要做到从简单入手,从细微处入手,要注意把握好难度梯度,要敢于让学生取得好成绩,使之能产生一种成功的感觉。其次,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练习组织形式。第三,要根据学生的实情、学情,选择、改编或精心设计适合所有人的各种形式的作业,让学生在新鲜、有趣、轻松的练习活动中,通过积极思维,不断探索、创新来完成作业。学生有信心了,有兴趣了,计算的正确率肯定会显著提高。

(三)加强训练,掌握计算法则是关键

1. 重视口算

口算是计算教学的起始环节,准确、快速的口算是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重要保障。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做到“节节有口算,天天练口算”,使学生逐步熟练。

2. 强调估算

估算以口算、笔算为基础,而估算的灵活运用反过来也会促进口算、笔算的更加熟练、准确,二者是辩证的统一体,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估算应做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来培养。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养成,对于提高他们的观察、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做到:一是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估算;二是在课前的口算练习中适当加入估算;三是让学生养成在计算前先估一估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在计算结束后再加以比较,这样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也可以提升学生的估算能力。估算的方法也有很多,如低位估算法、高位估算法、近似估算法、观察估算法、口算估算法、综合估算法等。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不失时机的估算训练,使学生感受到估算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用它可以简洁并迅速地解决某些问题,从而在培养学生估算技能的同时逐步向学生渗透估算的意识和理念,使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断提高。

3. 鼓励简算

简算是依据算式、数据的不同特点,利用运算定律、性质及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的过程简化、简洁的计算方法。简算是培养学生的“数感”。即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发现事物规律的品质,训练学生思维灵活性,提高计算效率,发展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里,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是学生进行简算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这五条运算定律,及一些常用的简便计算方法,并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简算练习,让学生在计算实践中体验简算的意义、作用与必要性,强化学生自觉运用简算方法的意识,提高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和正确率。

4. 掌握算理

大纲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在计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是两个不可或缺的关键。算理是对算法的解释,是理解算法的前提,算法是对算理的总结与提炼,它们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透彻理解算理和熟练掌握算法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保证。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第一,创设生动直观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掌握算理和算法。第二,通过动手操作,帮助低段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第三,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合理地解释算理和算法。最后,讲解算理与巩固练习相结合。

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结合教学实际长期进行培养和训练。在时间上要讲求速度,在数量上要有密度,在形式上、内容上要求灵活新颖、只有持之以恒,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提高学生浓厚的兴趣、加上持久练习,不断思考,不断探索,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进一步为数学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运用尝试教学 发挥主体作用 下一篇: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